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间接比较) ▏沪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646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间接比较) ▏沪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646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间接比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进一步体验并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量化,会根据量化进行间接比较。3、通过活动,感受量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与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量化,会根据量化进行间接比较。教学难点: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量化,会根据量化进行间接比较。教学准备:学习单、媒体、简易“天平”。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问: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呢?我们先来观看一下。观看故事:曹冲称象问: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秤出大象的体重呢?小结:通过曹冲借用石块的重量来推算出大象的重量,在他的测量中石头的总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问:这个方法今天能适用吗?好,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二、探究新知:1、出示测量物品介绍物品:每组小碗里都有5样物品,有小汽车、有计算条、有三角形、有正方形、还有数字卡片。问:你们能从轻到重顺序给这些玩具排序吗?怎么比,有什么好方法? 掂一掂两两比较,看来那么多的物品要比很多次,两两比较太麻烦了!2、介绍间接比较老师两个学具,一个是简易天平,一个是30个小圆片。问:想一想怎么同时利用天平和双色片比较5个物体的轻与重?小组商量商量。小结:先拿每一个物体先和圆片比较,测量它等于几个圆片的重量,再比较5个物品之间的轻重顺序。举例:小正方形,差不多一样平了,我们可以说一个正方形的重量就等于7片双色片的重量,我们可以把等同的数量记录下来。板书:展示。3、小组探究问:还有4样物品它们的重量分别等同于几个双色片的重量呢? 请小组像刘老师一样测量一下,并请组长测量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最重:_____________ 最轻:______________4、反馈交流。实物投影展示问:最轻、最重的物品分别等于多少个圆片的重量?生个别汇报。师:一些小组等同的双色片的个数之间有些差异,测量时候难免会有些误差, 老师也事先进行测量。媒体展示教师测量结果。根据老师的测量结果,你能从轻到重为它们排排序吗?同桌商量一下。5、问:你们根据什么来判断什么最重、什么最轻? 为什么双色片越多,物体重量越重,双色片越少,物体重量越轻呢? 同桌商量一下。小结:因为每个双色片大小形状重量相等,所以数量越多重量越大,数量越少重量越小,我们是借助双色片的数量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我们把这种比较方法称为“间接比较”板书:间接比较三、巩固练习1、师:现在我们是借助什么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小方块)你能从轻到重为它们排排序吗? (1) 问:为什么可以通过方块数量多少来比较轻与重呢?小结:方块大小、形状重量相同,数量越多,重量越大。(2) 是不是西瓜最重呢? 小结:间接比较时,我们寻找的计量物品,必须大小、形状、重量一致。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3、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把物体的编号填入表中 1 2 3 4 5 6 小结:再刚才的间接比较中,我们都是通过寻找统一的计量物体,像“圆片”“小正方体”、“圆柱体”等等,通过数它对应的数量,来比较几个物体间的轻与重。四、拓展练习:五、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物品双色片数三角形计算条正方形数字卡片玩具汽车 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把物体的编号填入表中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