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七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
展开本课时是在教学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垂线、平行线之后,进行的“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距离”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教材创设现实情境,产生认知冲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解决为载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教材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过程,在直观体验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为以后学习图形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属于空间几何知识范畴,通过课前预测了解到,对本节课的两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事例,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具有趣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动手尝试教学法、总结反馈教学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力图在学生接触本节课新知时,通过前测,充分暴露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和矛盾,及时收集处理反馈信息,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及难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谈话引入课件(1---4)
提出问题
交流回答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5—7)
1、同学们,修路时遇河要怎样?如果遇到大山怎么办?(遇河架桥,遇山开道。)
学生讨论、猜想、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 :预设、(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1)绕路不行吗?(2)火车爬山不行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进行总结:
可以修隧道,观察课本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修隧道呢?)
3、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
学生通过讨论、猜想、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 :预设、(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1)绕过大山要多行路程,费时间、费能源;(2)让火车爬山不现实。
三、自主探究,展示提升。
(一)探究两点间的距离课件(8)
1、小组合作操作大山两侧(即两个点)之间的连线,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一下所画的所有线段的长度,标记出来。然后互相交流操作的感受和发现。
2、谈话: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能够谈出连接两个点的线段是所有画的连线中最短的一条。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板书: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如果遇到大山,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修隧道。(学生交流)
5、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之间的距离”的例子吗?课件(9-10)
(二)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11)
1.谈话:同学们在刚才连接两点中,都得到了两点之间的线段是最短的,从而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架桥、修隧道。有位老爷爷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也想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出示图:怎样设计省管道?
谈话:哪位同学能说出这幅情景图的意思?
交流:2-3名同学说明见解
2.谈话:都是线段,到底应该选择哪条最省呢?
学生小组内画出“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 采用测量的方法去比较所有线段的长短,然后为老爷爷选择一条合适的路。
学生小组内画图测量,教师巡视。
3.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发现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决定为老爷爷选择那条垂直的线段。
师出示课件演示验证。课件(12)
4.谈话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我们都发现了那条垂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我们都发现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5.小结:正因为这条垂直的线段最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就是指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你能自己画一条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提示学生标上垂足)
6.比一比,和前面学过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都是最短的)
7、说说生活中“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13-15)
为什么大家喜欢走捷径?
交流总结:走捷径省时、省力,但在校园里或其它地方,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而践踏草坪等。过马路时不能走近道,那样很危险。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课件(16-19)
1、帮王奶奶想办法 (投影出示课件)
2、填一填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 )。 两条平行线间的( )处处相等。
我来判断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
(2)、两条平行线之间只能作一条垂线。 ( )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
(4)、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垂直就相交。 ( )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
4、画一画如下图,服装厂计划修一条小路和公路相通,怎样设计才能使这条小路最短?
服装厂
交流答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①明白了修隧道的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②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这两点间的距离是确定的。③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中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④我要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⑤发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评价设计
我这样评价自己:
同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同学们能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们都是最棒的。
六、板书设计
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青岛版 (六三制)四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四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下册七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七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出示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情境创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上册四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上册四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交流,分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