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含答案)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含答案)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含答案)第3页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含答案),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15题)
    一.填空题(共15小题)
    1.(2021•甘谷县一模)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异.

    (1)CO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①甲中的现象是 .
    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2021•青海)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B中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 。
    3.(2019•连云港)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
    CO2属于 (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2)微观角度
    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O”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3)性质角度
    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变化角度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转化图;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5)应用角度
    I.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①据此推测,通常条件下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 (填字母)。
    a.镁带 b.氯化钠 c.烧碱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③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环保角度
    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4.(2020•瑞安市二模)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博往盛有一定量清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图甲),将其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用橡皮膜平铺在集气瓶口并用细绳绑紧后,充分振荡。

    (1)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为图丙中的 。(填序号)
    (2)在甲图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变成紫色。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
    (3)实验乙中,小博观察到的现象有 。
    5.(2020•绍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
    (2)用图乙装置制取并检验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 。
    6.(2021•淅川县一模)微型实验具有节约药品、污染少等优点,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

    (1)请写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误将浓盐酸当稀盐酸使用,观察到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b处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 。
    (3)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为 。
    7.(2021•蒙阴县校级模拟)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

    (1)A中看到的现象有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2)B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试液变成 色,将所得液体加热,发生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8.(2020•东营区校级二模)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写出一个通过置换反应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如图所示物质中,除CH4外还属于有机物的是 (写名称)。

    9.(2020•龙沙区模拟)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图二为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2)图三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时,证明反应已经停止的现象是 ,此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图四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10.(2017•绍兴)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 (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 (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11.(2019•上海)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①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图中丙对应实验 (选填“I”“Ⅱ”或“Ⅲ”)。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
    ②搭建装置。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应选用 (选填编号)。

    ③收集二氧化碳。用如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 (选填“x”或“y”)端排出。

    ④检验二氧化碳。写出检验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2020•广州)今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 。
    (2)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表:

    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
    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
    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
    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 ;体积增大,气体压强 。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 。
    (4)如图2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
    13.(2022•温州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为 。

    14.(2021•南谯区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A处紫色的石蕊试液 (填现象,下同),B处的澄清的石灰水 。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15.(2020•周至县一模)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该操作的目的是 。
    (2)实验2:利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应 (填“少量”或“过量”)。通过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实验3: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该操作,所得液体仍浑浊,原因是 。
    (4)实验4: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填空题):碳与碳的氧化物(15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5小题)
    1.(2021•甘谷县一模)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异.

    (1)CO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
    (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①甲中的现象是 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
    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CO在空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根据实验现象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2)①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甲中的实验现象是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②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时,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③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下面先灭上面的后灭体现出二氧化碳渐渐从上到上充满烧杯,说明密度大于空气;
    故答案为:(1)2CO+O2 2CO2
    (2)①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②Ca(OH)2+CO2═CaCO3↓+H2O
    ③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1•青海)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B中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A中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可以分析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依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故答案为:(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考查了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性质,考查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
    3.(2019•连云港)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
    CO2属于 b (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2)微观角度
    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O”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3)性质角度
    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4)变化角度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转化图;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5)应用角度
    I.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①据此推测,通常条件下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 b (填字母)。
    a.镁带 b.氯化钠 c.烧碱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压强 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③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CO2Al2(C2O4)3 。
    (6)环保角度
    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c (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定律分析判断;
    (3)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4)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①根据酸的性质分析判断;
    ②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③分析题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根据“低碳”的措施分析判断。
    【解答】解:(1)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由质量和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X分子应是水分子,微观示意图为:。
    (3)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4)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5)①柠檬酸是一种酸,由酸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柠檬酸能与镁和烧碱反应,不能与氯化钠反应;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③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CO2Al2(C2O4)3。
    (6)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符合题意;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题意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4)Ca(OH)2+CO2=CaCO3↓+H2O;(5)①b;②压强;③2Al+6CO2Al2(C2O4)3.(6)c。
    【点评】本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知识,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用途和低碳的措施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4.(2020•瑞安市二模)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博往盛有一定量清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图甲),将其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用橡皮膜平铺在集气瓶口并用细绳绑紧后,充分振荡。

    (1)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为图丙中的 B 。(填序号)
    (2)在甲图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变成紫色。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不断运动 。
    (3)实验乙中,小博观察到的现象有 橡皮膜凹进去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
    (2)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瓶内压强的变化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为图丙中的B。
    (2)在甲图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变成紫色。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实验乙中,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小博观察到的现象有:橡皮膜凹进去。
    故答案为:(1)B。
    (2)在不断运动。
    (3)橡皮膜凹进去。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分子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5.(2020•绍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2)用图乙装置制取并检验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 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图示方法是排水法,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会导致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故答案为:
    (1)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1•淅川县一模)微型实验具有节约药品、污染少等优点,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

