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 候鸟的乐园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候鸟的乐园》 | |
教材分析:
| 本课是美好家乡单元中的一课。通过上节课第15课《鄱阳渔歌》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鄱阳湖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状态等相关信息。北方的孩子没有真正的见到过鄱阳湖的美丽,不过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候鸟,在他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过候鸟,通过造型与表现的手段让学生对鄱阳湖的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和描绘。教材没有简单地让学生用单一的方法去表现候鸟的造型,而是在认读了鸟的基本形体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现方式。 鸟是人类的朋友,爱鸟、护鸟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让孩子们把自己知道的珍稀候鸟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出来,营造一个候鸟的乐园。 | |
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在认识了鸟的基本形体上用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候鸟。通过欣赏图片和作品,激活思维,构思出人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美好乐园。 2、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候鸟以及它们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爱鸟、护鸟的责任意识。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
| |
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候鸟,构建候鸟的乐园。熟悉鸟的基本形体,能用线描或想象画的方法表现出鸟的各种动态。 | |
教具 |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丹顶鹤粘贴画)。 | |
教具学具: | 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绘画——铅笔、记号笔、油画棒、画纸等。 | |
教学过程: | 师生互动 | 教学意图 |
一、导入 组织教学,引出课题。 |
师:“今天程老师给大家带来动物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大家有信心上好吗?” 请来丹顶鹤( )出示课题。 |
用视频丹顶鹤的话引导学生回顾《鄱阳渔歌》吸引学生的注意。 |
二、新授 1.说一说 了解候鸟。 | 一、说一说。 1、候鸟是什么?随着季节变化南北迁徙的鸟就是候鸟,不是所有的鸟都是候鸟。 2、你知道的那些鸟是候鸟?种类很多:大雁、天鹅、白鹤、灰鹤、黑鸭、、、、、、你在哪里见到过候鸟? 3、你见到时心情时什么样的? 二、 观察丹顶鹤(提出要求观察形与色) 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总结。 师总结:形:三长 颜色:三黑一红身体白
|
让学生畅所欲言他们所了解的候鸟是什么样的。
小组内交流讨论观察丹顶鹤的特点。 |
2.猜一猜 用自制教具拼出丹顶鹤。
|
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大家依据丹顶鹤的特点,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丹顶鹤身体的哪个部位? 总结:我们的猜一猜小游戏结束了,老师看到大家努力的动脑想,咱们接下来放松放松,去看看其他候鸟吧!
|
在巩固丹顶鹤的形体及颜色特点。过渡到鸟是由头、嘴巴脖颈等组成。 |
3.看一看 欣赏多媒体图片 |
1.观察苍鹭、天鹅、野鸭、燕子与丹顶鹤的区别。欣赏各种候鸟的各种姿态的图片。 2.鸟儿的简笔是有头、胸腹基本形构成的。 |
欣赏课件。感官认识,启发学生构图和想象。 |
4. 示范创作步骤。 | 1.第一步先想一想,画什么,怎么画。 2.形体上添加具体特征。(老师在黑板上示范这一过程。 3.勾边和涂色。 | 教师利用简单示范突破难点。 |
三、想一想欣赏提高兴趣。 | (1)出示学生作品1,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这幅画叫《鸟儿的乐园》引导学生知道每一幅画都是有寓意的。 (2)出示学生作品2和作品3,让学生帮忙给画取名字。 ( 3 )出示作品4告诉学生这是国画利用写生的方式画下来的。 | 学生在想的过程中知道,在画画时要把画取名字,也要有寓意。
|
四、画一画1.创作表现。 | 学生实践创作。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 让学生大胆的地构图想象。 |
2.展示评价。 | 教师评价。说一说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优点。 学生自评。说一说自己的画。 |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让学生自己评。 |
3.课堂拓展。 | 老师展示各种废旧材料做的候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的东西,动动你们聪明的脑,灵巧的手就可以创造出美丽的东西来。
| 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废旧利用的意识。 |
五、全课升华 | 总结全课: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不法分子用猎枪猎杀它们,用网子把它们抓住,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爱鸟人士加入到了爱鸟护鸟的队伍里,从现在起我们也要做鸟儿的守护使者,爱鸟护鸟。
|
培养爱鸟、护鸟的责任意识。
|
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 候鸟的乐园教案: 这是一份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 候鸟的乐园教案,共2页。
小学美术第9课 秋冬的色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9课 秋冬的色彩教案,共4页。
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 红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 红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井”,观察“井”,制作“井”,展示,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