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共7页。
1.为了推进“净网2018”“护苗2018”“秋风2018”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从2018年4月9日起,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专门部署下,各地各相关部门针对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持续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这项活动( )。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能保证每一个未成年人不受网络侵害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D.有利于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的特点。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3.捏造贬损他人的名的事实,在网上传播,情节严重的罪名是( )。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诽谤罪
4.以下哪项法律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订的( )。
A.《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为( )周岁。
A.12
B.14
C.16
6.放学回家的路上,陈某被高年级的同学打了,零花钱也被抢走。他该怎么做?( )
A.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B.找几个好朋友,把欺负自己的那个人暴打一顿,把零花钱要回来。
C.告诉家人,并向学校和老师报告。
D.准备好铁棍,把欺负自己的那个人约出来,和他决斗。
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
1.人类会用( )表达爱意,犯罪分子也会假借( )实施犯罪,将魔爪伸向无力保护自己的未成年人。
2.(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3.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 ),( )。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 )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 )职责,不得实施( )。
5.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 )和( )、( )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6.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 ),促进未成年人(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2.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
3.世界上所国家和地区都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 )
4.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
5.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为6-7周岁。( )
6.小明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他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2分)
1.请把校园欺凌行为与对应的刑法罪名连线。
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敲诈勒索罪
辱骂、中伤 寻衅滋事罪
殴打要钱 侮辱罪
结伙打架 诽谤罪
敲诈钱财 聚众斗殴罪
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事实, 抢劫罪
在网上传播,情节严重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
1.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
工厂里:
道路上:
超市内:
学校中:
公园里:
2.王阿姨给女儿买了一款智能学习机,发现学习机有质量问题。王阿姨应该怎样维权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4.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请你列举三项。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 )
八.材料题(共2题,共14分)
1.情境分析题
我叫李乐,一个月前刚刚从外地转学到新学校,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就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转身就跑。
回到家,我委屈地躲在屋里哭泣。妈妈知道后说:“你要勇敢,不要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不管用,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妈妈,然后由老师或妈妈去找他们的家长。”
(1)故事中的李乐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如果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李乐,你又该怎样做?
(3)请你告诉大家校园欺凌的危害?
2.材料①:同学小刚和小明在放学后堵住我,向我要钱。
材料②:同学小林把我的书包扔在地上,还推我。有时,校园里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读了以上材料,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2020年1月17日,西宁李家山镇村民苟某乘坐火车从武汉返回家乡,1月30日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期间,苟某违反相关法律要求隐瞒行踪,不配合村、镇工作人员的排查,为了自由不主动隔离,随意走亲访友,其行为造成900余人整体隔离,3人确诊。3月17日,青海省湟中县人民法院认为苟某的行为已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当庭判处苟某有期徒刑一年。
(1)苟某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请结合材料分析,苟某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
(2)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作为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应该怎么做?(至少写出三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D
5.B
6.C
二.填空题
1.身体接触;身体接触
2.家庭;父母;管教;保护
3.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赡养扶助父母
4.文明;监护和教育;家庭暴力
5.选举权;被选举权;受教育权
6.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公园里:《中华人民共
2.根据发票(书证)去商家退还,如果商家不退的话,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
3.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4.联系: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缺一不可。区别: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5.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七.辨析题
1.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
八.材料题
1.(1)李乐受到了校园欺凌,他感受到了委屈和害怕。
(2)我应该立即上前阻止这种欺凌行为,并及时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3)校园欺凌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2.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寻求老师、父母等的帮助。情节严重的可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九.综合题
1.(1)错误行为:疫情期间苟某隐瞒行踪,不配合工作人员排查;不主动隔离,随意走亲访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原因:①苟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法律具有强制性,苟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苟某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苟某随意走亲访友等行为造成多人隔离和感染,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③苟某没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权利是有界限的,疫情期间苟某滥用权利,为了自由不主动隔离,造成极大的危害,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④苟某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苟某未履行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工作等义务,肯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①少出门,不乱窜。②勤洗手。③多通风。④出门戴口罩。⑤信科学,不传谣。⑥不聚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际家庭日是,以下关于法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被绑匪绑架后我们不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成年人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