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3-平镜成像探究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3-平镜成像探究实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A
B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___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2、(1)小亮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使用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刻度尺,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甲、乙,铅笔,白纸,火柴。
①在玻璃板前面放点燃的蜡烛甲,再拿与之相同的蜡烛乙,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甲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②在寻找蜡烛甲所成的像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 (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③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
a.保持甲、乙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甲蜡烛的位置。
(2)小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2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①图3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②若在图3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③若在图3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3、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择 (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 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 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便于确定像的 ;把纸板放在像的位置上,直接观察纸板,看不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4)有同学误以为平面镜成像有“物远像变小”的特点,你可以用实验帮助他正确认识,简述你的实验方法: 。
6、实验初中的小张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A的像完全重合。
(1)小张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竖直放着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2)实验中为了判断烛焰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所记录的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在玻璃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 (选填“仍然”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缩小”“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 (选填“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 。
9、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A
B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___(选填“mm”或“cm”)。
1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A
B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此实验应在___(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
11、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MM′和NN′。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 cm。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较亮的像是光线经 (MM′/NN′)面反射形成的。
(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 的位置, 次数
1
2
3
4
lA/cm
5.40
7.15
9.80
12.50
lB/cm
5.20
6.96
9.61
12.32
(直接/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A的像。
(4)将棋子B(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子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和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离lB,实验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分析数据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小于/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
12、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
是 ;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最好选择 (选填“平面镜”“无色透明玻璃板”或“有色玻璃板”)进行实验,便于确定 。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若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在平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
(4)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罝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虚”)像。
(5)实验中要多次变换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6)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明亮/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放置好棋子A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B棋子,都无法和棋子A在镜中的像重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3)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4)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5)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B)这一侧观察。在观察时,既可看到前面棋子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棋子B”。对于两次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6)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处,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 (有/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具有普遍性,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纸板
A
B
A1
A2
A3
B1
B2
B3
平板玻璃
放置处
(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___放置。
(2)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3)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___(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B应与蜡烛A大小相同,目的是比较_______________。
(4)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二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和B1,A2和B2,A3和B3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填字母)
A.平面镜成虚像
B.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5)实验中,小强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雨石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强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强同学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B原来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小强同学的做法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6、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方便________________.
(2)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其所成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此时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拓展设问
(4)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__(选填“厚”或“薄”)越好.
(5)另一同学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完成实验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替代蜡烛重复实验,发现所成的像不清楚,为了看清棋子A所成的像,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爱思考的小梦提出:可以用灯泡代替蜡烛来完成实验,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像与物
垂直
虚
(4)能
(1)①大小;
②甲;
③b
①放大;
②75;
③左。
(1)较薄;像的位置;
(2)未点燃;重合;大小相等;
较暗;不能;
(4)B。
(1)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10 不能 虚
(4)不变
(1)位置;虚;
(2)2;大小;
(3)B蜡烛无法与A蜡烛的像重合;
(4)多次改变物距,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6、(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不变;
(4)不会;虚。
7、(1)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等效替换
(2)可以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如果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则是虚像
(3)不能 因为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有一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
(4)玻璃有两个反射面,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
(1)仍然;
等大;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玻璃板太厚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表面都成虚像。
(1)像距不可能总是大于物距
(2)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
(3)薄
(4)虚像 mm
(1)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 像和物大小相等
(3)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4)不能
(5)较暗
(1)0.30;
MM′;
像;直接;
大于;(5)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与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
不变;
虚像;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6)A。
13、(1)有色玻璃板;虚像的位置;
(2)像与物的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3)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4)虚;
(5)多次实验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6)不变。
14、(1)较黑暗;棋子B;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相等;垂直;相等;
(4)2;
(5)A;D;
(6)没有;虚;
(7)B。
(1)垂直
(3)没点燃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B
能 (6)错误
(1) 确定像的位置
(2)不变
(3)不能 虚
(4)较暗 薄
(5)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6)用灯光照亮棋子A
(7)灯泡所成的像稳定(或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以反复使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共12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3-杠杆平衡探究实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同学们利用杠杆做了以下的实验,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