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
A.青少年
B.未满15周岁的中国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
2.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 )。
A.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B.有人没人,大声呼救
C.冷静机智,免受伤害
D.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3.学校旁边超市卖给我们的小零食已经过期,还不给换,我们应该找( )部门处理。
A.公安管理
B.市场管理
C.教育管理
D.交通管理
4.“夫法者,所以兴工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出自( )。
A.墨子
B.管子
C.孔子
5.何洁的叔叔因为马路边停车被罚款500元,她的叔叔对交警的处罚不服,她应该依据(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劳动法》
B.《行政诉讼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6.《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内容是( )。
A.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B.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
C.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D.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二.填空题(共6题,共33分)
1.( )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2.依法维权要靠( ),例如( )、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3.权利人应当在( )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 )的支持。
4.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 )、书信、( )、( )、电子邮件、( )等。
5.法律既( )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 )。一方面,在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 )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 )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6.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比如:过马路,要遵守(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 )、保护(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五年一班的王明同学今年11岁,放学骑小黄人回家。( )
2.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
3.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 ( )
5.小刚初中没毕业,爸爸就让小刚辍学打工。爸爸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6.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该勇敢与歹徒进行搏斗,逃离现场是胆小鬼行为。(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连线。
国家宪法日 3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12月4日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5月15日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帮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3.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该怎么办?
4.六(1)班的家长会上,大家谈到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这一话题,那么你知道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吗?
5.依法维权靠证据,那么什么是证据?证据包括哪些?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下面同学的说法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李刚说:“我平时很调皮,父母经常打我,他们打我也是关心我。”
八.材料题(共2题,共16分)
1.材料探究题。
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赵佳触犯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2.某日,六年级学生马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对乘客行窃。
(1)如果你是机智的马丽,此时会怎么做?(至少答出三点)
(2)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的依法维权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案例分析:12岁的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男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年迈的奶奶照看。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朋友,经常逃学、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中厮杀情节。因手中没钱,参与了一起盗窃案件,被派出所查获。
(1)导致小明违法的原因有哪些?
(2)小明的不良行为给我们青少年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B
6.A
二.填空题
1.父母;保护
2.证据;合同
3.法律;法律
4.合同;指纹;录音;证人证言
5.维护;惩处;法律;遵守
6.义务;交通法规;公物;环境;归还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际家庭日——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月15日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从关心同学的生活方面、学习方法方面、多听听心事等多角度回答即可。
2.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先掏出身上的零花钱,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找机会报警。
4.好奇心重、社会经验少、经不起批评、容易冲动。
5.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七.辨析题
1.他的说法不对。因为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的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八.材料题
1.C;①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②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悄悄寻求周围乘客的帮助;给被偷的乘客一些眼神或者肢体暗示;如果有手机可以偷偷拍下犯罪过程;悄悄给110发送报警短信等。)
(2)及时告诉家人或者向老师、学校报告;咨询寻求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等。
九.综合题
1.(1)父母在外打工,奶奶年龄较大,没有比较好的监护;结交了一些有不良习惯的社会青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2)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那些沾染了不良习惯的社会青年,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殴打要钱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去的场所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面对校园暴力时,你同意的做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