    (1)请写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2)某同学误将浓盐酸当稀盐酸使用,观察到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b处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 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中混有HCl,不能生成CaCO3沉淀 。
    (3)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为 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低处蜡烛先熄灭,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CO2中混有HCl,不能生成CaCO3沉淀,故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b处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3)低处蜡烛先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中混有HCl,不能生成CaCO3沉淀;
    (3)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1•蒙阴县校级模拟)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

    (1)A中看到的现象有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的大 ;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2)B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试液变成 红 色,将所得液体加热,发生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碳酸水+二氧化碳或H2CO3CO2+H2O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中看到的现象有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B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变成红色;将所得液体加热,碳酸受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碳酸水+二氧化碳或H2CO3CO2+H2O。
    故答案为:
    (1)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红;碳酸水+二氧化碳或H2CO3CO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0•东营区校级二模)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
    (2)写出一个通过置换反应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合理即可) 。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H2CO3═H2O+CO2↑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3H8+5O24H2O+3CO2 。
    (5)如图所示物质中,除CH4外还属于有机物的是 葡萄糖 (写名称)。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2)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合理即可)。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4H2O+3CO2。
    (5)除CH4外还属于有机物的是C6H12O6,名称是葡萄糖。
    故答案为:
    (1)+4;
    (2)C+2CuO2Cu+CO2↑(合理即可);
    (3)H2CO3═H2O+CO2↑;
    (4)C3H8+5O24H2O+3CO2;
    (5)葡萄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0•龙沙区模拟)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图二为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2)图三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时,证明反应已经停止的现象是 b试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 ,此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CuO (填化学式)
    (3)图四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一、图二为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时,证明反应已经停止的现象是b试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此反应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其化学式为CuO。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
    (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b试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CuO;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7•绍兴)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 A (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 C (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如果没有熄灭,证明不满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矿泉水瓶口处,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解答】解: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A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矿泉水瓶口处,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如果没有熄灭,证明不满;故答案为:A;C;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矿泉水瓶口处,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如果没有熄灭,证明不满;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气体验满的方法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1.(2019•上海)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①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图中丙对应实验 Ⅰ (选填“I”“Ⅱ”或“Ⅲ”)。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 。
    ②搭建装置。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应选用 bcfg (选填编号)。

    ③收集二氧化碳。用如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 x (选填“x”或“y”)端排出。

    ④检验二氧化碳。写出检验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①根据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的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生成物微溶于水进行分析;
    ②根据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的特点进行分析;
    ③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④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钙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根据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图中丙对应实验Ⅰ;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甲的反应速率远远超过乙,说明甲是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不选择甲是因为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
    ②启普发生器的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应选用b c f g;
    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经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如图装置收集时,二氧化碳应该长进短出,所以二氧化碳从y端进入,空气从x端排出;
    ④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
    ①Ⅰ;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
    ②b c f g;
    ③x;
    ④Ca(OH)2+CO2=CaCO3↓+H2O。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2.(2020•广州)今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
    (2)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表:

    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
    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
    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
    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 增大 ;体积增大,气体压强 减小 。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 气体的体积 。
    (4)如图2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②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丙>甲>乙 ,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2)其它条件不变时,一定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气体的体积;
    (4)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故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
    故填:增大;减小。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气体的体积。
    故填:气体的体积。
    (4)①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②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1体积水能够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水强,因此振荡后甲中气压大于乙,丙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空气进入,最终气压和大气压相等,大于甲中气压,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
    甲中二氧化碳分子数多于乙,乙中二氧化碳分子数多于丙,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②故答案为:丙>甲>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2022•温州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变红色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为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a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溶液变红色;Ca(OH)2+CO2═CaCO3↓+H2O;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2021•南谯区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A处紫色的石蕊试液 变红色 (填现象,下同),B处的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2)C烧杯中 下层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变红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2)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5.(2020•周至县一模)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该操作的目的是 检验装置气密性 。
    (2)实验2:利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应 过量 (填“少量”或“过量”)。通过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五分之一 。
    (3)实验3: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若经过该操作,所得液体仍浑浊,原因是 滤纸破损 。
    (4)实验4: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实验1的实验操作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应过量,将氧气完全反应;通过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经过该操作,所得液体仍浑浊,原因是滤纸破损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实验1的操作可知,该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气密性;
    (2)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应过量,将氧气完全反应;通过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过滤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经过该操作,所得液体仍浑浊,原因是滤纸破损;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检验装置气密性;
    (2)过量;五分之一;
    (3)引流;滤纸破损;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考点卡片
    1.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等等.所需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要想过滤,首先要制过滤器,具体如图所示:

