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合格考)(含解析)
展开2015-2016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末
化学试卷(合格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80分)
1.松江正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2.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时可产生静电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硬度小 D.熔点高
3.常温下,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稀盐酸
4.下列实验中能得到Fe2O3的是( )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煅烧硫铁矿
③加热氢氧化铁
④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苹果汁是人们喜爱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6.把铁粉投入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
A.Fe2+ B.Cu2+ C.Fe3+ D.H+
7.关于炼铁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石在高温下被氧化成铁
B.生铁中杂质被氧化
C.铁矿石在高温下被焦炭还原成铁
D.铁矿石在高温下被CO还原成铁
8.用镁铝合金制作的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物品轻巧、美观、耐用.与上述这些特点无关的镁铝合金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9.下列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盛放食醋 B.烧煮开水
C.用金属丝擦洗表面的污垢 D.用碱水洗涤
10.下列关于铁和铝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补血剂中含有+2价铁元素
B.铝比铁耐腐蚀,说明铝比铁稳定
C.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叫铝热剂
D.人体内如铝元素摄入量过多易患老年痴呆症
11.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量的气体,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
A.. 1:3 B..3:1 C.1:1 D..4:3
12.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
13.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如Cr(OH)3+OH﹣→CrO2﹣+2H2O,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往CrCl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不可制得Cr(OH)3
B.对CrCl3•6H2O加热脱水可得CrCl3
C.C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CrO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1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5.镭是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其氢氧化物呈两性 D.其碳酸盐难溶于水
16.下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的是( )
A.SiH4、NH3、HF、CH4 B.SiH4、CH4、NH3、HF
C.HF、CH4、SiH4、NH3 D.NH3、HF、CH4、SiH4
17.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 D.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
18.天然气、煤矿“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炔 D.一氧化碳
19.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20.烷烃的命名是其他种类有机物命名的基础,的名称是( )
A.1﹣甲基﹣4﹣乙基戊烷 B.2﹣乙基戊烷
C.1,4二甲基己烷 D.3﹣甲基庚烷
21.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22.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
A.C8H18 B.C9H18 C.C10H18 D.C11H18
23.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是( )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浓H2SO4
D.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24.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25.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B.乙烯是易溶于水的气体
C.乙烯燃烧时火焰的亮度比甲烷燃烧时暗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
26.既可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
A.与足量溴单质反应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D.分别进行燃烧
2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室制甲烷 B.
实验室制乙炔 C.
石油的蒸馏 D.
实验室制乙烯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石油分馏产品乙烯CH2BrCH2Br.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
29.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下列各组原料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是( )
A.乙醇、氯化氢 B.乙烷、氯化氢 C.乙烯、氯化氢 D.乙炔、氯化氢
30.烷烃是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31.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是( )
A.消去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聚合反应
32.现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但化石燃料极有可能在几百年内全部被人类耗尽.因此,燃料的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下列措施中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是( )
A.燃烧大块固体燃料 B.把液体燃料雾化后燃烧
C.燃烧时空气应不足量 D.燃烧时空气应越多越好
33.1mol乙炔与Cl2完全加成,其产物再与Cl2彻底取代,两个过程中共用Cl2( )
A.2mol B.4mol C.5mol D.3mol
34.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
35.某烃R与溴水加成产物是2,2,3,3﹣四溴丁烷,下列物质中与R是同系物的是( )
A.乙炔 B.2﹣丁炔 C.2﹣丁烯 D.1,3﹣丁二烯
36.若实验室仅有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胶管、烧杯、药匙,据此只能制备下列哪组气体( )
A.C2H2、H2S、C2H4 B.H2、CO2、H2S
C.HCl、CO2、O2 D.H2、NO2、CH4
37.有关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方案仅设计为:称量、加热、冷却、再称量
B.称取一定量的胆矾,放在铁坩埚中进行加热
C.加热到蓝色完全变白,然后把坩埚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D.进行恒重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1g为止
38.用镁和稀硫酸反应测定常温下1mol氢气的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开始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过量稀硫酸,以确保镁带完全反应
C.反应停止后,立即调压并记录读数
D.常温下1mol氢气的体积为×M(Mg)
39.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D.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4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实验药品的取用越多越好
B.成功的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取得预期成果,未取得预期成果的实验都是失败的
C.即使借助精密的仪器,采用规范的操作,化学实验依然会存在误差
D.为节约时间,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应在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完成后再进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
二、(共7分)
41.某同学欲配制0.1mol/L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试剂.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1)他猜测烧杯中未溶物为BaCO3.理由是 ;检验方法是 .
