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

    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第1页
    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第2页
    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鲁教版 (2019)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一、单选题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黑色土相比,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2红壤的肥力、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有(   ①种植绿肥  ②增施熟石灰  ③平整土地  ④引淡淋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3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4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 B地形C降水 D成土母质6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 Ⅰ B甲与 ⅡC乙与 Ⅱ D丙与 Ⅰ7土壤的形成过程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颗粒大小的分异过程 B有机质的积累过程C养分元素的分解过程 D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富铝土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中氧化铝的稳定性最强,故称为富铝土。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依材料推断,下列土壤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砖红壤 B燥红土C红壤 D黄壤9我国富铝土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W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 B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C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D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11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 B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C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 D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 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问题。1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 B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C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D人口稀少,对土壤破坏较小    土壤是由岩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复杂的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而形成.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两大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海陆变迁  乙-水循环    丙-生物作用   丁-风化作用B甲-海陆变迁  乙-大气循环  丙-生物作用   丁-风化作用C甲-搬运作用  乙-大气循环  丙-变质作用   丁-侵蚀作用D甲-搬运作用  乙-水循环    丙-变质作用   丁-侵蚀作用1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   A甲环节的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无关 B乙环节的迁移数量内陆一般高于沿海C丙环节的转变速度一般与海拔无关 D丁环节的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植被生长量大于南方低山丘陵区 D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17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有(   A地质 B岩石 C生物 D成土母质二、综合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的黑土有机质丰富,土质松软,非常适宜耕作。东北黑土一般分布在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山麓地带。20 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导致黑土退化,而自然因素又加剧了其退化,出现“露黄黑土”。为保护黑土,近年来当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免耕”法效果明显,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在收获农作物的果实后留下作物残茬覆盖土壤表层。下左图示意东北黑土、黑钙土分布,右图示意黑土区地面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减弱作用和覆盖在地表的作物残茬。(1)描述东北黑土的主要分布特点。(2)说明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加剧作用。(3)简述“免耕”法对黑土退化的遏制作用。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理想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的45%,有机质约5%,水分和空气各25%左右。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通过起垄可以改变土壤构成比例。不同地区的农民结合当地区位条件,选择垄台或垄沟种植作物,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2015年宁夏海原县在旱作区推广全膜垄作技术(下图为“垄台种植”),全膜垄作技术是甘肃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研究推广的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 (1)根据材料信息和图例,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绘制理想土壤的构成图。(2)与平作相比,简述垄台种植的优点。(3)解释宁夏海原县采用全膜垄作技术的理由。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A【解析】1.读图可知,黑色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容易积累,因此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而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微生物活跃,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气候,B对。生物、成土母质及人类活动会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CD错。故选B。2.红壤具有“酸、瘦、黏”的特点,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增施熟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碱度,有利于降低酸性,①②对。平整土地主要是便于耕作和防止水土流失,与土壤性状无关,引淡淋盐主要是防治土壤盐碱化措施,③④错。故选A。【点睛】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如树木、灌丛、草类及其残落物,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残体。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受微生物的制约,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有机质的转化,特别是气候条件对有机质积累影响较大。答案 3.C 4.A【解析】3.据图可知,③④为地质和地形。 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时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动的影响因素。故选C。4.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D错。故选A。答案 5.A 6.D【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是动物以及植物等生物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6.由材料信息可知降水越多,土壤的淋溶层越厚,由此可以判断,甲为湿润地区,丙为半干旱地区,乙为干旱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降低的,且草原地区的土层的厚度较湿润地区较薄,其相对干旱地区,其土层厚度是比较大的,且有机质含量较高。而草原地带多为半干旱地带。由以上分析可知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丙与Ⅰ,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原地带的气候一般多为半干旱气候,该区域的降水量比较少,土壤的淋溶层的厚度是小于湿润地区的土壤的淋溶层的。答案】7.B【解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成土母质上滋生出生物后,通过光合作用和根系有选择的吸收,慢慢地积累了有机物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生物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和矿物养分归还给地表,加速土壤的形成。因此,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8.A 9.B【解析】【分析】8.由材料“富铝土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可知,土壤所处地区气候越湿润、热量条件越高,越容易使得氧化铁、铝成分聚集,对应图示可知,砖红壤地区纬度低,更加湿润,说明气候湿热,土壤中的铁铝相对含量最高,故选A。9.读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气候越湿热,越容易形成富铝土,选项中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最为湿热,富铝土分布最为广泛,故选B。【点睛】气候越湿热,微生物分解越快,铁铝成分容易氧化,形成酸性较强的土壤,温度越低,微生物分解慢,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所以我国南方地区土壤酸性强,东北地区土壤较为肥沃。 答案】10.A 11.A【解析】【分析】10.