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在于,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保护关爱未成年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行为违背对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的是( )。
A.学校门口新开了一家营业性网吧,并让学生进入
B.某工厂拒绝年仅15周岁的小强应聘
C.某市博物馆、文化馆等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D.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查处网络色情案件
2.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在于( )。
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B.国家权力的行使可以任性,法无授权可以为
C.限制权力,提高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威信
3.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具有规范作用
B.与纪律相比,更具有强制性
C.具有保护作用
D.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
4.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法律责任
5.为了推进“净网2018”“护苗2018”“秋风2018”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从2018年4月9日起,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专门部署下,各地各相关部门针对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持续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这项活动( )。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能保证每一个未成年人不受网络侵害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D.有利于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6.保护关爱未成年人,是( )。
A.学校的事
B.家庭的事
C.社区的事
D.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 )。
2.(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于( )通过。
3.( )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4.(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5.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 )。
6.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也会危害我们的( )。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
2.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遭遇着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我们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3.性侵害未成年人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出现性侵害事件后,应当立即向父母、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
4.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不是校园欺凌。( )
5.参政议政是成年人的事,小学生还没有资格参与。( )
6.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告牌,这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在我国,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具有不同的意义。请将下面的年龄节点与相应的权利、义务连接起来吧!
6-7岁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
12岁 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16岁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条件
18岁 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
1.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关爱留守儿童的意义有哪些?
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3.我们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该怎么做?
4.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了哪三部法律?
5.“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请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说说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哪些方面不一样吗?
八.材料题(共2题,共13分)
1.镜头一:教学楼过道里,小明不小心踩了小锋的脚,小锋张口就骂,小明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大打出手,最后双双受伤住院。
镜头二:课间,操场边上,小军等三人对他们平时“看不惯”的小聪围殴、踢打……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2016年5月10日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共同呵护生命,护佑青春!
假如身处被欺凌的境地,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2.材料探究题。
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赵佳触犯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材料分析:15岁的小林是某校九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不爱学习而且经常违纪,于是班主任多次责令他退学,小林就不想读书了。小林的父亲就送他到一家餐馆当服务员,这期间小林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不仅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还偷了客人的钱财,受到了餐馆老板的警告。9月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被逮捕归案。请问:
①材料中哪些人违反了法律?他们违反了什么法律?
②小林一步步走向犯罪,是因为没履行哪些义务?
③从材料中你受到了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C
5.D
6.D
二.填空题
1.暴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1
3.父母;保护
4.家庭
5.未成年人
6.身心健康;“不”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问题: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
意义: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刑法具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意义重大。
3.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能运用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的方式来维权。如果我们维权超越了法律范围滥用权利,就得不到法律支持。不仅不能维护我们的权益,反而违法了,这样就不好了。
七.辨析题
1.不一样。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学校纪律是由学校、班级制定的,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权威性,违反学校纪律只是受到批评教育,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八.材料题
1.如果不敌,我们应该先虚与委蛇,然后寻找机会逃跑,向老师和家长反应,也可以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2.C;①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②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九.综合题
1.①小林的班主任、小林的父母、餐馆的老板、小林本人都有违法表现,他们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
②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 严于律己不做违法的事情; 享受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洁身自好拒绝不良嗜好; 学法守法护法; 学会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施义务教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我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不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结伙打架对应的罪名是,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下列不属于校园欺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