(2)为准确测定样品中Ba(OH)2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250mL约0.1mol/L Ba(OH)2溶液:称取5.000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转入 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甲基橙,将0.200mol/L标准盐酸装入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24.20mL.计算样品中Ba(OH)2的质量分数为 .
(3)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标准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的 处所对应的刻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三、(共7分)
42.实验室是用乙醇在浓硫酸和170℃条件下制取乙烯的.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要制取1.4g 乙烯,在理论上需要乙醇(ρ=0.79g/mL)的量为 mL,实际的使用量要大于这一数值,其原因是 .
(3)请指出如图制取和收集乙烯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 .
四、(本题共6分)
43.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合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
(1)将1升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升CO2气体.试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组合编号
A的分子式
B的分子式
A和B的体积比VA:VB
(2)120℃时取1升该混合气体与9升氧气混和,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试通过计算确定A和B的分子式.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合格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80分)
1.松江正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分析】利用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形成材料的分类,可判断出其所属类别.
【解答】解:塑料袋、旧橡胶制品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纤维是纤维素,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故选B.
2.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时可产生静电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硬度小 D.熔点高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解答】解:在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可以把产生的静电导走,说明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选:B.
3.常温下,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稀盐酸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常温下,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说明该物质不与铁反应,或者具有强的氧化性,使铁钝化.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能够腐蚀铁,浓盐酸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浓硫酸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故B正确;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故C错误;
D.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能够腐蚀铁,稀盐酸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实验中能得到Fe2O3的是( )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煅烧硫铁矿
③加热氢氧化铁
④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
【分析】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②煅烧硫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
③难溶性的碱受易分解,得相应的氧化物;
④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解答】解:①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错误;
②煅烧硫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故正确;
③难溶性的碱受易分解,得相应的氧化物,加热氢氧化铁固体得到氧化铁,故正确;
④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错误;
故选:D.
5.苹果汁是人们喜爱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分析】根据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而加入维生素C,能使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
【解答】解:在空气中,氧气能够把+2价铁氧化成+3价;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三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B.
6.把铁粉投入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
A.Fe2+ B.Cu2+ C.Fe3+ D.H+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铁的化学性质可知,铁可以与氯化铁和氯化铜反应,利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来分析.
【解答】解:因铁的化学性质,可以与氯化铁和氯化铜反应: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与氯化亚铁不反应,
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离子浓度最大的为Fe2+,
故选A.
7.关于炼铁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石在高温下被氧化成铁
B.生铁中杂质被氧化
C.铁矿石在高温下被焦炭还原成铁
D.铁矿石在高温下被CO还原成铁
【考点】高炉炼铁.
【分析】A.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矿石在高温下被还原成铁;
B.生铁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硅等杂质,可应加入石灰石造渣而除去;
C.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石来制取,不是用焦炭还原;
D.炼铁原料为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铁矿石在高温下被CO还原成铁.
【解答】解:A.炼铁是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被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为单质铁的过程,故A错误;
B.炼铁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高温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中加入石灰石,利用氧化钙和脉石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作为杂质除去,故B错误;
C.工业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用焦炭和空气反应生成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故C错误;
D.工业制铁是用焦炭和空气反应生成CO,用CO还原铁矿石:3CO+Fe2O32Fe+3CO2,故D正确;
故选D.
