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摔跤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13 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 教案一、学情分析本文是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各有各的不同特点。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教学时,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把握人物的性格。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三个故事片段的主要内容。2.认读“嘎、绊”等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生字。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整体把握三个片段的内容和人物性格。抓住“嘎子”的写法,体会描写特点。【教学难点】默读课文,初步了解人物的写法,感受片段的人物形象。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视频,然后学生交流对小兵张嘎的了解。2.揭示课题:本文由三个独立片段组成,三个片段都是人物描写中的经典。明确:三个片段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1)说说三个片段作者的相关资料。(2)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3)课文三个片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4)阅读发现:三个片段的相同点,人物形象的不同点。2.走近作者:(1)《摔跤》——徐光耀(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老舍(3)《两茎灯草》——吴敬梓(三)字词掌握1.词语认读:学生认读字词,教师纠正读音。2.生字展示:出示生字词组,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3.重点生字指导:跤、腕、剃、监。要求:观察生字结构,辨字组词,注意多音字,歇后语、积累运用。4.分类学习:(1)含“扌”的字:搂、挠、扳。(2)口字旁的字:喉、咙。(四)品读课文1.学法导读:(1)默读课文,说说每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3)思考:同样是写人,三个片段写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主题感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各个片段的主题。3.片段《摔跤》:(1)互动交流,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音频。(2)方法探究:人物——过程——结果。(3)语言表达:动作描写以及关联词的运用。(4)人物刻画:小嘎子。(5)句子品析: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品读。(6)场面描写:找出文段中的动词,批注体会。明确:小嘎子——想方设法、争强好胜;小胖墩儿——健壮、力气大。(7)写法分析:心理描写(小嘎子)、动作描写(小胖墩儿)。(8)人物形象:交流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9)主题归纳:说说读后感悟,归纳中心思想。(10)我的收获:①故事中小嘎子的形象特征:_________________②摔跤过程重点描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法特点:通过人物描写方法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五)布置作业1.阅读《小兵张嘎》,或观看同名电影。2.继续阅读理解另外两个故事片段。体会写法,感受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摔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摔跤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摔跤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摔跤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紧扣主题,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感知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下册摔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摔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