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网吧门口警示牌上写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张丽同学在作文选上发表了自己文章,却没收到稿费,她可以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继承法
B.劳动法
C.著作权法
D.物权法
2.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你建议张彤爸爸应用( )维权。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侵权责任法》
C.《行政诉讼法》
D.《劳动法》
3.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具有规范作用
B.与纪律相比,更具有强制性
C.具有保护作用
D.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
4.网吧门口警示牌上写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这体现了对未成人的( )保护。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5.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 )。
A.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B.忍气吞声
C.以暴制暴
6.我国于(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A.1999
B.2015
C.2006
D.1997
二.填空题(共6题,共38分)
1.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例如合同、( )、( )、( )、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2.( )是构成社会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 )。
3.(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作为未成年人的( ),有管教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4.( )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 )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5.他的爸爸妈妈有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明明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身体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从明明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有:
明明上学,体现他享有( )权: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权。
6.( )及( )、( )、( )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小李家附近的广场每晚从七点到十点都跳广场舞,吵得张彤都不能写作业,她晚上在广场丢了很多垃圾。( )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国因违法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是14岁。( )
3.我国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所以未成年人可以为所欲为。( )
4.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5.依法维权要靠证据,光凭嘴说是不行的。( )
6.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对应连线。
《继承法》 劳动权
《刑事诉讼法》 人身权利
《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
《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
工厂里:
道路上:
超市内:
学校中:
公园里:
2.写出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名称。
3.什么是法律援助?
4.王阿姨给女儿买了一款智能学习机,发现学习机有质量问题。王阿姨应该怎样维权呢?
5.张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张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张阿姨认为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你在家里做家务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七.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八.材料题(共2题,共23分)
1. 小林参加某机构主办的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获一等奖。后来小林发现征文大赛主办方不经他同意,便把他的获奖征文卖给某少儿杂志出版社。为此小林很生气,在网上诋毁该主办方和出版社。小林的妈妈劝阻他说:“未成年人受法律特别保护,咱们最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在父母的帮助下小林如愿依法讨回了公道。
1.小林妈妈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你知道我国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吗?请写下来。
2.某日,六年级学生马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对乘客行窃。
(1)如果你是机智的马丽,此时会怎么做?(至少答出三点)
(2)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的依法维权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九.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时光,但有时也有不和谐的欺凌事件。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为此,各校积极开展了“防校园欺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你了解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表现?(至少写三个)
(2)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你将如何应对?(至少写三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B
5.A
6.B
二.填空题
1.书信;指纹;录音
2.家庭;主要场所
3.家庭;父母;法定监护人;保护
4.法律;法律手段
5.受教育;被选举;劳动;物质帮助
6.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公园里:《中华人民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4.根据发票(书证)去商家退还,如果商家不退的话,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
5.做,未成年人做家务不仅是承担家庭责任的表现,而且还能够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动手能力等。
七.辨析题
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八.材料题
1.1.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悄悄寻求周围乘客的帮助;给被偷的乘客一些眼神或者肢体暗示;如果有手机可以偷偷拍下犯罪过程;悄悄给110发送报警短信等。)
(2)及时告诉家人或者向老师、学校报告;咨询寻求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等。
九.综合题
1.(1)①打:打架、斗殴;②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③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④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⑤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等。
(2)①告诉家人;②向老师、学校报告;③向公安机关报案;④上学、放学与同学结伴而行;⑤向居委会求助;⑥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⑦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⑧大胆沉着勇敢地面对;⑨大声提醒对方,他们所作所为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⑩找机会逃跑,并大声呼喊求救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殴打要钱行为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综合训练题,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