8.用镁铝合金制作的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物品轻巧、美观、耐用.与上述这些特点无关的镁铝合金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考点】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分析】A.根据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物品需要防锈进行分析;
B.根据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不需要考虑导电性进行分析;
C.根据制作窗框、卷帘门的质量不能太重进行分析;
D.根据窗框、卷帘门、防护栏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A.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物品常暴露与空气中,需要防止锈蚀,故A正确;
B.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不需要考虑导电性,故B错误;
C.卷帘门在操作时的质量不能太重,所以密度不能太大,故C正确;
D.窗框、卷帘门、防护栏需要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强度必须较高,故D正确;
故选:B.
9.下列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盛放食醋 B.烧煮开水
C.用金属丝擦洗表面的污垢 D.用碱水洗涤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铝的化学性质: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
【解答】解: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AD项不合理;C项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若用金属丝擦表面的污垢,会破坏保护膜,不可取,金属铝表面的氧化铝与热水不反应,所以B项正确.
故选B.
10.下列关于铁和铝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补血剂中含有+2价铁元素
B.铝比铁耐腐蚀,说明铝比铁稳定
C.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叫铝热剂
D.人体内如铝元素摄入量过多易患老年痴呆症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分析】A.亚铁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缺铁导致营养性贫血;
B.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
C.铝热反应是铝粉把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的反应,化合物中对应的金属的活泼性应比铝弱,该反应将会放出大量的热,其中铝粉和金属氧化物作为铝热剂,镁条和氯酸钾作为引燃剂;
D.人体内铝元素摄入量过多易患老年痴呆症.
【解答】解:A.亚铁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缺铁导致营养性贫血,补血剂中含有+2价铁元素,故A正确;
B.Al的活泼性比较Fe,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Fe表面的氧化物疏松,不能阻止内金属继续反应,故Al较Fe耐腐蚀,故B错误;
C.Fe比Al的活泼性弱,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叫铝热剂,故C正确;
D.人体内铝元素摄入量过多易患老年痴呆症,故D正确,
故选B.
11.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量的气体,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
A.. 1:3 B..3:1 C.1:1 D..4:3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由2Al~6HCl~2NaOH~3H2↑,酸、碱均足量时,Al完全反应,以此分析生成的氢气.
【解答】解:由2Al~6HCl~2NaOH~3H2↑,酸、碱均足量时,Al完全反应,
由反应的关系式可知,生成等量的氢气,消耗等量的Al,
所以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1:1,
故选C.
12.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H)3+NaOH═NaAlO2+2H2O,
AlCl3+4NaOH(过量)═NaAlO2+3NaCl+2H2O,
Al2O3+2NaOH═2NaAlO2+H2O,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在各物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消耗的碱量.
【解答】解:令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
A.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1molAl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B.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由方程式可知1molAl(OH)3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C.AlCl3与氢氧化钠反应为Al3++4OH﹣=AlO2﹣+2H2O,由方程式可知1molAlCl3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4mol;
D.Al2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为Al2O3+2NaOH=2NaAlO2+H2O,由方程式可知1molAl2O3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
相同物质的量的Al、Al(OH)3、AlCl3、Al2O3,AlCl3消耗NaOH最多,
故选C.
13.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如Cr(OH)3+OH﹣→CrO2﹣+2H2O,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往CrCl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不可制得Cr(OH)3
B.对CrCl3•6H2O加热脱水可得CrCl3
C.C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CrO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Cr(OH)3+OH﹣=CrO2﹣+2H2O,说明氢氧化铬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CrO2﹣;
B、CrCl3•6H2O中Cr3+离子水解,加热脱水得到Cr(OH)3;
C、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所以C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CrO2﹣水解结合氢离子和水生成氢氧化铬,使溶液显碱性;
【解答】解:A、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Cr(OH)3+OH﹣=CrO2﹣+2H2O,说明氢氧化铬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CrO2﹣,不可制得Cr(OH)3,故A正确;
B、CrCl3•6H2O中Cr3+离子水解,加热脱水得到Cr(OH)3,故B错误;
C、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所以C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故C正确;
D、CrO2﹣水解结合氢离子和水生成氢氧化铬,使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B.
