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分子和原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分子和原子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分子和原子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分子和原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分子和原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分子和原子,共6页。
    分子和原子 1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A正确;分子之间有间隙,B正确;分子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C正确;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D错误。答案  D2  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和原子本质区别。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正确;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B正确;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气体易于被压缩,C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选项没有限定是化学变化,所以原子也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D错误。答案  D3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解析  尘土是宏观物质,不是分子,不能用微观粒子来解释现象;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气体被压缩后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而体积变化较大,也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紧密结合,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  A4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___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________,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实验方案三】如图5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①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___②图5中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_有关(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一】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装置没有密封,氨气逸出会污染空气(或药品用量过多)【实验方案二】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塑料瓶中小纸花由下至上逐渐变成红色,且小纸花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变红速率更快②控制的量主要塑料瓶的材质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相同、滴加浓氨水的量相等、滴加浓氨水的时间相同、小纸花形状、大小相同等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实验方案三】①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快;②图5中生成白烟,是因为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答案  【实验方案一】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装置不密封,氨气逸出会污染空气(或药品用量过多)(合理)【实验方案二】两个塑料瓶中小纸花由下至上逐渐变成红色,且小纸花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变红速率更快  塑料瓶的材质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相同、滴加浓氨水的量相等、滴加浓氨水的时间相同、小纸花形状、大小相同等(合理)  石蕊溶液【实验方案三】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或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快一些或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NH3 + HCl = NH4Cl【实验结论】温度、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的种类、分子质量、分子大小)5  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实验现象】(1)实验一中的现象是________(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②________(写一点)【实验结论】(3)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写一点)【反思与评价】(4)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________(写一点)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盐酸能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会观察到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3)由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由实验一、实验二可知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水碱性;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说明氨水与盐酸发生了反应。(4)实验一药品用量较大,氨气容易逸散到空气中,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装置药品用量少,能节约药品,污染小,环保,现象明显等。答案  (1)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2)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  (3)在不断的运动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有挥发性、氨气显碱性、氨气能与浓盐酸反应等合理答案)  (4)节约药品(污染、环保、现象明显等合理答案均可)6  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烧杯内溶液不能与酸接触,颜色不变。答案  D7  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解析  甲中氨水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蓝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乙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化氢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丙中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丁中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醋酸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故甲、乙、丁能达到目的。答案  B8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1)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填字母)(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有关。(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解析  (1)要比较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需要控制相同的分子,但温度不同,故选BC(2)AB图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不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所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答案  (1)BC  (2)分子种类(合理即可)  (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合理即可)跟踪训练  1.一九一五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100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酒鬼闻风而来……这与下列化学原理相关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B.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间隙,因此造成了物质的三态变化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3.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  1.B  2.A  3.C  4.B

    相关试卷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化学符号中的数字含义: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化学符号中的数字含义,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用化学用语填空,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水知识: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水知识,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在下列实验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微粒知识: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微粒知识,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