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高二化学试卷
展开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高二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6分。)
- 欲在铁架台上加热灼烧胆矾晶体,下列操作最先进行的是( )
- 固定铁圈 B.将泥三角放在铁圈上
C.将坩埚放在泥三角上 D.放置酒精灯
- 下列不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
A.移液管 B.容量瓶 C.分液漏斗 D.滴定管
- 电解质溶液导电、熔融态的盐导电、金属晶体导电。我们对其导电原理的叙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用词可能是( )
A.原子 B.离子 C.自由电子 D.自由移动
- 以下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分子间力
- 如右图,将新制的氯气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不可能是( )
- 浓硫酸 B.NaOH 溶液
C,KI 溶液 D.饱和食盐水
- 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B. C.N/O D.
- 下列关于铝制餐具的使用较为合理的是( )
- 盛放食醋 B.烧煮开水
C.用金属丝擦洗其表面的污垢 D.用碱水洗涤
- 下列叙述中所描述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 常温下单质为固态的元素
- 第三周期中,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
-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 单质具有金属光泽的元素
- 下列氧化剂中不能使单质铁变成亚铁的是( )
A.HCl B. C. D.
- 工业上制光电管时需要一种物质,当光照射时,它能释放出电子而使电路接通,这种材料应从下列什么范围内选择?( )
- IIIA族元素单质 B.IA族元素单质
C.卤化银 D.IA族元素化合物
-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和装置就可以鉴别的是( )
- B.稀和
C. D.NaOH和NaHSO
- 在一支50mL的滴定管中装有0.1000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10.00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然后用0.2000mol/L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20.00ml B.=20.00ml C.<20.00ml D.=5.00ml
- 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D的单质可跟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 C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
- 相应离子半径最小的是D
- 下列离子检验中,结论最可靠的是( )
- 往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 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 往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 往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 下列除杂方法错误的是(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 )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Fe(Al):高温下与反应
C.:加热分解 D.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铁片溶于稀硫酸中:
- 碳酸钙溶于盐酸中:
- 氯化铝溶液中滴入氨水:
-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 酸碱中和滴定是测定( )的方法
- 溶液酸碱性 B. 溶液PH
C.酸或碱的浓度 D.电解质电离程度
-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铝热剂的是( )
A.Al B. Fe C.Al MgO D.Al
- 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铝是还原剂,其还原产物是
- NaOH 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
- 铝是还原剂,和NaOH都是氧化剂
- 是氧化剂,Al被氧化
-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够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B.
C. D.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包括( )
- 原子半径 B,化合价
C.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 将Mg、Al、Fe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时共放出氢气2.8L(STP),则三种金属物质的量之和( )
A.等于0.125mol B.小于0.08mol C.小于0.125mol D.无法确定
-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 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 (氧化性强弱顺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 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 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离子
- 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离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二、填空(第24题8分,25题7分,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6分,共46分)
- 铁铝铜三种金属。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它们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它们的单质被人类大规模提炼和利用的先后顺序的 。其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其原子的电子式是
- (1)现用0.1586mol/L标准硫酸溶液滴定25.00ml氢氧化钾溶液,盛装硫酸的滴定管的初读数为0.00ml,终度数如右图所示,该读数为 。计算此氢氧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4位小数)
(2)用滴定管量取上述待测液,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碱液润洗就注入待测氢氧化钾溶液。这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偏高、偏低或不变)
(3)盛放待测液宜使用锥形瓶而不使用烧杯,为什么?
- 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还含有等杂质)来制备氯化铝,其流程如下:
(1)铝土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I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2)灼烧沉淀A,其红色产物可用作颜料。写出灼烧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中可将A放在 内灼烧,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在溶液II中通入过量,产生沉淀III和,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浓缩、结晶必须在 (“酸”、“碱”、或“中”)性环境中进行,其目的是
- 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X值的实验中,
(1)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其加热装置错误的是
(3)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操作上除了要求称量准确、均匀加热外,还要进行
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 g
(4)数据记录
W= , X= (取小数点后2位)
(5)该实验的相对误差是 (用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取3位),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为
- 胆矾晶体中含有加热时不分解的杂质
- 使用前,瓷坩埚未干燥。含少量水滴
- 灼烧时有灰黑色固体出现
- 晶体灼烧后未在干燥器中冷却
- 灼烧时晶体略有溅出
- 有一黄铜样品(铜锌合金,假定不含其它杂质,已被研磨成粉末状),欲测定其中铜的含量,有三种基本方法可供选用(每次都用到稀硫酸)。请分别简要说明这些方法(不必描述实验仪器,装置、操作、数据处理、计算等具体细节)
(1)重量(固体称重)法
(2)气体体积(排水量气)法
(3)滴定法(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三、计算(8分)
- 为了测定生铁(铁碳合金)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某实验小组取5份不同质量的生铁样品,分别与50.00ml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两个数据不慎被试剂玷污了
(1)请你阅读表中数据,对这两个被玷污的数据作出估算后填写
样品1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样品4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该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该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附加题(30题5分,31题7分,32题8分,共20分)
- 在40ml NaCl溶液中滴入1滴(0.05ml)0.1mol/L HCL溶液,溶液的PH从7.0变为
,这时事先加入的甲基橙试剂由 色变为 色。再滴入1滴HCL溶液时,PH变为 ,甲基橙试剂颜色为 色。(假定溶液体积保持不变,仍为40ml)
- 在m毫升b mol/L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a mol/L NaOH溶液
(1)当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mol
(2)当a、b间满足 时,无沉淀生成
(3)当a、b间满足 时,既有沉淀又有生成,其中沉淀的质量是
- 与稀盐酸反应在逐滴加入时可分二步进行
已知在某100ml NaOH 与的混合溶液中4.4mol/L,加入120ml 2mol/L的稀盐酸后,测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OH和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至少还需加入多少毫升盐酸,才能使甲基橙变色
(3)将a g NaOH、b g 和c g固体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水中配成溶液,溶质的组成成分(不论浓度只论物质种类)可能有几种?分别是
上海市洋泾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洋泾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KJ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2017学年浦东新区高二上期末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6-2017学年浦东新区高二上期末考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洋泾中学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洋泾中学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