1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分析】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但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答】解:A、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A正确;
B、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
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但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15.镭是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其氢氧化物呈两性 D.其碳酸盐难溶于水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性质活泼,易与水反应,利用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分析.
【解答】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镭的金属性较强,镭比钙的金属性强,故C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镭的金属性较强,单质性质活泼,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故B正确;
C.镭比钙的金属性强,所以其氢氧化物呈碱性,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碳酸钙不溶于水,则碳酸镭难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C.
16.下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的是( )
A.SiH4、NH3、HF、CH4 B.SiH4、CH4、NH3、HF
C.HF、CH4、SiH4、NH3 D.NH3、HF、CH4、SiH4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F>N>C,而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C>Si,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的顺序为:SiH4<CH4<NH3<HF,故选B.
17.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 D.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硅元素对应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Si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性质较稳定,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分析.
【解答】解:A.X和Si的性质相似,和水不反应,故A正确;
B.X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非金属性比Si弱,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故B正确;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结构相似,形成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XCl4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故C正确;
D.X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非金属性比Si弱,则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低,故D错误.
故选:D.
18.天然气、煤矿“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炔 D.一氧化碳
【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天然气、煤矿“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答】解:天然气、煤矿“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即甲烷的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CO2 +2H2O,观察选项A符合,
故选A.
19.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分析】若是正四面体,则只有一种结构,因为正四面体的两个顶点总是相邻关系.
【解答】解:CH4分子中有四个等同的C﹣H键,可能有两种对称的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和平面正方形结构.甲烷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正方形结构,一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而平面正方形中,四个氢原子的位置虽然也相同,但是相互间存在相邻和相间的关系,其二氯代物有两种异构体:两个氯原子在邻位和两个氯原子在对位.若是正四面体,则只有一种,因为正四面体的两个顶点总是相邻关系.由此,由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可以判断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故选:D.
20.烷烃的命名是其他种类有机物命名的基础,的名称是( )
A.1﹣甲基﹣4﹣乙基戊烷 B.2﹣乙基戊烷
C.1,4二甲基己烷 D.3﹣甲基庚烷
【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
【分析】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
1、碳链最长称某烷: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2、靠近支链把号编: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解答】解:该有机物为烷烃,选取含有最长碳原子的碳链为主链,如图,划线部分为主链,主链含有7个C原子,主链为庚烷;编号从右边开始,甲基在3号C,该有机物命名为:3﹣甲基庚烷,
故选D.
21.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根据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来解答.
【解答】解:A、二者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为同系物,故A错误;
B、二者结构相同,分子式相同,属于同种物质,故B错误;
C、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二者,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
22.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
A.C8H18 B.C9H18 C.C10H18 D.C11H18
【考点】烷烃及其命名.
【分析】直链烷烃分子是饱和烃,是相同碳原子的烃中含氢量最大的烃,烷烃通式一定满足CnH2n+2,所以:2n+2=18,据此可以计算出该烷烃的分子式.
【解答】解:烷烃通式一定满足CnH2n+2,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则2n+2=18,解得 n=8,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8H18,
故选A.
23.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是( )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浓H2SO4
D.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
【分析】甲烷性质稳定,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具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甲烷、乙烯与氢氧化钠溶液以及浓硫酸都不反应,不能鉴别;
乙烯与氢气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可鉴别,只有B符合.
故选B.
24.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析】A.氮气分子的电子式中,漏掉的氮原子的最外层1对孤电子对;
B.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大于氢原子;
D.乙烯分子中中存在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共平面.
【解答】解:A.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氯离子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甲烷分子中存在4个碳氢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甲烷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
D.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A.
