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固体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展开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填空题):固体溶解度曲线(15题)
一.填空题(共15小题)
1.(2021•河池)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在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要使40g甲物质完全溶解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 g。
(4)t2℃时,将7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g。
(5)t2℃时,甲物质在a、b两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 b。(填“=”、“>”或“<”)
2.(2021•襄阳)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l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t2的范围为 (填字母)。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3)将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
A.始终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
E.先不变后增大
3.(2021•锦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完全溶于水,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多的是 ;
(4)分别将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忽略水分的蒸发),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溶剂质量:A>C>B
②溶质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C
④都是饱和溶液
4.(2021•阜新)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天然水通过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等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会更好,运用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3)图一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示意图。
①由图一获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②图二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物质X为 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5.(2021•黔东南州)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或“>”连接)。
(3)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均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B.溶液质量:丙>乙>甲
C.溶剂质量:无法确定
6.(2021•广西)(1)据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南宁市成为全国省会城市的“水质冠军”。以下措施,你认为有利于爱护水资源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全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 。
(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
②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B.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A溶液
C.t1℃时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C=B>A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
7.(2021•怀化)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
(1)P点的意义是 。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 g溶液,此时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8.(2021•常德)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2)10℃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将40℃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4)将30℃时65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 g A。
9.(2021•南充)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t1℃时,将25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10.(2020•兰州)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t2℃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填“<”“=”或“>”)乙。
(2)根据图2实验现象,推测加入的“某固体”是图1中的 (填“甲”或“乙”)物质。
(3)t3℃时,若将甲溶液由N点转变为M点状态,可采取 的方法(写一种)。
(4)根据图1和图2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中b、d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状态,c的溶液一定是饱和状态
B.若要让溶液d恰好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该固体8g
C.t3℃时,N点表示乙的不饱和溶液
D.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11.(2020•资阳)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K2Cr2O7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将40℃的K2Cr2O7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100℃内,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4)20℃时某KCl溶液蒸发掉15g水或加入5.1g KCl固体,均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20℃时KCl的溶解度为 。
12.(2020•河南)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 ℃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将t2℃时等质量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水的质量是前者 后者(填“>”“<”或“=”);t2℃时,将100g质量分数为50%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硝酸钾 g。
13.(2020•鞍山)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的方法是 。
③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300g,分别蒸发等量的水,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
④t3℃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用“A、B、C”和“>、<、=”表示)。
14.(2020•十堰)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15.(2021•达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填空题):固体溶解度曲线(15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5小题)
1.(2021•河池)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乙 。
(2)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要使40g甲物质完全溶解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 100 g。
(4)t2℃时,将7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10 g。
(5)t2℃时,甲物质在a、b两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 = b。(填“=”、“>”或“<”)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乙;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所以t2℃时,要使40g甲物质完全溶解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
(4)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50g水中最多溶解20g,所以t2℃时,7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g溶质,50g水,t1℃,甲的溶解度20g,50g水中溶解10g,所以t2℃时,将7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g;
(5)a、b两点都是甲物质在t2℃时饱和溶液,所以t2℃时,甲物质在a、b两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
故答案为:(1)乙;
(2)t1;
(3)100;
(4)10;
(5)=。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1•襄阳)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l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甲 (填“甲”或“乙”)。
(2)t2的范围为 D (填字母)。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3)将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D (填字母)。
A.始终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
E.先不变后增大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K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始终增大,所以甲代表KCl溶解度曲线;
(2)在80﹣90℃时,MgSO4和KCl的溶解度分别为52.9g﹣52.2g、51.1g﹣54.0g,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80﹣90℃之间,故选D;
(3)将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由饱和先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再变小,再变为饱和,且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变小,故选D。
故答案为:(1)甲;
(2)D;
(3)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21•锦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C<B ;
(2)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完全溶于水,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多的是 C ;
(4)分别将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忽略水分的蒸发),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③④ (填序号)。
①溶剂质量:A>C>B
②溶质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C
