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8下地理 6.2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978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晋教版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认识黄图高原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 、识别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图高原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形图和景观图,使学生熟悉黄土高原地区的位置、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表形态,强化读图能力。
2、通过阅读资料和相关图片,分析理解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板书:四、生态建设
[讲授新课]
首先,让学生读图8.15“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转过渡: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要点与检测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建设
1. 相结合。
2. 、 活动。
[反馈练习]
1.填空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 ,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 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 减少;还向 输送大量泥沙,给 和 造成巨大困难。
(2)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 气候,夏季 ,冬季 ;降水集中在 季节。
2.简答题
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答案:1.(1)地表肥沃的土壤 沟谷 耕地面积 黄河下游 河道整治 防洪
(2)温带大陆性季风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夏秋
2.略
板书设计
三、水土流失的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建设
1.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活动。
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哪些生态
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黄土铺就的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结合课件总结讲解,认真观看回答,学生认真听讲积极互动,根据学法指导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教师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突破,教学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