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卖炭翁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请同学们一起背诵上节课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中有一句“忍能对面为盗贼”,其中的“盗贼”是杜甫的戏称。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这首诗中的“盗贼”却是名副其实的盗贼。
原作题下有题注——“苦宫市也”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1.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2.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3.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1.自由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节奏。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诗意。3.简要概括本诗讲述的故事。
卖炭翁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本诗多为七言,可用"二/二/三"式停顿。
明确:第1段应该读得缓慢、低沉些,读出卖炭老头的凄苦; 第2段应该读得稍快、较重些,读出官吏的骄横、强蛮。
卖炭翁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地点在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
外貌描写设问 烧炭的辛苦卖炭的目的心理描写 矛盾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卖炭途中的艰难
翻译第一节: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中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忍气吞声,无可奈何
衣着光鲜、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译第二节:
两位得意洋洋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手下的爪牙。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卖炭翁千辛万苦烧了一车炭,冒雪拉到市场上准备卖个好价钱,结果却被宦官及其手下强行拉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最后这一车炭只换回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提问:同学们,“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是不是只有卖炭翁的生活火上浇油呢?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 题注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提问: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宫市盘剥私肥、勒索掠夺,是谁助长了如此黑暗风气呢?追问:黑暗制度下的卖炭翁“可怜”,其他劳动者呢?明确:诗歌主旨揭露宫市的罪恶及统治阶级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明确:社会制度 社会环境
这就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我读到一位体察民间疾苦,关爱百姓的诗人。我读到一位对黑暗势力的憎恶与批判的诗人。我读到一位愤恨统治阶级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诗人。我读到一位为民发声的诗人。
本诗通过记叙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使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本诗通过记叙……揭露了……表达了……
比较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体会两首诗的异同。
1.形式上的异同。 同:古体诗,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二言、七言、九言句,《卖炭翁》有三言、七言句;用韵灵活,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不讲究平仄、对仗;等等。 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歌行体,《卖炭翁》属于乐府体。
2.思想情感上的异同。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而《卖炭翁》更多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3.写法上的异同。 两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比较精彩的描写。不同点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节还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卖炭翁》则只是记叙和描写,并没有观点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代表。”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以天下为己念,执着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卖炭翁》,寄托我们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缅怀敢为民而歌,诗为民而作的伟大诗人白居易! (生齐读古诗《卖炭翁》)
1.《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了描写的诗句: , 。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 , 。
2.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答:第一,写出已经结了冰,天的冷,说明卖炭翁的辛苦; 第二,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卖炭翁的勤劳。作用:为下文一段黄布换炭车形成对比,写出世炎的凄凉。
4.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十分可伶。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5.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卖炭翁,白居易,朗读指导,终南山在长安城南,做什么用,天明天刚亮,价格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获奖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遭遇对象,黄衣使者白衫儿,外貌肖像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正单愿天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精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精品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4课《唐诗三首》之《卖炭翁》课件pptx、第24课《唐诗三首》之《卖炭翁》同步练习docx、第24课《唐诗三首》之《卖炭翁》知识点归纳及练习docx、第24课《唐诗三首》之《卖炭翁》教学设计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