④都是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C<B;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完全溶于水,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多的是C;
(4)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溶剂最多,C中溶剂最少,升温至t2℃,
①升高温度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以溶剂质量:A>C>B,故正确;
②溶质质量:A<B,故正确;
③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溶质质量分数:B>C>A,故错误;
④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③④。
故答案为:(1)A<C<B;
(2)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C;
(4)③④。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021•阜新)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天然水通过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等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会更好,运用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③ (填序号)。
(3)图一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示意图。
①由图一获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00% 。
②图二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物质X为 硝酸铵 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沉淀可以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过滤可以除去较小颗粒的固体,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沉淀可以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过滤可以除去较小颗粒的固体,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所以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会更好,运用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
(3)①由图一获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00%;
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物质X为硝酸铵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1)2H2O2H2↑+O2↑;
(2)①②③;
(3)①增大;×100%;
②硝酸铵。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21•黔东南州)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40 g。
(2)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用“<”、“=”或“>”连接)。
(3)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均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B.溶液质量:丙>乙>甲
C.溶剂质量:无法确定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故填:40。
(2)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故填:乙>甲=丙。
(3)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均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填序号)。
A.甲、乙仍然是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所以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2℃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知道溶液质量,不能比较溶液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知道溶液质量,不能比较溶剂质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C。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6.(2021•广西)(1)据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南宁市成为全国省会城市的“水质冠军”。以下措施,你认为有利于爱护水资源的是 ABD (填写字母编号)。
A.全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 煮沸 。
(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C 。
②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 。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B.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A溶液
C.t1℃时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C=B>A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硬水与软水.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2)根据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煮沸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A、全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可以保护水资源,故A正确;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
C、水中动植物的可以适当的净化水体,不能全部抑制,故C错误;
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可以节约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ABD。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C;
②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
③A、A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A错误;
B、t3℃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中的溶剂最多,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溶液,故B错误;
C.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B、C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所以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B、C可以全部溶解,A不能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C=B>A,故C正确;
D、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故D正确。
故选:CD。
故答案为:(1)ABD。
(2)煮沸;
(3)①C;
②50g;
③C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21•怀化)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
(1)P点的意义是 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C 。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 75 g溶液,此时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5)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降温结晶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解答】解:(1)P点的意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C。
故填:C。
(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能够溶解25g,可形成75g溶液,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
故填:75;饱和。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A、B都是饱和溶液,B的溶解度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A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t2℃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填:B、A、C。
(5)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填:降温结晶。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8.(2021•常德)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C 。
(2)10℃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A 。
(3)将40℃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C 。
(4)将30℃时65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 10 g 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进行有关的计算,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C。
(2)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3)将40℃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减小,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0℃A的溶解度是30g,40℃的溶解度是5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30℃时65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是15g。水是50g;将30℃时65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50g的水中能溶解25g的A,所以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A的质量为:25g﹣15g=10g。
故答案为:(1)C;
(2)B>C>A;
(3)C;
(4)10.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1•南充)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
(3)t1℃时,将25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1:5 (最简整数比)。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25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20g:100g=1:5;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A、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是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降温后,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B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故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
(3)1:5;
