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制9下化学 11.4盐 化肥 单元复习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961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五四制9下化学 11.4盐 化肥 单元复习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961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五四制9下化学 11.4盐 化肥 单元复习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961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五四制9下化学 11.4盐 化肥 单元复习 教案
展开《酸碱盐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 ||
课题名称:酸碱盐专题复习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
本节教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酸碱盐部分的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第十一单元《酸和碱》和第十二单元《盐和化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和复习过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初步建立了酸碱盐知识结构网,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如何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等建立起联系,并能应用于实际,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由个性到通性,总结和建立起酸碱盐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自我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中考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 ||
二、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和合作交流,能够初步建立起酸碱盐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知识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
在进入中考复习以后,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生生间的交流讨论中自己构建出初步的知识构架。而且这个阶段还是他们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进而对学习充满信心,进而能够状态良好的迎接中考。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
本节课中将采取情景创设引入法、合作学习讨论法、启发总结规律法、讲练结合法等方法实现实验目的。 情境创设引入法:在上课之初利用拟人化的“盐酸”去“迷宫探险”,让学生帮助盐酸走出迷宫。一个小游戏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合作学习讨论法:分小组探究和讨论区分酸碱盐的方法,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的热情,实现互动目的。同时在互动中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酸碱盐的性质。 启发总结规律法:例题讲解,由学生主讲思路,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发现经典例题共性,然后总结。 讲练结合法:在经典例题挖掘规律成功后,进行习题训练,一个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当大多数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来解决。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过程。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 ||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灵活运用酸碱盐的直接解决相关问题,攻破推断题。
| ||
六、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情景创设】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下图所示),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否则就无法通过。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提问:你是运用哪方面的知识帮助探险队员走出迷宫的呢? 【复习提问】 谁能说说物质都有哪些分类?(不包括有机化合物) 【追问】酸碱盐是我们最近才学习到的三类物质,它们的构成是怎样的? 【我知道】 说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我探究】 分小组探究讨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下列2组物质: ⑴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⑵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知识提升】 通过上面的探究,请你整理出酸碱盐的相关化学性质,填在学案上准备汇报。 【连一连】 请将能反应的物质用线连接起来。 【追问】红线连接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蓝线连接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 【继续追问】
【口诀帮记忆】 有酸可不溶无酸必都溶,生成水气沉淀啥都行。 【我判断】 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我练习】 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 ,B的主要成分 ,X ,Y 。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⑥ 【我总结】 物质探究或推断这类习题,我们可以把物质特殊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作为突破口。 【我归纳】 物质的颜色和特殊的沉淀。 【我练习】 现有H2SO4、BaCl2、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有下列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我总结】 从左到右依次算出各物质所能发生反应的个数,以反应次数最多或最少的那种物质作为突破口。 【我强化】 练习题。 【我交流】
说说你的困惑。 【作业】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制取氯化镁,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试着总结出成盐八法。 |
【迷宫探险】利用酸碱盐方面的知识走出迷宫。
【我总结】物质的分类
【我总结】酸碱盐的构成
【我知道】说出物质的化学式、及所属分类。
【我汇报】汇报多种方法鉴别两组物质。
【成果汇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连一连】完成连线。
【回答】说出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条件和对反应物的要求。
【我判断】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生生评价对与错。
【我练习】运用酸碱盐知识解题。
【我总结】总结此类习题规律。
【我归纳】归纳细节知识点。
【我练习】运用酸碱盐知识解题。
【我总结】总结此类习题规律。
【我强化】习题反馈效果。
【我交流】畅谈本节课的感受。 |
以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物质分类知识体系。
通过练习巩固对酸碱盐分类的复习成果。
通过学校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动,引入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内容。
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将某个物质的化学性质上升到某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通过连线题,将复分解反应引入学生的复习内容中,使知识得以衔接。
通过师生互动的两个追问,解决复分解反应复习的难点问题。
以口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重难点。
在师生互动的提问和生生互动的评价中巩固对复分解反应的复习效果。
将练习题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索解题规律和突破口,感受此类习题的难度。
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找到此类习题的解题思路。
关注小知识点,解决大问题。
将练习题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索解题规律和突破口,感受此类习题的体验所在。
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找到此类习题的解题思路。
巩固和检验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反馈学生的复习效果,了解学生的收获和疑惑。 |
八、板书设计 | ||
酸碱盐专题复习
金属氧化物 酸碱指示剂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碱
金属 盐 盐 | ||
九、实践反思 酸碱盐的知识对学生来讲一直是个难点,所掌握的知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通过本课时的复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酸碱盐性质及反应规律的进一步掌握。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本节课从盐酸拟人化探险迷宫入手引出问题,较好的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节课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整节课的进行中能够注重双基,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首先让学生探究鉴别物质的方法、归纳知识点,教师再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相应的典型题为例进行解体方法性归纳,最后通过边讲边练达到讲练结合的目的。这种设计对学生来说较为合理。 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即使教师给学生开放了时间和空间,还是有部分学生不会思考,一有问题就翻书,更提不出有独特见解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是九年级学生,学生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教师鼓励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是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的多,学生表达的少。此外在习题的层次上还要进一步改善,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