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发现,分层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第56、57页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第59页第1~2题。教学目标:1.经历具体的情境,体会量的多种关系,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在探究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分析、归纳培养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并做进一步的数学思考,体会函数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10分钟)1.揭示“量”(出示情境图)谈话:孩子们,购物的经历都有吗?这不,刚上二年级的小丽也在爸爸的带领下来文具店买铅笔了。师:仔细看,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哪些量?老师把你们找到的量贴在黑板上。2.揭示“相关联的量”。问:黑板上这么多的量,有没有相关联的量呢?也就是有关系有联系的量?咱们一起来连连线。 板书:爸爸的年龄——小丽的年龄 铅笔的单价——铅笔的数量 \ / 铅笔的总价 (用去的钱数) /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3.区别“不相关联的量”。师:瞧瞧咱们黑板上好多量都相关联,对吧?那我想问爸爸的年龄和铅笔的数量相关联吗?看来量和量之间有些是相关联的,有些是不相关联的。4.辨析。师:下面我将出示三幅动画,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表示这里哪一组相关联的量呢?第一幅动画(两人年龄同时增长,年龄差不变。)第二幅动画(用去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不变。)第三幅动画(铅笔的数量和总价,铅笔的单价不变。)谈话:观察这三幅动画我们好像发现“变”当中都存在着“不变”。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来研究最后这一组相关联的量。二、探究发现、形成规律(15分钟)1、出示图表,初步反馈。问:它的奥秘在哪儿呢?请你观察这幅图表,你有什么发现呢?(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一下)师:跟他们想法类似的举手,从他们的发言中,我听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变”,一个是“不变”。(板书:变、不变)2、深入讨论,反馈汇报问:那么到底是什么量在变,怎样变?什么量又不变呢?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自主探究,请拿出你的导习单(1)。四人一小组再次讨论交流一下你的研究发现。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交流的。师:单价不变,验证过了吗?(一起验证)问:数量关系式呢?总价/数量=单价问:单价不变,我们就说单价“一定”。这里的“单价”其实也就是总价和数量的什么?(比值)师:通过你们的研究,我们对总价和数量这组相关联的量有了哪两点发现?(1、数量变化,总价也随着变化;2、总价和对应数量的比值一定)师: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时,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揭题:正比例的意义)解释:结论中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紧密相联的,“成正比例”和“是成正比例的量”都是对两种量关系的表述。3、继续探究,总结规律过渡:我们对成正比例的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组表格(出示导学单(2))师:课前我们已经对导学单(2)的前三个问题进行了探究,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谈话:前三个问题研究明白了,现在你能回答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问:刚才我们研究了这两组表格,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① 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②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③比值一定④都成正比例关系师:如果用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怎样表示?(y/x=k(一定))三、分层练习、深化认识(10分钟)1.基础练习。(1)我们对正比例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考考你。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 )和( )是相关联的量,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和( )是成正比例的量。(2)做同一种服装,做的套数和用布的米数如下表:服装数量/套12345……用布数量/米2.24.46.68.811……做的套数和用布的米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完整的说一说。2.提升练习。(1)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时间∕时 1 2 3 4 5 6… …路程∕千米 35 50 60 70 85 90… …这辆自行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师小结:两种量若要成正比例必须是相关联的量,但是相关联的量是不是一定成正比例呢?只有当它们的什么一定时,才成正比例?(2)师: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两组动画,还记得吗?①小丽的年龄和爸爸的年龄是相关联的量吗?它们成正比例吗?②用去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是相关联的量吗?它们成正比例吗?四、全课总结(5分钟)今天咱们共同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爸爸的年龄——小丽的年龄 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变 铅笔的单价——铅笔的数量 比值一定 不变 \ /铅笔的总价 (用去的钱数) /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附导学单:《正比例的意义》导学单(1)购买一种铅笔的总价和数量如下表数量/支 1 2 3 4 5……总价/元 0.5 1 1.5 2 2.5……(1)哪一种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量的变化?变化有规律吗? (2)这两种量在变化中有没有什么不变的规律? (3)你能表示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吗? 《正比例的意义》导学单(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时间/时123456……路程/千米80160240 ……(1) 填写上表,说说路程是随着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2) 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 (3) 这个比值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吗? (4)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自主整理,练习巩固,学以致用,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设计理念,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回顾梳理,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