(4)B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20•兰州)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t2℃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 (填“<”“=”或“>”)乙。
(2)根据图2实验现象,推测加入的“某固体”是图1中的 甲 (填“甲”或“乙”)物质。
(3)t3℃时,若将甲溶液由N点转变为M点状态,可采取 加入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的方法(写一种)。
(4)根据图1和图2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图2中b、d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状态,c的溶液一定是饱和状态
B.若要让溶液d恰好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该固体8g
C.t3℃时,N点表示乙的不饱和溶液
D.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某一点在溶解度曲线上,是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1)t2℃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故填:=。
(2)t3℃时,甲溶解度是68g,乙的溶解度略大于40g,该温度下,50g水中能够完全溶解30g甲,不能完全溶解30g乙,因此加入的“某固体”是图1中的甲物质。
故填:甲。
(3)t3℃时,若将甲溶液由N点(不饱和溶液)转变为M点(饱和溶液)状态,可采取加入甲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故填:加入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4)A.图2中b溶解20g达到饱和状态,因此b是不饱和溶液,d溶解34g达到饱和状态,因此d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要让溶液d恰好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该固体4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3℃时,N点表示乙的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溶液质量是50g+20g=70g,溶质质量分数=×100%=28.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1.(2020•资阳)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K2Cr2O7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将40℃的K2Cr2O7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100℃内,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Na2Cr2O7 (填化学式)。
(4)20℃时某KCl溶液蒸发掉15g水或加入5.1g KCl固体,均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20℃时KCl的溶解度为 34g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计算物质的溶解度。
【解答】解:(1)上述过程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是复分解反应。
故填:复分解反应。
(2)将40℃的K2Cr2O7饱和溶液升温至80℃,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填:不变。
(3)0~100℃内,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Na2Cr2O7。
故填:Na2Cr2O7。
(4)设20℃时某KCl溶解度为x,
20℃时某KCl溶液蒸发掉15g水或加入5.1g KCl固体,均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15g水中溶解5.1g氯化钾恰好饱和,根据题意有:15g:5.1g=100g:x,x=34g。
故填:34g。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2.(2020•河南)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 t1 ℃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将t2℃时等质量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水的质量是前者 > 后者(填“>”“<”或“=”);t2℃时,将100g质量分数为50%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硝酸钾 5 g。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多少。
【解答】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为t1℃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等质量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以水的质量是前者>后者;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100g质量分数为50%硝酸钾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100g×50%=50g,溶剂质量也是50g,所以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硝酸钾5g。
故答案为:t1;>;5。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0•鞍山)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1)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 t2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③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300g,分别蒸发等量的水,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C 。
④t3℃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B=C>A (用“A、B、C”和“>、<、=”表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为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③t3℃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300g,分别蒸发等量的水,C物质析出的晶体最少,所以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C。
④t3℃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A、B物质全部溶解,C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再降温到t1℃,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50g,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50g,所以此时的B、C晶体可以全部溶解,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0g,A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所以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故答案为:(1)煮沸;
(2)吸附性;
(3)①t2;
②降温结晶;
③C。
④B=C>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20•十堰)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b 。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低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7.5 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b;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3)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只能溶解17.5g的a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5g;
(4)A、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A正确;
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知,溶解度大的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大。据图可知20摄氏度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所以其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同此。由此可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同上,根据溶剂水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水的质量关系为a=c>b,故B错误;
C.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应该按照t℃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故C正确。
故选:AC。
故答案为:(1)b;
(2)降低;
(3)17.5;
(4)A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021•达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丙>甲>乙 。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降低温度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序号)。
A.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1)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2)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4)说法不正确的是: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解答】解:(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故答案为:丙>甲>乙;
(2)t3℃时,丙的溶解度是20g,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答案为:16.7%;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故答案为:降低温度;
(4)说法不正确的是:B.t2℃时,甲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因为降温丙的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B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考点卡片
1.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
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而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
3.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晶体和结晶现象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它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结晶方法及其选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电解水实验
电解水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用品有:水槽、试管、直流电、石墨电极(正极不能用铜等金属或与氧气反应的电极)、12V的直流电源.
2.实验过程及现象:按照上面的实物图所示,连接好装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容易起泡沫).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氧气的密度为1.429g/mL,氢气的为0.089g/mL;通过计算可得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氢,氧两种分子和原子个数比都是2:1).可简单概括为:“正氧负氢1:2,质量比为8:1”.