25.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B.乙烯是易溶于水的气体
C.乙烯燃烧时火焰的亮度比甲烷燃烧时暗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分析】A、乙烯是平面结构;
B、乙烯难溶于水;
C、乙烯中碳的百分含量比甲烷高;
D、根据加聚产物的书写方法来分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
【解答】解:A、乙烯是平面结构,故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故A正确;
B、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B错误;
C、乙烯中碳的百分含量比甲烷高,故燃烧时火焰比甲烷的明亮,故C错误;
D、根据加聚产物的书写方法可知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26.既可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
A.与足量溴单质反应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D.分别进行燃烧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乙烯的化学性质.
【分析】乙烷性质稳定,与溴水不反应,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
【解答】解:A.单质溴易挥发,易混入新的杂质,在光照条件下还能与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影响被提纯的物质,故A错误;
B.乙烷性质稳定,与溴水不反应,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
C.通入氢气不能鉴别乙烷和乙烯,且能引入新的杂质,故C错误;
D.燃烧不能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D错误.
故选B.
2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室制甲烷 B.
实验室制乙炔 C.
石油的蒸馏 D.
实验室制乙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实验室用加入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方法制备甲烷,甲烷可用排水法收集;
B.实验室可用碳化钙和食盐水制备乙炔;
C.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D.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加热到170℃制备乙烯.
【解答】解:A.实验室用加入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方法制备甲烷,甲烷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操作符合要求,故A正确;
B.实验室可用碳化钙和食盐水制备乙炔,为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可用题给装置,故B正确;
C.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文图,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故C错误;
D.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加热到170℃制备乙烯,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乙烯,故D正确.
故选C.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石油分馏产品乙烯CH2BrCH2Br.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
【考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分析】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B.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C.裂化、裂解等过程是把大分子的烃转化为小分子烃;
D.乙烯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解答】解: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即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
B.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所以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裂化、裂解等过程是把大分子的烃转化为小分子烃,过程中乙烯生成,所以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故C正确;
D.乙烯与溴加成生成CH2BrCH2Br,所以③是加成反应,CH2BrCH2Br的名称为1,2﹣二溴乙烷,故D错误;
故选D.
29.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下列各组原料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是( )
A.乙醇、氯化氢 B.乙烷、氯化氢 C.乙烯、氯化氢 D.乙炔、氯化氢
【考点】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分析】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据此解题.
【解答】解:A.乙醇与氯化氢不反应,故A错误;
B.乙烷与氯化氢不反应,故B错误;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氯乙烷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错误;
D.乙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故D正确.
故选D.
30.烷烃是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原理还原C=C双键,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解答】解: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碳碳双键有如图:(标号处为碳碳双键的位置)所示6种,故符合条件的烯烃分子有6种,
故选C.
31.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是( )
A.消去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聚合反应
【考点】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
【分析】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生成含有不饱和的有机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置换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判断.
【解答】解:A.消去反应为有机物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如乙醇通过消去反应生成乙烯,该反应中不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复分解反应为无机反应类型,反应中不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置换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反应中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32.现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但化石燃料极有可能在几百年内全部被人类耗尽.因此,燃料的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下列措施中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是( )
A.燃烧大块固体燃料 B.把液体燃料雾化后燃烧
C.燃烧时空气应不足量 D.燃烧时空气应越多越好
【考点】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需要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通入适量空气使燃烧充分.
【解答】解:A.燃烧大块固体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小,燃烧效率低,故A错误;
B.将液体燃料雾化,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B正确;
C.空气不足量,燃烧不充分,故C错误;
D.通入过量的空气,会带走热量,使燃烧效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33.1mol乙炔与Cl2完全加成,其产物再与Cl2彻底取代,两个过程中共用Cl2( )
A.2mol B.4mol C.5mol D.3mo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分析】乙炔与氯气完全加成反应方程式为HC≡CH+2Cl2CHCl2CHCl2,CHCl2CHCl2与氯气发生彻底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Cl2CHCl2+2Cl2CCl3CCl3+2HCl,根据方程式计算需要氯气物质的量.