该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又有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该地为温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天数多,光照少。又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此该地的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无法满足阔叶林的生长,可以进一步推测,该地应该为阴雨冷湿的环境, 故A正确。温带雨林,枯枝落叶多,气温低,分解慢,土壤肥沃,土层深厚,B错误;冬季受西风影响大,不是冬季风,C错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类砍伐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11.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温带雨林气候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期变化显著,甚至到冬天内还能停滞,年轮密集,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A正确。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降水丰富,气温高,淋溶作用强,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故选A。答案 12.B 13.B【解析】12.成土母质的形成主要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结果,生物在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①不符合题意;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受微生物的制约,微生物生命活动对有机质积累影响较大,因此生物在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起着主要作用,②符合题意;生物活动对土壤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不起主要作用,③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因此生物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起着主要作用,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3.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较差,生物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因此当地植被给土壤提供的有机质较少,A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容易积累,因此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而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微生物活跃,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B符合题意;地形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因此地形平坦不是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是自然形成的土壤,人类活动可以一定程度改变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不是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如树木、灌丛、草类及其残落物,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残体。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受微生物的制约,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有机质的转化,特别是气候条件对有机质积累影响较大。答案】14.A 15.D【解析】14.甲由海底到达地表,为海陆变迁;乙将碎屑物质带到江河湖海,为水循环;丙为生物作用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丁通过风化作用将块状岩石变成碎屑物质。故选A。15.甲环节为海陆变迁,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有关,A错误;乙环节为水循环,沿海水循环更活跃,故迁移数量一般高于内陆,B错误;丙环节为生物作用,海拔高的地区,生物量少,转变速度较慢,C错误;丁环节为风化作用,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D正确。故选D。【点睛】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答案】16.A 17.C【解析】16.根据材料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相比于南方的山区而言,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A正确;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其含量的高低主要看这些残体积累量的大小,与成土母质关系不大,地形平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D错;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植物生长量更大,C错。故选A。17.根据上题可知,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因此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与生物有关,C正确;与地质、岩石、成土母质等关系不大。故选C。18.【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呈碎片化(呈块状)分布;北部多于南部。(2)黑土主要分布在山麓,多为坡地,加之夏季降水集中,黑土土质松软,易引起水土流失;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大风频繁,加之春季降水少,植被覆盖少,松软裸露的黑土得不到植被保护,表层土壤风蚀严重;冬春季节气温低,冻融侵蚀严重。(3)有效地防止水蚀和风蚀,减轻表层黑土流失;补充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肥力。【解析】【分析】本题以东北黑土为背景,考查了东北黑土的主要分布特点;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加剧作用;“免耕”法对黑土退化的遏制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东北黑土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即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呈碎片化(呈块状)分布;黑龙江省较多,辽宁没有分布,即北部多于南部。(2)从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作用分析,据图可知黑土主要分布在山麓,即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区,多为坡地,加之温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降水集中,黑土土质松软,易引起水土流失;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大风频繁,加之春季降水少,植被覆盖少,松软裸露的黑土得不到植被保护,表层土壤风蚀严重;冬春季节气温低,有季节性冻土,气温回升时冻融侵蚀严重。(3)据材料可知,“免耕”法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在收获农作物的果实后留下作物残茬覆盖土壤表层。覆盖在土壤表层的作物残茬有效地防止水蚀和风蚀,减轻表层黑土流失;当作物残渣回归土壤后,可以补充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肥力。【点睛】免耕就是尽量减少耕作次数,通过播种绿肥,增施有机肥,达到逐步自然恢复土壤结构。其特点有: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的蒸发,提高土壤蓄水和保商能力;有利于抢上季节,避灾减灾;增加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9.(1)下图(2)垄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空隙较大,垄台能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范围,提高昼夜温差;垄沟利于排水和灌溉,且便于管理;垄台使植物根部土壤不易板结,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当地降水较少,垄沟能增强集雨效果,利于抗旱保墒;薄膜覆盖能有效抑制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薄膜覆盖,保护土壤,减少风力侵蚀。(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结构组成及农业区位因素改造等知识点。【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理想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的45%,有机质约5%,水分和空气各25%左右,按此比例画图即可。(2)通过起垄可以改变土壤构成比例,垄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空隙较大;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台能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范围,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可提高昼夜温差;低凹的垄沟利于排水和灌溉,且便于管理;垄台土质疏松,使植物根部土壤不易板结,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3)宁夏海原县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当地降水较少,垄沟能增强集雨效果,增加下渗,利于抗旱保墒;薄膜覆盖能有效抑制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保证土壤湿度;该地气候干燥,风沙侵蚀严重,薄膜覆盖,保护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相关试卷

    2021学年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巩固练习,文件包含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练习-爱上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一同步课堂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练习-爱上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一同步课堂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同步练习-备课优选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同步练习-备课优选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