3.该实验结论或推论有:(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两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1、体积比为2:1.(3)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聚集后直接构成物质)(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气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⑾水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氧气和氢气是纯净物中的单质.⑿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电解水时的误差分析,即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1)氧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造成的.由于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的稍大些,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2)电极的氧化造成的.当使用金属电极进行实验时,由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有可能有一部分氧气在电极处与电极发生了反应,使氧气损耗了一部分;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3)电极产生副反应等造成的.如用稀硫酸溶液作电解液,可能会有下列副反应发生:H2SO4=H++HSO4﹣,在阴极:2H++2e=H2;在阳极:2HSO4﹣﹣2e=H2S2O8(过二硫酸),H2S2O8+H2O=H2SO4+H2SO5(过一硫酸),H2SO5+H2O=H2O2+H2SO4;生成的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不易放出氧气.从而使生成的氢气增多了,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克服的办法是,在电解液中加入碱比加入酸的误差会小些.或者事先将电解液用氧气饱和,可以消除因溶解度不同而产生的误差,或者电极不能是金属或易与氧气、氢气反应的,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有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有时还会以如图所示的图示信息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和分析后,来解答该实验的用品、象、结论或推论、误差分析和改进完善措施等,或者是补全其中的部分空白.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凭借着电解水这一非常典型的实验情景,来考查学生对具体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推断和归纳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误差分析、改进完善措施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并且,还要充分理解所涉及到的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性质等,以及有关的理论知识(如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区别、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基本类型,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
另外,对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或推论的总结,如果从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区别、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基本类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方面来考虑、理解的话,就会事半功倍了.对于误差分析来说,一定联系着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氧气的氧化性,以及增强导电性的物质的性质等;来分析探究之.对于改进完善措施,可以从气体溶解性及其饱和溶液,将试管换成带刻度的仪器或专用的水电解器,电极不能是金属或易与氧气、氢气反应的等方面来考虑改进.
3.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知识点的认识】水的净化是指将自然界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状态的水,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处理的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填写与混合物的分离、水的净化等相关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并且,经常与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馏、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明矾的性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4.硬水与软水
硬水与软水
【知识点的认识】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就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鉴别水质软硬,还可以在洗净的容器中把水煮沸,然后倒出水,观察有水垢是硬水,无水垢是软水.
硬水的危害: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硬水软化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实际上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之软化成软水.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采用蒸馏的方法,就可降低水的硬度,使之软化,制取蒸馏水(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而生活中通过煮沸水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解答与硬水、软水等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硬水的危害、硬水软化的方法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硬水的危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混合物的分离、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区分方法,以及硬水的危害、硬水软化的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方法、有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与硬水、软水相关的实际问题等.特别注意的是,在区分硬水、软水时,如果能联系到控制变量法,将会是事半功倍.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它们区别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特点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稳定性)外,还具有针对性(即它们只有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有意义;否则,就说不准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是针对硝酸钾来说,它是饱和溶液,而针对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来说,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是能够继续溶解的.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点”、“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区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说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并且,要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可;否则,谈论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没有意义的.
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如图所示:
但是,还需要注意的以下4点:
1.当采用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时,是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氯化铵等)来说的.如果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如氢氧化钙等)来说,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降温度正好相反(即将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温改为降温,降温改为升温),才能实现相应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
2.当需要增加溶剂的量,来实现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按照需要的量来加,切不可过多(为了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3.当需要蒸发溶剂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只是蒸发掉多余的溶剂,并且要求是恒温蒸发之.
4当需要加入溶质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变时,一定要注意加入的溶质应该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保持一致,切不可加入其它的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一样的溶质.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方法和技巧,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但是,一定要时刻关注“知识点的认识”中所强调的4点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7.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在未注明溶剂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对于溶解度的意义的表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质;另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质,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固体溶解度的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和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和有关计算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所谓固体的溶解度,实际上就是该固体在100g水里所形成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它对应的溶剂的质量也就是100g.