    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后,展成圆锥形,用水润湿倒贴在漏斗内壁水即可.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
    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过滤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过滤的方法、原理、所需器材、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者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好实验方案,或者是按照给出实验方案,进行细心探究即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知识点的认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是检查一套装置经过装配或连接完毕后,是不是一个密闭的、不漏气的好装置.其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由于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个数不同,因此检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考查以下两种情况:1.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一个时,可利用装置内空气的热涨冷缩原理,如图所示:
    先把导管插入辅助容器中的水,用手握气体的发生装置,使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就会从导管口逸出,辅助容器中的水中就会冒出小气泡;当手移开后,其中的空气温度降低,体积收缩,辅助容器中的导管中会形成一小段水柱.此时,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若看不到冒气泡或者形成水柱,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不好.
    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二个时,一定要先设法堵住一个,再进行检查其气密性的好坏.此时又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要想堵住的是进气口(即长颈漏斗之类的仪器等),那么就可以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水浸没其下端管口,然后再按照上面的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一个的那种情况,进行检查即可.
    (2)如果要想堵住的是出气口(即连接有胶皮管的导气管),如图所示:
    那么还是要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连接的胶皮管,保证此处不漏气;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若继续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不好.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直接询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者是选择、填写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现象等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作为实验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中考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因为一般说来,无论采用哪种装置制取气体或进行某一物质的性质实验等,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和装入药品之前,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才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理解并掌握不同情况下的检查方法和现象等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检查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或者细心地思考探究并完成相关的实验问题等等.


