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文言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B.吾妻之美我者(美丽)
C.由是感激(感奋激发) D.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
2. 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B.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聪明)
C.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
D.不求闻达于诸侯(有名望,显贵)
3. 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 D.皆朝于齐
4. 从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这段时间内,她经历了很多事。下面事件不发生在这一期间的一项是( )
A.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B.三天流浪和挨饿
C.获得叔叔的遗产 D.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5.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吾/视其辙乱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遂/逐齐师
6. 下列关于《十五从军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
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B.“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
C.老兵归家后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近景到远景,由动景到静景,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D.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
二、默写题
7. 默写。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坚冰和愁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比喻南宋命运惨淡,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通过描写野兔和野雉在家中出没,侧面写征人从军时间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作者驻马潼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一致。
三、文言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讽齐王纳谏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②形貌昳丽 昳丽:光艳美丽
- ③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④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指责讥刺
- ⑤吾妻之美我者 美:认为……美
⑥宫妇左右 左右: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 ⑦莫不有求于王 莫:没有,表否定
⑧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今王诚欲士,先从隗始。隗且见,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燕。(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出师表》的“表”的意思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由是感激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__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士争凑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6)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帝方与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侍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节选自《魏书》有删改)
【注】①古弼:与下文刘树同为北魏大臣。②上谷苑囿:皇家狩猎游玩的园林。上古,古地名。③魏主: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④公车:官署名。
(1)请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___
②公将鼓之 鼓:_______________
③再而衰 再:_______________
④尝以上谷苑囿太广 尝:_____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
(3)【甲】【乙】两文的君王都有明君风范,他们都爱护百姓、A__________。当然也有各自的不同:【甲】文从“B_______________”一句可看出鲁庄公不耻下问;【乙】文从“C_______________”句可看出魏太武帝勇于担责。
(4)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曹刿和古弼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四、古诗词鉴赏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你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作简要赏析。
(2)下列对这首元曲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这首曲的主题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2.下列对诗歌《过零丁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起一经”指文天祥中进士,四周星即四周的星空。此为自叙生平。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B.颔联,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C.颈联追昔抚今,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
D.尾联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1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赏析“风雨湿征衣”一句中的“湿”字。
(2)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名著阅读
1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一路反抗,在我这是件新鲜的事,可这一来大大增强了白茜和阿葆特小姐对我的恶感。事实上,我有点儿失常,或者像法国人所说的,有点儿超出我自己的常规。我意识到,片刻的反抗已经难免会给我招来异想天开的惩罚,于是,我像任何一个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个决心,要反抗到底。
(1)这段文字选自《简·爱》,文中的“我”因何事被惩罚?
(2)这是“我”的反抗,文中还有许多反抗的事例,你能举出两例吗?
16.《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其生动的描写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打动了千万读者。请结合下面的材料给这部名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推荐词。
【材料一】夏洛蒂·勃朗特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著名的一位。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小说具有自传色彩。
【材料二】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是身无分文的弱女子,但她热忱刚烈,童年曾和骄横的表哥、恶毒的舅妈以及冷酷的校长对抗,长大后又因捍卫人格独立而勇敢放弃已有的“饭碗”。在桑德菲尔庄园,她爱上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即使两人地位悬殊,她也仍然敢于追求爱情。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她认为爱情是两颗心的结合。
17. 阅读《简·爱》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简,你愿意嫁给我吗?”“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候。”“是的,先生”“真的吗,简?““完全当真,先生。”
文段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和简·爱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1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你以为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不是根据习俗、惯例,甚至也不是通过血肉之躯在跟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对话,就像当我们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一样,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
(1)这段话出自《简·爱》,作者是十九世纪_______________国著名的女作家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简·爱对_______________说的。
(3)结合全书,谈谈你心目中简·爱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6:BBCAAC
二、默写题
7.(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4)望西都,意踌躇
(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文言文阅读
8.D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过后,(大臣们还)时不时地偶尔来进谏。
(3)邹忌能够劝谏成功,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之外,还与其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以及有担当、有责任的意识密不可分。邹忌能够劝谏成功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
9.(1)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①此,②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③答应,④买
(3)士/争凑燕
(4)①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
②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
(5)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6)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
10.(1)①参与,②击鼓(击鼓进军、打鼓),③第二次,④曾经
(2)①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从不敢虚夸,一定按照实情禀报神灵。(或: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一定按照实情。)
②说完出宫就去到公车官署,脱掉帽子、光着脚请求处罚。
(3)A善于纳谏(知错就改),B(既克,)公问其故,C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不听奏事,朕之过也)
(4)示例:曹刿虽然是平民,国家有难时却挺身而出(出谋划策,承担重任),体现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弼是朝臣,为百姓利益不惜触怒皇帝,充分体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古弼为人忠厚谨慎,善良正直。曾经因为皇家狩猎游玩的园林占地面积太大而请求减去一半面积,赐给贫民百姓。他进宫觐见皇帝,打算奏请这件事。皇帝正在同刘树下围棋,他的心思没在古弼身上。古弼陪坐了许久,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他忽然跳起来,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床,揪着他的耳朵,殴打他的后背,说:“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皇帝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奏请事情,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过?放了他!”古弼把要奏请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皇帝完全同意。古弼说:“我身为臣属,竟无礼到这种程度,罪过实在太大。”说完出宫就去到公车官署,脱掉帽子、光着脚请求处罚。
四、古诗词鉴赏
11.(1)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D
12.A
13.(1)“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山坡羊·骊山怀古》抚今追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4.(1)“湿”字写出了诗人的征衣被风雨淋湿,表现了环境的凄苦,烘托出诗人兵败被俘后凄苦、沉痛的心情。
(2)诗的尾联化用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决不投降、取义成仁的节操和以死明志、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显示了刚正的民族气节。
五、名著阅读
15.(1)因为“我”出手打了表哥。
(2)①“我”受够了在洛伍德学校的孤单、寂寞,于是离开了洛伍德学校。②“我”对舅妈发出积蓄已久的怒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6.参考示例一:《简·爱》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世界文学经典,因为小说成功塑造了简·爱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简·爱虽然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一直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是身无分文的弱女子,但她热忱刚烈,童年曾和骄横的表哥、恶毒的舅妈以及冷酷的校长对抗,长大后又因捍卫人格独立而勇敢放弃已有的“饭碗”。在桑德菲尔庄园,她爱上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即使两人地位悬殊,她也勇敢追求爱情,追求人格独立,成为后世女性的先驱。人物形象饱满鲜活,是这部小说驰名文坛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的重要原因。希望大家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的!
参考示例二:在暴风雨的怒吼声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她,看着她在风雨中逐渐学会独立,看着她在舅母家受那愚蠢的表兄妹的欺凌,看着她被舅母横加指责后在黑暗的小屋中抽泣悲号,我心疼却无能为力,因为我不属于那个由夏洛蒂创造出来的世界……
我以为她会被击垮,会在如此不平的环境中像未绽开便被折下的花蕊般默默凋零。可是,即使她一无所有,她仍用自尊保护和武装着自己,冰冷的世界没有熄灭她炽热的心。她坚强,自尊,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她就是简·爱——文学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17.文段中的“先生”是罗切斯特。
结识:简·爱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结识罗切斯特。
结局:终成眷属。
18.(1)英,夏洛蒂·勃朗特(或夏洛蒂)
(2)罗切斯特
(3)简·爱是个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勇于追求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