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 其他 4 次下载
-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说课稿_ 其他 8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9 猎人海力布 其他 2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 牛郎织女(一) 其他 3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1 牛郎织女(二) 其他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8 冀中的地道战
展开8 冀中的地道战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冀中的地道战》介绍了抗战时期我国冀中人民创造的新的战斗形式——地道战。课文按照总分总的形式,介绍了地道战的由来,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以及地道战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积累“侵略、堡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3.学习作者的叙述手法,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4.准确感悟课文主旨,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难点:准确感悟课文主旨,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智慧。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本课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能抓住关键词了解词语,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通过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查找地道战的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地道战相关资料。
师:在我国的抗战史上,地道战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页。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道战,感受我国人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智慧。板书:冀中的地道战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结合查字典自主认读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强调难写字的笔顺和书写规范;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词语。
三、初读感悟,划分课文层次。
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是否划分得准确。
3.教师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讲解层次大意。
第二课时
一、了解地道战的由来。
1.读第1~3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2.地道战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抵御敌人的侵略)
3.地道战有什么作用?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二、了解地道战的式样和特点。
1.读第3~7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道战?
2.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地道、地洞、气孔)
3.说一说地道的结构“奇”在哪里。(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有气孔;作用极大:保护群众)
4.作者介绍了地道出口的哪些方面?从出口可以看出地道“奇”在哪里?(介绍了“口外”“口内”两个方面。口外:隐蔽安全,堆满荆棘,设置陷阱;口内:分“活道”和“死道”两种,“死道”布有地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5.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对地道的破坏的?作者是怎样介绍的?(抵御敌人破坏的方法多:可以防火、防水、防毒;联络方式奇特:“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
三、总结全文,了解地道战的地位。
1.读第8自然段,联系前文,说一说如何理解地道战是“惊人的奇迹”。指名学生回答。
2.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3.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总—分—总)
4.讨论交流:学完了本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四、课文主旨归纳
五、板书设计
地道产生的背景——为了粉碎“扫荡”
地道的式样:地道、地洞、气孔、出口 抗战史上
防御敌人的破坏:防火、防水、防毒 惊人的奇
地道的特点 迹
联络方式奇特:“无线电”“有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