    3.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组成的测定
    【知识点的认识】空气组成的测定主要是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具体敬请查阅考点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当然,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通过离开了空气,人和动物就无法呼吸,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氧气.
    2.通过放置在空气中的酥瓜子(或花生米、或饼干等)会变软,铁制品会生锈(也能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氧气),敞口的氢氧化钠会潮解且质量增大(也能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二氧化碳),敞口的浓硫酸会变稀且质量增大,敞口的浓盐酸在瓶口会形成白雾,等等;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水蒸气.
    3.通过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二氧化碳.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空气组成的测定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与空气中的各成分有关的物质及其相关性质等;还要知道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等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知识点的认识】由于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不同,所以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也稍有不同.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1.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做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详看6E:氧气的收集方法).
    2.采用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还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详看6E:氧气的收集方法)→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来探究制取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可能是将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画出、分析、评价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
    另外,有时根据制取氧气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氧气的有关性质、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
    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其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作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
    还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让学生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可能是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画出、分析、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如上图中的标号a、b等)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
    另外,有时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操作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
    6.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其注意事项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案,可能是用图示的方法画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示意图,也可能是给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装置,还可能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来推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实验方案,画出或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装置示意图,以及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来推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如集气瓶等)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画出、选配、选择或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装置.
    另外,有时根据实验装置示意图或直接要求回答常见仪器(如集气瓶等)的名称,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来推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等;有时还会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或给出的检验和验满装置示意图)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实验注意事项等.
    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0.144g/100g水(25℃).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 Pa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放,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减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干冰”在1.013×105 Pa、﹣78.5℃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可用作制冷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来分析、推断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并且,还经常考查其固态形式﹣﹣干冰的制冷作用;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来推断其收集的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的方法,以及干冰的制冷作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8.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1.二氧化碳无毒,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高温¯2CO
    5.二氧化碳与水被绿色植物利用,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灭火”、“呼吸作用”、“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或高炉炼铁”、“光合作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二氧化碳的前三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9.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客观地说是两方面的,也可以说,二氧化碳真的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的方面是:它能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等.
    不利的方面是: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再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森林遭到破坏等)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也就是说,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就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现在这一群体的成员越来越多(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使温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还有,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所有这些变化对野生动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是,也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气、云量、颗粒物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总的说来,对温室效应及其长期影响还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切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例如,人类应该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相关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二氧化碳的作用、性质”、“光合作用”、“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二氧化碳的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以及相关信息等,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0.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
    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例如,CO+CuO△¯Cu+CO2,Fe2O3+3CO高温¯2Fe+3CO2.
    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碳及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毒性及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一氧化碳的前两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1.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知识点的认识】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强.具体的变化规律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可以简记为4个字,即“温反压正”;其含义是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关系,与压强成正比关系.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气体溶解度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强变化的规律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气体溶解度的随温度、压强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压强变化的规律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压强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在识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可以将其与典型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例如,将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规律,与生活中的烧水过程中不断有冒出气泡的现实例子联系起来识记、理解,会更容易些;而对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的规律的识记、理解,可以联系着打开饮料(或啤酒等)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的现实例子来进行.这样,对识记、理解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或者是运用它来分析、推断和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都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12.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知识点的认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就是指氧化物的具体辨析,也就是从氧化物的组成特点上,来分析判断一下某物质是不是氧化物.所谓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能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氧化物的概念及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名称(或分类、元素符号)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氧化物的概念及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有关概念和氧化物的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简单分类、有关概念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
    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时,切不可将其和物质的简单分类孤立开来;要注意氧化物的概念是建立在化合物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要判断某物质是不是氧化物,要先看看它是不是纯净物,是不是化合物,然后,再从组成上识别它是不是氧化物.而不能只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不管它是否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就盲目地来妄加判断;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13.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知识点的认识】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是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它们的不同点,来对某纯净物进一步地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
    1.从宏观角度来说,首先,要看它是不是纯净物,只有当它是纯净物时,它才有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千万不能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就是单质,也不能认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白磷和红磷,虽然都由磷元素组成,但它们不属于一种物质,因此,它们混合后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谈不上单质了.又如,空气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等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于它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了.然后,在确认它是纯净物的前提下,再看它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由一种元素的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的就是化合物.
    2.从微观角度来说,首先,也要看它是不是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原子或分子);当确认它是纯净物时,再看它其中含有几种原子,含有一种的是单质;含有多种的是化合物.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及元素的分类和类别辨析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类别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4.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知识点的认识】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含不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及其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分类和类别辨析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及其判定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及其判定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机物的辨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及其判定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辨析其组成特点,看看是不是含有碳元素,
    1.在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判别时,首先要明确它们都是化合物的一类;只有确认某物质是化合物以后,才可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即宏观组成特点),来确认它到底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
    2.在对有机物进行判别时,不能只看该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还要看它是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特殊化合物中的一种.如果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它应该属于无机物(因为这类特殊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所以把它们看做无机物);如果不是其中的一种又含有碳元素,那么才可以判定它是有机物.
    3.值得一提的是: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少数含有碳元素的特殊化合物就属于无机物;还有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也含有碳元素,但它属于单质);同理,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无机物,但是无机物不一定都不含碳元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少数的特殊无机化合物就含有碳元素).
