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 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 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文化娱乐场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不属于占用公共资源的是,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属于文化娱乐场所。
A.电影院
B.机场候机大厅
C.医院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B.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
C.老人享有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
D.保护公共设施是政府的事
3.人们在( )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A.公共空间
B.交通场所
C.购物场所
D.就诊场所
4.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 )。
①每个人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②每个人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③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不属于占用公共资源的是( )。
A.在消防通道上停放车辆
B.人行道上摆摊设点
C.使用共享单车
6.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对良好的公共秩序的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
A.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B.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人人参与
C.良好的公共秩序仅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 )更加舒适怡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 )。
2.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 )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 )中。
3.良好的( )是人们( )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4.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 )、相互( ),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5.人人有权( )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 )。
6.你知道的公共设施,列举3个(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做善事一定要有报酬,真正体现有付出就有回报。( )
2.过马路时只要没有车辆红灯亮了都可以通过。( )
3.有秩序的公共生活让我们的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 )
4.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
5.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
6.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和行人乱成一团。( )
四.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为你所居住的环境,制定一份《邻里公约》。
2.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包括什么?
3.我们是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活动。说说我们参加公益能做些什么呢?
4.设置公共标志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才能建设好有序的生活?
五.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图中的做法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自主探究。
下面是某社区计划开展“爱心义务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两种法案。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请回答,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C
6.C
二.填空题
1.社会环境;提高
2.约束;一言一行
3.公共秩序;安居乐业
4.理解;尊重
5.参与;公共利益
6.道路、桥梁、路灯等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见面主动微笑问邻里好,邻里有事主动相助;停车时车头朝外、车轮不压线;清晨和夜晚,降低室内音量,室外集体活动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预防阳台滴水、坠物;使用牵引带遛狗,自行清理宠物粪便;准备装修要提前通知,照顾邻居感受。
2.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①法律保护公共秩序。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3.我们既可以节省零花钱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替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
4.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
5.(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
五.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报假警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六.综合题
1.更欣赏第二种方案。因为在方案二中,体现了对送衣服的人和接收衣服的人的尊重,做到的平等和友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的是,如图所示公共标志的意思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属于公共场所是,下面对志愿者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