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带你什么样的感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姓 名: 曾雪清
单 位: 河市中心小学
学 科: 音 乐
电 话: 13615973181
指导老师:黄梓萱
课题名称 |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
学科 | 音乐 | 授课年级 | 四年级 | 授课时数 | 1课时 | |||||||||||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 ||||||||||||||||
教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内容:本课围绕极富我国民族气息的音乐,又有享誉中外的西洋古典名曲为主题的学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陕北风味十足的歌曲,由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填词编创而成,乐曲旋律优美、高亢、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乐曲具有纯朴、高亢的“信天游”风格,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 | ||||||||||||||||
依据标准 | ||||||||||||||||
课程标准: 1、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审美体验价值,B.创造性发展价值,C.社会交往价值,D.文化传承价值。”选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为本节内容,能使学生在现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激发不断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学生学习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该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形式及音乐创造活动。 教育技术标准: 音乐学科与音视频、图片的密切关系。
| ||||||||||||||||
本节(课)教学目标 | ||||||||||||||||
1、知识与技能: A、听赏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导学生感受陕北人民喜迎子弟兵的热烈场景; B、了解陕北信天游粗犷、宽广、热情的特点; C、引导学生欣赏并学唱第二乐段,激发学生投入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听、看、唱、舞、思、议等途径,全方位的开拓思维空间,积累艺术思维能力; B、通过参与表演歌曲,感受陕北“信天游”优美、高亢、粗犷、热情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在音乐活动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和激发学生喜欢、欣赏、热爱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B、让学生提高音乐兴趣,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
1、能力方面: 我校地处开发区,由于环境原因,全班学生85%是外地转学生,学生个体差异明显,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孩子们好奇心强,学习态度积极,兴趣浓郁,但是个性都偏于内向害羞,技能基础薄弱,不过处于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只是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不太敢与表现。 2、情感方面: (1)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不满足简单重复的课堂教学方式,渴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呈现方式的新颖性,感官刺激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活泼性; (2)对音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希望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 ||||||||||||||||
教学设想 | ||||||||||||||||
这是一堂感受欣赏陕北民歌为主题的音乐课。在设计上始终以“红军情”为主线,做到导入环节动情,演唱环节激情,设计环节用情。以“看、听、唱、动”多种丰富的感受方式,感受和体会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乐情绪和思想感情。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项 目 | 内 容 | 解 决 措 施 | ||||||||||||||
教学重点 | 1、 感受和体会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乐情绪和思想感情; 2、 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 通过欣赏、聆听、分段欣赏、情感体验,完整激情合唱并表演 | ||||||||||||||
教学难点 | 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 采取“示范+教唱”,生生参与 | ||||||||||||||
教学环境设计 | ||||||||||||||||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 自制ppt课件(包括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音频、视频)、钢琴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 红绸、小堂鼓、钹 | ||||||||||||||||
板书设计 | ||||||||||||||||
曲式结构 前奏 + A + B + A + 结束句 | ||||||||||||||||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 ||||||||||||||||
(一)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取其容量大,手段新,感官刺激形式多、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感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二)情感陶冶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抓住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情感性,教师通过对蕴含感染力的教学内容的重组,组合运用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强化、发展学生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在音乐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音乐情感氛围。 (三)交互合作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主、自觉的角色环境中,通过一系列教学程序,教师与学生在和谐、自然、愉悦的空间里相互发展,相互创造,相互提高。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边心理互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学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在与学生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多边互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现现代教育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要求。 (四)激励探究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引导他们在学习歌曲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和实践的平台,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言语的引导和激发,提供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探究和音乐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体现现代教育的发展观。
| ||||||||||||||||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 ||||||||||||||||
教学 环节 | 教师的活动 | 学生 活动 | 教学 媒体 | 设计意图 | ||||||||||||
一、 创设 气氛, 导入 新课
| 1、小提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背景音乐进课堂
2、组织问好
| 问好 | 音频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引入课题。 | ||||||||||||
1、老师演唱歌曲片段,激发学习欲望,揭示学习内容, 2、提问
3、讲述陕北地域特点 | 发言 |
伴奏音乐
PPT图片 | ||||||||||||||
二、新 课 教 学 | (1)聆听 全曲初步感受音乐
| 1、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聆听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提问:第一、歌曲演唱形式? 第二、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三、歌曲带你什么样的感受? 3、引导出 A+B+A 4、介绍“信天游” | 1、聆听 2、学生回答:领唱、齐唱、男女声合唱
三部分 | 音频 | 创设情感铺垫的环节,也是一个情感交流、情感激发的过程 | |||||||||||
((2)分 段 欣 赏
| A段:喜迎红军:音乐旋律悠长,具有陕北特色,学生感知音乐的表现力 ①问题:情绪、速度、力度、节奏? ②带领感受旋律线条
B段:热情欢迎、招待红军 ①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的? ②师生接龙唱 ③参与表演:红绸舞、打击乐器
A段再现:祝福红军,祝福祖国,拥护毛主席领导“打江山”的坚定信心 ① 跟着老师感受音乐旋律情绪及线条 ② 揭示结束句
| 1、学生感受旋律回答问题并用“m”感受旋律线条 2、学唱第二段衬词部分 3、参与动作表演
| 1、钢琴弹奏 2、教唱 3、表格呈现对A段和B段音乐要点 | 采取“教唱+模唱”,“生生参与,突破难点,体会附点节奏 X . X X X|X - ||
| ||||||||||||
三、完整聆听表现音乐
|
| 1、总结曲式结构 前奏 + A + B + A + 结束句 2、完整聆听并表演歌曲 |
学生回答 聆听并参与表演
|
音频 图片
| 让孩子们在“听赏”“欣赏”“参与”的活动中,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 |||||||||||
四、 课堂 总结 |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让我们充分感受了信天游的音乐特点,感受了民歌音乐的无穷魅力,多听民歌、多唱民歌,通过民歌来继承传统文化,表达出我们的爱国热情!
| 学生互评 |
| 总结课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民歌的热情。 | ||||||||||||
| ||||||||||||||||
| ||||||||||||||||
教学反思 | ||||||||||||||||
上好音乐课“法宝”:让孩子自信——音乐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会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学生在回答完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本课的歌曲难点部分比较难,学生既要唱又要表演,所以这里对他们的表扬鼓励是一定的! 二、 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1、在感受旋律的开始,我通过自己的手势带动学生,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 2、在歌曲接龙以及表演的唱部分,我让学生自己尽情发挥,只要愿意动起来,慢慢就能找到音乐感觉,学习附点节奏拍打,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歌曲难点。 三、 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堂上,我觉得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动作的简单模仿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学生。 四、不足 本次课,由于课的容量非常大,所以在发挥学生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现音乐,感受音乐的地方还是有待提高和进步!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八哥洗澡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湖北小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