【解答】解:乙炔与氯气完全加成反应方程式为HC≡CH+2Cl2CHCl2CHCl2,根据方程式知,1mol乙炔完全加成需要2mol氯气同时生成1molCHCl2CHCl2,CHCl2CHCl2与氯气发生彻底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Cl2CHCl2+2Cl2CCl3CCl3+2HCl,根据方程式知,1molCHCl2CHCl2完全被氯气取代需要2mol氯气,所以一共需要氯气物质的量=(2+2)mol=4mol,
故选B.
34.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
【考点】辨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先判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再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烃.
【解答】解:A、丙烷只有一种结构(CH3CH2CH3),丙烷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故A错误;
B、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正丁烷(CH3CH2CH2CH3)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CH3CH(CH3)CH3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故B错误;
C、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2CH2CH2CH3有3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3种;
异戊烷CH3CH(CH3)CH2CH3有4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新戊烷CH3C(CH3)2CH3有1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1种,故C正确;
D、C6H14有5种同分异构体,CH3(CH2)4CH3有3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3种;CH3CH(CH3)CH2CH2CH3有5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5种;CH3CH2CH(CH3)CH2CH3有4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CH3C(CH3)2 CH2CH3有3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3种;CH3CH(CH3)CH(CH3)CH3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
故选C.
35.某烃R与溴水加成产物是2,2,3,3﹣四溴丁烷,下列物质中与R是同系物的是( )
A.乙炔 B.2﹣丁炔 C.2﹣丁烯 D.1,3﹣丁二烯
【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分析】2,2,3,3﹣四溴丁烷为CH3C(Br)2C(Br)2CH3,由R与溴加成得到,故R为CH3C≡CCH3,R的同系物中应含有1个C≡C三键,符合通式CnH2n﹣2,与R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加成结合选项判断.
【解答】解:2,2,3,3﹣四溴丁烷为CH3C(Br)2C(Br)2CH3,由R与溴加成得到,故R为CH3C≡CCH3,R的同系物中应含有1个C≡C三键,符合通式CnH2n﹣2,与R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R为2﹣丁炔,
A.乙炔含有1个C≡C三键,符合通式CnH2n﹣2,与W相差2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
B.R为2﹣丁炔,是同种物质,故B错误;
C.2﹣丁烯含有1个C=C双键,不含C≡C三键,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1,3﹣丁二烯含有2个C=C双键,不含C≡C三键,二者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A.
36.若实验室仅有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胶管、烧杯、药匙,据此只能制备下列哪组气体( )
A.C2H2、H2S、C2H4 B.H2、CO2、H2S
C.HCl、CO2、O2 D.H2、NO2、CH4
【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分析】A.实验室制备乙烯需要酒精灯加热;
B.实验室制备H2、CO2、H2S气体都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制备气体;
C.HCl制备需要加热反应制备
D.甲烷制备是需要酒精灯加热反应生成.
【解答】解:A.实验室制备乙烯是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实验需要酒精灯加热,上述仪器不能制备乙烯,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备H2、CO2、H2S气体都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制备气体,上述装置可以制备选项中的气体,故B正确;
C.HCl制备需要浓硫酸和固体氯化钠加热反应制备,需要酒精灯,若用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也需要分液漏斗滴入,所以上述仪器不能制备HCl气体,故C错误;
D.甲烷制备是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备,需要酒精灯加热反应,上述气体不能制备甲烷,故D错误;
故选B.
37.有关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方案仅设计为:称量、加热、冷却、再称量
B.称取一定量的胆矾,放在铁坩埚中进行加热
C.加热到蓝色完全变白,然后把坩埚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D.进行恒重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1g为止
【考点】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分析】A.实验中的加热、冷却、称量的操作步骤要重复进行,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差不超过0.1g为止;
B.铁能与胆矾发生反应;
C.加热到蓝色完全变白,然后把坩埚移至干燥器中冷却,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水;
D.进行恒重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1g为止.