8.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就是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字母S表示,单位为克/g),横坐标表示温度(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画出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具体如下: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固体溶解度的溶概念和意义、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转变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方法”等关联起来考查.凸显了命题的能力立意.由于这类题目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所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是重要的中考考点,并且还是中考化学的热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查找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判断结晶方法及析出晶体的多少,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做这方面的题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好溶解度曲线的画法、意义、作用,善于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要弄清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明确曲线的趋势、陡度及其含义,理解曲线上的点和其它位置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2.归纳、整合好溶液的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溶解度曲线及设置的问题情景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知识点的认识】晶体是指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结晶是指把固态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慢慢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如果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的形式而析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晶体的现象就称为结晶现象.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结晶的概念、现象、方法及其选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0.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的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
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在解答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合性题目时,也就是,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特别注意的是:
1.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
2.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
3.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
4.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
5.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11.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就是指为了某种需要,向浓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如果是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其稀释的所要求的浓度的方法.要想顺利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进行准确地计算;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等式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
然后,要进行准确地称量(或量筒量取所加水的体积即可,注意读数时一定要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最后,将所量取的水慢慢地倒入盛浓溶液的烧杯中(不能洒落到烧杯外面),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在量筒内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和操作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和的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液体的量取、倾倒等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液体的量取、倾倒等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计算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液体的量取、倾倒等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以及有关误差分析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液体的量取、倾倒等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以及有关误差分析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在解答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和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性题目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计算一定要准确无误.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2.有关的实验操作一定规范、准确.若有误差,一般都是实验操作错误或失误造成的;可以从实验操作上分析、寻找原因;或者是根据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来进行误差分析等.
1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而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只不过,前者是定性表示,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来表示;后者是定量表示,常用一定温度下(气体还强调压强为101kPa),一定量的溶剂(一般是水)里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准确地表示.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为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大小;其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等量关系:.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和计算的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在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者根据某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该溶质的在此时的溶解度时,一定要先确认该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才可以运用 这个特殊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不过,此时,一般会通过文字信息或溶解度曲线等图表信息给出相关的提示.
2.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来判断其溶解性时,要特别注意溶解度必须是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往往通过查找溶解度曲线获得);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时,一定要换算成溶解度再进行推断.例如,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很明显如果直接按照0.5克,根据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内部联系来判断的话,此题应该选择C;可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0.5克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它只是在10克水形成的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而溶解度对应的溶剂的质量应该是100克;也就是,此时的溶解度不是0.5克,应该是5克(0.5克×10).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B.
1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
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
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
3.变形公式有:
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
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
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
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等式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
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②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
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
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14.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知识点的认识】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主要是指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具体如下表所示:
当然,还会经常考查到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作吸附剂,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单质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吸附剂、水的净化、物质的推断和鉴别、铁的冶炼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反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或评价表达的正误等.特别是,对金刚石的硬和夺目光泽及相应的用途,石墨的软、润滑和导电及相应的用途,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活性炭的吸附性及用作吸附剂等,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可以根据“结构性质用途”这个相互关系来互推巧记和理解.
2.虽然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但是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可以说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之所以相差这么大,是由于其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
3.金属光泽一般是金属的特性,可是石墨却具有金属光泽,但是它不是金属;这一点有特别注意.
4.至于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还要注意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的更强些,所以牵扯的安全方面的用作吸附剂时,一般都用活性炭.例如,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还有自来水厂净水和净水器中也都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不溶性和一些可溶性的杂质,以及除去臭味的.
15.反应类型的判定
反应类型的判定
【知识点的认识】反应类型的判定主要是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判定.判定的方法就是结合它们的概念和相应的通式,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细心地判定.当然,有时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判定.判定方法是从物质得、失氧(即氧元素)的角度来判定的;物质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合反应及应用、分解反应及应用、置换反应及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的判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一定要分析好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在判定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时还要同时关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2.对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定,主要看物质是得氧还是失氧,并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往往是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也就是常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在高中化学中会进一步地学习).
16.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知识点的认识】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所谓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农业和生活用水.具体实例如图所示:.
所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即受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个部分.具体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如图所示:.其中,工业污染主要是指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农业上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染就是指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使用了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例如,工业上,加强对水质的监测,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上,少用、甚至不用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生活污水也应该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图表信息或新闻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图表信息或新闻信息的能力,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的具体措施举例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然后,根据问题情景、图表信息或新闻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解答节约用水的有关问题时,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例子;而对水体污染与防治问题,最好将水体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一一对应起来分析、推断、解答相应的实际问题,将会事半功倍!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80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80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届中考化学压轴强化练习卷: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届中考化学压轴强化练习卷: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共6页。
专练02 选择题压轴题(二)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 这是一份专练02 选择题压轴题(二)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文件包含专练02选择题压轴题二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专题解析版-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docx、专练02选择题压轴题二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原卷版-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