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卡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卡(Word+PPT+听力)
展开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卡1.听两遍朗读录音,完成下列练习。(1)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是( )。A.一树火红的三角梅 B.至爱的朋友C.阳光 D.一株高高的芙蓉树(2)对“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长在“我”的窗外。 B.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C.“我”与它相处的时间久了。 D.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3)下列表述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要改变心态,便会发现到处是新的风景。B.文中多处运用心理描写,不仅串联起窗外情景的更迭,更为哲理的抒发穿针引线。C.“我”因为有一颗热爱生活、感恩生命的心,所以才能从自己的窗外发现无限的风景。D.“我”的心情变化仅仅只是因为景物的不同导致的。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燕山 燕子 燕窝 B.刚劲 强劲 劲敌C.剥夺 剥削 剥花生 D.商量 测量 力量3.拼写乐园。(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①石灰石经过qiān chuí wàn záo( )被运出了深山,为了成为有用之材,即使被烈火fén shāo( ),也毫不惧怕。②mó shù shī( )从空空的抽屉里变出了一双xuē zi( )。③暑假到了,我pò bù jí dài( )地想要去tài shān( )看日出。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脉络 阀门 偏僻 棉袍 B.躲辟 严峻 执行 瞅见C.捆绑 切底 迁移 批评 D.偶然标准牺牲吹烟(3)选字组词。[络 落 路] 联( ) 道( ) ( )叶[梦 焚 婪] ( )想 ( )烧 贪( )[避 辟 僻] 躲( ) 开( ) ( )静[刑 形 型] 模( ) ( )状 ( )法4.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何当金络脑( )A.什么时候当成。 B.为什么这样。 C.何时将要。(2)烈火焚烧若等闲( )A.平常。 B.随随便便;轻易。 C.无端;平白地。(3)任尔东西南北风( )A.负担或担当。 B.不论。 C.任凭。5.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 外貌描写(1)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 )(2)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 )(3)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 )(4)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一写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你的父亲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他被称为“诗圣”,是个早熟的天才,也是个不幸的诗人。 ( )(2)《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作者以石灰作比,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 )(3)“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 )(4)《为人民服务》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结合当前实际,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论点鲜明,条理清晰。 ( )8.课文内容回顾。(1)《马诗》中表达出诗人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灰吟》中暗喻无论面对怎样严酷的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泰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竹石》中比喻历经磨难,依然坚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作者采用第_____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__________的全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__________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5)《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是________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_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大家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6)《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记叙了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前进的道路被敌人的暗堡挡住了_______________主动请战去炸毁暗堡而_____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颂扬了他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第四单元复习卡参考答案1.听力材料:窗 外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吗?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没有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1)D (2)B (3)D2.B 4.(1)C (2)A (3)C5.(1)C (2)B (3)A (4)D6.(1)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2)示例:我的父亲那古铜色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吗?7.(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