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4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测试卷附答案【典型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0574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4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测试卷附答案【典型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0574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学习,根据,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
2.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学习( )。
A.法律知识
B.宪法知识
C.法律法规
3.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
A.合同
B.录音
C.证人证言
D.鞋印
4.王林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应该运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根据( ),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A.道德
B.社会舆论
C.刑法
D.宪法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 )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 )的特权,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
3.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
4.“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法律规定我们的( )。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所有人犯同样的罪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处罚。 ( )
2.各种规则都是约束人的行为的,不会给人带来好处,更不会令人觉得快乐。( )
3.2015年的宪法日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 ( )
4.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会受到制裁。( )
5.没有法律的规定,我们也能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一连。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
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
2.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
3.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成什么样?
4.写出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时间和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时间。
5.我国的刑法规定了400多种犯罪,列举出几种:(至少写出四种)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六(1)班同学学习了“法律作用大”以后,有人认为纪律、道德、法律的作用是一样的,说话你的看法。
七.材料题(共2题,共13分)
1.案例:寒假里,为了小学生仔仔的出行方便,仔仔妈妈下载了共享单车APP,用自己的名字为仔仔注册了账号,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仔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自由“骑行生活。”
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仔仔和妈妈的做法合理合法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2.材料:“法律应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执政人员和公民团体只应在法律所不及的‘个别’事例上有所抉择,两者都不应该侵犯法律。”——亚里士多德
说一说应如何树立法律权威?
八.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
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D
5.D
二.填空题
1.《儿童权利公约》
2.宪法;宪法;宪法
3.根本法;基础;依据
4.义务
5.基础;依据;地位;权利;效力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
2.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3.没有法律,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事情都没有秩序、没有规矩、想咋干就咋干,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保障,合法的行为不能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得不到制裁。你可以为所欲为,别人也可以对你为所欲为。
4.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5.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六.辨析题
1.法律的作用大;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
七.材料题
1.妈妈和仔仔的做法不合理。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0周岁的仔他骑车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有可能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仔仔妈妈的行为是不妥的,父母应引导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安全健康成长。
建议:妈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仔仔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2.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八.综合题
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
(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情节后果最严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内容属于宪法规定的有,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每年为国家宪法日,法律的作用有哪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