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测试题
展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是( )
A.产生温室效应B.产生酸雨C.污染环境D.毒害作物
2.下列过程中不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汽油燃烧D.锻烧石灰石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氧化汞 汞+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6.(2014·江苏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
7.(2014·湖南邵阳)“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CO2常用来灭火,因为它( )
①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大于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10.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A.喷石灰水 B. 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
二、填空题
11.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 L水中约能溶解_________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12.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 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3.实验室常用_________与_________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4.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溶液_________;把该溶液加热,可观察到试管内有_________产生,溶液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15.(2015•浙江省模拟)小组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连接A、B装置时,应将A装置中的e连接B装置中的 (选填“a”或“c”)。实验中:
(1)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2)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
(3)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烧杯内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之人为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不断消失。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在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像温室玻璃那样起保温作用,导致大气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2.【答案】B
【解析】煅烧石灰石其产物为生石灰与二氧化碳;矿物燃料的燃烧一般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过程,与呼吸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但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且能增加氧气的量。
3.【答案】D
【解析】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
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D。
4.【答案】B
【解析】
A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不属于分解反应;
B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C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不属于分解反应;
D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
5.【答案】D
【解析】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进集气瓶内。
6.【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可作为植物养料,A错误;纯碱粉末和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错误;干冰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干冰汽化时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C正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会引发酸雨,D错误。
7.【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溶于雨水,虽能使雨水呈弱酸性,但还不能成为酸雨,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错误;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错误;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
8.【答案】B
【解析】CO2灭火与①②④有关,而与是否能溶于水无关。
9.【答案】B
10.【答案】D
【解析】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约色,故应选D。
11.【答案】能 1L 碳酸 二氧化碳+水→碳酸
【解析】气体的水溶性一般可分为极易溶于水、易溶于水、能溶于水、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几种情况。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于水后一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12.【答案】生成一种新物质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3.【答案】稀盐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14.【答案】变红 气泡 红 紫
【解析】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15.【答案】a (3)下降
【解析】将A、B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e与B装置的导管a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瓶中的空气从c排出。
(3)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收缩引起烧杯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使瓶内气体减少,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则会更多地流入集气瓶,烧杯内的液体减少,液面下降。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随堂练习题,共5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时训练,共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信息给予题基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信息给予题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