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中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做法中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是( )。
A.抢占应急车道
B.参加竞赛活动
C.劝阻他人不要插队
D.扶老奶奶过马路
2.下列行为属于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 )。
①高速公路上从车内向外抛物
②在消防通道上停车
③在人行道上摆摊
④在公园里大声喧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3.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是为了达到( )的目的。
A.救助他人
B.赚取钱财
C.消磨时间
D.博取关注
4.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总是等绿灯亮了再走
B.小丽看见小雨随地吐痰,上前告诉她不能随地吐痰的规定
C.小红看见同学折了一枝花,她也随手折了一枝
5.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融入很多的公共生活,下面不属于公共生活的是?( )
A.爸爸带我去商场买书包
B.放学回家,我独自完成作业。
C.我们一家人周末去少年宫看电影
6.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应该( )。
A.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
B.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
C.随心所欲,满足自己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良好的(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 )。
2.当外卖小哥把外卖送到你手中,你可以( )。
3.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4.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 ),生活上的( ),会让社区生活更有( )更有( )。
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 )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6.《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
2.公园的长椅是大家的,可以随便躺在上面睡觉。( )
3.公园里面的长椅上没有人来,我可以躺在上面。( )
4.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存在公共生活。( )
5.帮助他人并收取报酬是志愿者应当所得的。( )
6.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等地的共享单车可以骑回自己家。( )
四.简答题(共5题,共36分)
1.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做到平等相待?
2.我们可以参与哪些公益活动?
3.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与作用?
4.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会遵守公共秩序了吗?怎样才能促进人们遵守、维护公共秩序呢?
5.如何保障大家在公共生活中的共同利益?
五.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有的同学认为,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车就轮不到座位,吃饭排队就会耽误时间,遵守秩序会吃亏,不遵守秩序的人反而会捡便宜。
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1)说说图中不文明的行为?
(2)在公共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C
5.B
6.A
二.填空题
1.公共秩序;基础
2.客气地说声谢谢
3.公共空间
4.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品质;温度
5.秩序意识
6.老年人权益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1)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
(2)我们应当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平等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①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
②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③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有爱的公益行动,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因为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3.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
4.公共标志的提醒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一定会尊重公共秩序。除了提醒意外,还需要大家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遵守。另外,还可以让人提醒、监督,必要的时候可以实施一定的惩罚。
5.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五.辨析题
1.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社会生活需要遵守公共秩序,才能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同时也要勇于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六.综合题
1.(1)插队行为是不文明行为;
(2)第一,自己不做插队坏习惯;第二,面对其他人插队,我会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错误行为,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公共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遵守公共秩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公共设施的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文明道德风气的是,下面关于公益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下面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亲自指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什么公共标志,下列标志属于公共标志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