    15.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微粒观点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微粒观点的应用就是从物质的微粒性角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运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例如,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是由于水受热时,水分子获得的能力大,运动加剧,分子间隔逐渐变大,从而使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而模型图的应用是指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微观粒子,用能够看到的模型图的形式形象展现出来,以便用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化学反应或实际问题等.例如,分析图1中的模型图可知:(1)A表示的是某种原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当该原子是能够直接物质的原子(即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和能够构成固态非金属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时,该图还能表示由这种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2)B表示的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了,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单质.(3)C表示的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化合物.(4)D表示的是两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还表示由这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5)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原子;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分子(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6)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原子或分子(指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化合物是只含有一种分子(指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混合物是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又如,分析图2中的模型图可知:(1)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和乙物质都属于单质.(3)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5)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是BA3(或A3B)、A2和B2.(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A3(或A3B)=B2+3A2(由于不知条件和物质的状态,所以暂时不够全面).(7)该反应的类型是分解反应.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是借助微观粒子反应模型图考查分子、原子知识是近年中考的新亮点.此类试题提高了试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分子和原子的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运用分子观点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和运用模型图分析解答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和化学反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之.
    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尤其是,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细心地进行全面思考才行;一般要做到以下“六抓”:(1)抓分子、原子的性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5)抓反应基本类型及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6)抓单个分子的构成情况;等等.
    16.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知识点的认识】分子的定义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分子的特性主要有这样4个:“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间有间隔”.并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和本质区别、溶解现象与溶解的原理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分子的彼此之间有间隔,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以及它与原子的概念、联系和本质区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以及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等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分子的定义的理解,不要只局限于它的内涵,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全面地领会.也就是,分子确实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是反过来说“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是不正确的.因为,原子或离子也是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从根本上说,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它的粒子所保持的.可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不仅仅是分子,还有原子或离子等.当然,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确实是分子保持的;例如,水的化学性质就是由构成它的水分子保持的,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是没有分子存在的,此时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是由构成它的原子所保持的;例如,金属(如铁、铜等)、固态非金属(如碳、硫)、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等)这三类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中是不含分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就不是由分子保持的了,而是由构成它的原子保持的.还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也是没有分子存在的,此时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是由构成它的离子所保持的;例如,氯化钠的化学性质就是由构成它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共同保持的.
    2.分子的主要特性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四个字.在利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先看看与分子的哪一个特性有关,然后再根据该特性进行细致地分析解答之.
    3.在解释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等问题时,一定要联系着分子与原子的概念、联系和本质区别来进行思考、分析.
    17.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三个:
    1.常温时,具有稳定性.例如,我国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就是利用了碳的这个性质.
    2.点燃时,具有可燃性.不过,它的燃烧还有两种情况:(1)当碳在氧气或空气里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十O2点燃¯CO2;(2)当碳燃烧不充分的时候,生成一氧化碳,同时也放出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十O2点燃¯2CO.利用该性质,可以把碳用作燃料.例如,在以煤(主要成分是碳)为燃料的煤炉里,就经常发生这两个反应.
    3.高温时,具有还原性.也就是说,在较高温度下它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里的氧,使其它元素被还原.如题所示:,就是利用木炭来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氧化铜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十2Cu高温¯2Cu十CO2↑.还有,工业上经常用焦炭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十3C高温¯4Fe十3CO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和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单质的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铁的冶炼、金属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污染、物质的推断和鉴别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和用途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反应现象、用途等有关的表达,来推断碳的化学性质及书写化学方程式,或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碳的不充分燃烧与空气污染、碳的还原性与冶金、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及有关的实验操作等,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和用途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还相差很大,但是,由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2.关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可以根据“性质用途”这个相互关系来互推巧记和理解.但是,根据性质推断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到其经济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3.在典型实验木条还原氧化铜时,若用酒精灯加热,可加一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其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在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液面,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以防有水倒吸到试管里,炸裂试管);并且,要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以防刚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变黑,变成氧化铜).
    18.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知识点的认识】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主要是指金刚石、石墨和C60;当然,碳单质不止这些,还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以及1991年日本的科学家合成、发现的布基管(即碳纳米管)和1992年瑞士科学家合成、发现的布基洋葱等一些新发现的科学前沿物质.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性质及其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分类和类别辨析、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空气的污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性质及其用途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的书写、金刚石的硬和夺目光泽及相应的用途,石墨的软、润滑和导电及相应的用途,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活性炭的吸附性及用作吸附剂、碳的不充分燃烧与空气污染、焦炭的还原性与冶金、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及有关的实验操作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性质及其用途,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产、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化学的科技前沿知识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书写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时,一定要规范,不可写错别字.特别是,碳与炭不可弄混了.其中,“碳”是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它用来描述元素、原子或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名称(但并不具体指某种物质),如碳元素、碳原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碳水化合物等.而“炭”是用来专指由碳元素组成的部分单质(即没有固定形状的碳单质),主要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2.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联系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
    19.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是指根据化合价的原则,结合着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来推算化学式中某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或者是来推断化学式;或者是推算化学式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等等.
    例如,计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解析:在SO2里,O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硫元素肯定为正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列:x+(﹣2)×2=0,解得:x=+4.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又如,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
    A.HCl B.HClO C.HClO3 D.HClO4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氢元素为+1,就不难看出选项A是明显不对的;观察比较后三个选项可得,它们只是含有的氯原子的个数不同而已;又知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因此,可以设:氯原子的个数为x,列:(+1)+(+7)+(﹣2)x=0,解得:x=4.故选项D是正确的.
    同理可得,交通警察常用装有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K2Crx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因为乙醇分子可以使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已知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那么,重铬酸钾的化学式中x的值为 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化合价和离子的表示方法、化学式的书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相互推算或根据化合价推算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化学式推算化合价时,首先要辨析一下物质的类别,如果是单质,其中的元素的化合价也就不用推算了,根据“在单质中,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其化合价为零;如果是化合物,然后再设未知量,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即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或题中给出的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等),列等式求解即可.但是,列等式时,一定要注意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的个数不能忽略了;还有,化合价的正、负(特别是负价)也不容忽视.最后,求解的结果一定要带有正、负号,特别是,正号不能省略不写.
    2.根据化合价推断化学式或推求化学式中的部分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时,比较明显的采用交叉正、负化合价数值的方法即可,复杂一点的,要先设未知量,然后,再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列等式求解即可.
    20.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
    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
    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相关试卷

    2018-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碳与碳的氧化物:

    这是一份2018-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碳与碳的氧化物,共65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1碳及碳的氧化物(填空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1碳及碳的氧化物(填空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碳与碳的氧化物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碳与碳的氧化物 (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过氧化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