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 我们的公共生活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 我们的公共生活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下列不属于共享生活方式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行为不仅侵犯他人公共权益,而且触犯了法律的是( )。
A.从车内往高速路上抛物
B.在公园里大声吵闹
C.在消防通道上停车造成小孩碰伤
D.在人行道上摆摊
2.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 )。
A.学校
B.医院
C.剧院
D.卧室
3.下列不属于共享生活方式的是( )。
A.共享单车
B.农家书屋
C.吃火锅
4.东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学习了《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利益,下列说法和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①小刚发现路边的共享单车倒在地上,上前扶起
②张萌和刘茜在图书馆内看书,大声讨论小说中的人物
③五(1)班的同学们在回家乘坐公交车时,自觉排队上车
④五(2)班的同学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走进社区,打扫卫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面在公共场所人物的行为,关于做到文明礼仪正确的是( )。
A.小亮在公园游玩累了,躺在藤椅上休息
B.小明在校图书室安静的读书
C.小芳在食堂打饭时,没有排队,直接到窗口打饭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
B.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
C.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
D.要形成破坏公共秩序光荣,尊重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有些人缺乏( ),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 )。
2.让我们坚持“( )”,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3.参与( )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 )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4.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 )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5.良好的公共(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 )和进步的基础。
6.( )需要共建,( )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 ),才能给好的享受( ),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在公园里,为了有最佳拍照位置,我站在老虎雕像上。( )
2.网上购物不属于参与公共生活。( )
3.东东看见有人在破坏公共设施,赶快离开。( )
4.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他人的行为做起。( )
5.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等地的共享单车可以骑回自己家。( )
6.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存在公共生活。( )
四.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为什么要参与公益?
2.有几个同学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嬉闹,你站在旁边,会做些什么呢?
3.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有什么重要意义?
4.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利益?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公共标志,比如禁止吸烟的标志,这些标志往往标示着一些公共场所的规则、秩序要求。请你说说,你都看到过哪些公共标志,这些标志表示什么?(至少写出两个)
五.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图中的做法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生活中有些现象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请判断下列哪些现象破坏了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在括号里打×号。
( )一位先生领着自己的宠物狗随便在小区的草坪上大小便。
( )公交车到来的时候,一群人没有排队挤上公交车。
( )银行里排在第一位的碰到了一个熟人,他大声的叫这个熟人来插队。
( )火车上,某位先生在大声地打电话。
( )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应该脱帽肃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D
二.填空题
1.公共意识;平等友善的社会
2.日行一善
3.公益;抵御
4.公开
5.秩序;稳定
6.公共生活;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生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①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②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
③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2.告诉同学在公共生活中要小点声,不要影响他人。
3.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4.答:①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②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③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公共利益。
5.请勿大声喧哗标志:有这种标志的场所,我们应该保持安静。
禁止鸣喇叭:有这种标志,开汽车就不可以鸣笛。
五.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报假警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六.综合题
1.(× )一位先生领着自己的宠物狗随便在小区的草坪上大小便。
(× )公交车到来的时候,一群人没有排队挤上公交车。
(× )银行里排在第一位的碰到了一个熟人,他大声的叫这个熟人来插队。
(× )火车上,某位先生在大声地打电话。
( )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应该脱帽肃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1 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去的火车站属于公共场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 我们的公共生活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爱心公益活动的是,下列属于维护公共利益的做法的是,不属于公共场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