【解答】解:A.实验方案设计为:称量、加热、冷却、再称量,实验中的加热、冷却、称量的操作步骤要重复进行,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差不超过0.1g为止,故A错误;
B.铁能与胆矾发生反应,称取一定量的胆矾,放在瓷坩埚中进行加热,故B错误;
C.加热到蓝色完全变白,然后把坩埚移至干燥器中冷却,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水,故C正确;
D.进行恒重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1g为止,不是0.01g,故D错误;
故选:C.
38.用镁和稀硫酸反应测定常温下1mol氢气的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开始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过量稀硫酸,以确保镁带完全反应
C.反应停止后,立即调压并记录读数
D.常温下1mol氢气的体积为×M(Mg)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A.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B.硫酸过量可以使镁完全反应;
C.反应放热,应降低温度再调压读取氢气体积;
D.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根据Vm=计算1mol气体的体积.
【解答】解:A.实验需要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故A正确;
B.加入过量的硫酸,可以使是镁完全反应,故B正确;
C.反应放热,气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应降低温度到室温再调压读取氢气体积,故C错误;
D.根据n=可知Mg的物质的量为,则1mol气体的体积为=×M(Mg),故D正确,
故选:C.
39.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D.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必须润洗,而锥形瓶不需要润洗,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观察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需要润洗,即加加氢氧化钠溶液,故A错误;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利用盐酸标准液润洗后,再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故B错误;
C.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故C正确;
D.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故D错误;
故选C.
4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实验药品的取用越多越好
B.成功的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取得预期成果,未取得预期成果的实验都是失败的
C.即使借助精密的仪器,采用规范的操作,化学实验依然会存在误差
D.为节约时间,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应在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完成后再进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在取用药品时要做到节约药品,用到最小量,且不能影响实验效果;
B.预期成果不一定是正确的;
C.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D.应边实验边记录.
【解答】解:A.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故A错误;
B.预期成果不一定是正确的,未取得预期成果的实验也是成功的,故B错误;
C.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因此即使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不能消除误差,故C正确;
D.应边实验边记录,以免遗忘,故D错误.
故选C.
二、(共7分)
41.某同学欲配制0.1mol/L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试剂.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1)他猜测烧杯中未溶物为BaCO3.理由是 Ba(OH)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BaCO3 ;检验方法是 取适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O3. .
(2)为准确测定样品中Ba(OH)2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250mL约0.1mol/L Ba(OH)2溶液:称取5.000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转入 250 mL容量瓶中 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甲基橙,将0.200mol/L标准盐酸装入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24.20mL.计算样品中Ba(OH)2的质量分数为 0.83 .
(3)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标准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的 粗细交界点 处所对应的刻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
【考点】溶液的配制.
【分析】(1)氢氧化钡为强碱,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据此判断未溶物为BaCO3;
碳酸钡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二氧化碳,据此验证是否是碳酸钡;
(2)①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②根据滴定数据及氢氧化钡与盐酸的反应关系式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
(3)滴定管在装入待装液之前必须润洗;根据滴定管的正确读数方法解答;滴定结束前溶液为黄色,滴定结束时溶液为橙色,据此判断滴定终点.
【解答】解:(1)氢氧化钡为强碱,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据此判断未溶物为BaCO3;
碳酸钡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二氧化碳,所以要检验固体成分可以:取适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O3.
