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案设计
展开第六节 巴西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教学重点:
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
2.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综合分析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导入:巴西足球,桑巴舞图片。今天我们来学习足球王国——巴西。
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1、地理位置
出示:世界政区图,问:“”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得出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出示几个国家面积比较图,问:巴西在世界各国家的的面积排名中排第几?
巴西是南美州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
读图活动:在课本图8-51中找到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总结地形特征: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南高北低
①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2/3。
②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占了巴西国土面积的1/3左右,北面是圭亚那高原,西面是安第斯山,南面是巴西高原,三面比较高,东面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赤道从平原穿过,在加上离海近,使得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出示:热带雨林景观图)。看课本P97的阅读“地球之肺”。热带雨林可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但是近十几年来,亚马孙地区的农民为了开垦耕地和牧场,热带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被焚烧,被砍伐。
3、气候 巴西纬度位置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出示:南美洲气候图, 读图,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结合巴西的气候类型图,填表对比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过渡:出示穿梭于亚马孙雨林之间的河流——亚马孙河景观图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河口平均径流量、流域面积最大,长度第二的大河。
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会那么大呢?可以从地形和气候方面进行分析。
地形:亚马孙河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有众多河流汇入干流。
气候:该地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
课堂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课本,知识点落实很好,也注重学生读图,趣味性较强。但重点太多,不太突出,老师讲的过多。讨论的环节内容较单一,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欠佳,课堂的教学方法还可更灵活。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复习提问:
(二)学习新课
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1967—1974年,巴西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八年平均以10.1%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巴西奇迹”。1988年后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1993年,政府实施新经济计划。近些年经济情况不断转。目前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在世界经济中居前十位之列。
1、巴西工业:重要工业部门: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得出: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思考:巴西何种矿产不足?
看图得出:煤和石油不足,为了解决燃料的不足,巴西和巴拉圭合作建立了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的水电站
2、巴西农业:出示巴西主要农作物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及景观图,得出巴西:产量占世界首位的农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剑麻
巴西畜牧业发展较快,牛肉大量出口
三、人口与城市
巴西是南美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50%,混血人种占40%,人口成分比较复杂
巴西人种复杂与它的殖民历史是分不开的。有欧洲的殖民者,非洲的奴隶,当地的居民以及其他大洲的移民,社会等级分化很严重,但是在巴西的狂欢节,人们不分肤色种族,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全国的城镇乡村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当中。所以狂欢节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表演”,在狂欢节表演中都离不开桑巴舞。
出示:人口分布图
得出:东南沿海密集,中部、西部、北部稀少。东南沿海有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分别出示景观图)
首都巴西利亚在巴西高原上(介绍巴西迁都)2、巴西政府于1960年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试分析其迁都的原因。
课堂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中国和巴西同样是发展中大国,有些问题两国很相似。
教学反思: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体现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图的判读和使用能力。展示热带雨林的破坏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起到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发展中的工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走进国家第六节 巴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走进国家第六节 巴西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展示学习目标,初学浅知,深入探究,思维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