故答案为:Ba(OH)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BaCO3;取适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O3;
(2)①配制250mL约0.1mol/L Ba(OH)2溶液,需要用25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250 mL容量瓶;
②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甲基橙,将0.200mol/L标准盐酸装入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24.20mL;根据反应关系式Ba(OH)2~2HCl,25mL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n[Ba(OH)2]= n(HCl)=×0.200mol/L×0.0242L=0.00242mol,氢氧化钡溶液的浓度为:c(Ba(OH)2)==0.0968mol/L,该样品中Ba(OH)2的质量分数为:≈0.83,
故答案为:0.83;
(3)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标准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液盐酸进行润洗2﹣3次,避免标准液被蒸馏水稀释,影响测定结果;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的粗细交界点对应的刻度线;滴定结束前溶液为碱性,所以溶液显示黄色,滴定结束时溶液变成橙色,所以滴定终点为: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粗细交界点;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三、(共7分)
42.实验室是用乙醇在浓硫酸和170℃条件下制取乙烯的.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
(2)若要制取1.4g 乙烯,在理论上需要乙醇(ρ=0.79g/mL)的量为 2.9 mL,实际的使用量要大于这一数值,其原因是 乙醇在140℃发生副反应、乙醇挥发、乙醇被浓硫酸氧化等 .
(3)请指出如图制取和收集乙烯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温度计的水银球没有插入反应液 ; 乙烯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
【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分析】(1)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
(2)根据反应方程式中乙醇和乙烯之间量的关系来计算即可;
(3)反应混合液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来制备乙烯;乙烯密度和空气相近,据此回答.
【解答】解:(1)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若要制取1.4g 即0.05mol乙烯,需要乙醇的质量是0.05mol×46g/mol=2.3g,在理论上需要乙醇(ρ=0.79g/mL)的量为=2.9mL,乙醇在140℃发生副反应、乙醇挥发、乙醇被浓硫酸氧化等原因,导致乙醇实际的使用量要大于2.9,故答案为:2.9;乙醇在140℃发生副反应、乙醇挥发、乙醇被浓硫酸氧化等;
(3)制取和收集乙烯装置中的两处错误:反应混合液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以下,乙烯密度和空气相近,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温度计的水银球没有插入反应液;乙烯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四、(本题共6分)
43.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合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
(1)将1升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升CO2气体.试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组合编号
A的分子式
B的分子式
A和B的体积比VA:VB
(2)120℃时取1升该混合气体与9升氧气混和,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试通过计算确定A和B的分子式.
【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分析】(1)根据1升碳原子数为n的烷烃或烯烃充分燃烧后均得到n升CO2,由题意(1升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2.5升CO2,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可推断,混合气体只能由碳原子数小于2.5的烷烃(CH4和C2H6)和碳原子数大于2.5的烯烃(C3H6和C4H8)组成,它们有四种可能的组合,根据每一种组合中烷烃和烯烃的碳原子数及燃烧后生成的CO2体积,利用十字交叉法可确定A和B的体积比.
(2)根据燃烧方程式利用差量法来计算;
【解答】解:(1)因1升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2.5升CO2,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混合气体只能由碳原子数小于2.5的烷烃(CH4和C2H6)和碳原子数大于2.5的烯烃(C3H6和C4H8)组成.它们有四种可能的组合:CH4、C3H6;CH4、C4H8;
C2H6、C3H6;C2H6、C4H8;根据每一种组合中烷烃和烯烃的碳原子数及燃烧后生成的CO2体积,可确定A和B的体积比.如:,则V(CH4):V(C3H6)=1:3,
故答案为:①CH4、C3H6、1:3;②CH4、C4H8、1:1③C2H6、C3H6、1:1④C2H6、C4H8、3:1;
(2)设1升气态烃与氧充分燃烧后体积变化为△V升,则
CH4+2O2CO2+2H2O(气)△V1=0(升)
C2H6+O22CO2+3H2O(气)△V2=0.5(升)
C3H6+O23CO2+3H2O(气)△V3=0.5(升)
C4H8+6O24CO2+4H2O(气)△V4=1.0(升)
各种组合的1升混合气体与氧气充分燃烧,体积增大为
组合①=0.375(升)
组合②=0.5(升)
组合③=0.5(升)
组合④=0.625(升) 则%=6.25%,
故组合④符合题意,即A:C2H6;B:C4H8.故答案为:A和B的分子式为C2H6和C4H8.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合格考): 这是一份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合格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12,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等级考): 这是一份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等级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有机合成与推断,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