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练习科普阅读题(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44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练习科普阅读题(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440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练习科普阅读题(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440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练习科普阅读题(二)
展开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练习-科普阅读题(二)
1.(2021·湖北恩施·中考真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
(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露天焚烧秸秆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2021·辽宁朝阳·模拟预测)味精是常用的增鲜调味品,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其为白色柱状晶体,熔点232℃,易溶于水。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氯化钠和谷氨酸(C5H9NO4),鲜味减弱。谷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安全性。可营养皮肤和毛发,医学上可治疗疾病。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味精受热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
107℃
115℃
0.5。
0.3
0.4
0.7
1.0
0.6
0.9
1.4
2.0
1.1
1.9
2.8。
4.0
2.1
3.6。。
5.7
实验表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酸碱度有关,当pH值在5.5-8.0时,鲜味最强当pH值小于4.0时鲜味会减弱。
研究还表明,味精能造成婴幼儿缺锌,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_(答出一条)
(2)谷氨酸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3)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不定项)
A.菜品中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温度有关
B.炒菜时越早加入味精越好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
D.使用味精应该适量加入
(4)文中提到“当pH值小于4.0时味精的鲜味会减弱”,请你大胆猜测其中的原因______。
3.(2022·四川省简阳中学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
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
②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怎样的?方法一: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影响”)
4.(2021·湖北恩施·中考真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
(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露天焚烧秸秆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5.(2021·贵州安顺·中考真题)我国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节能减排术语,“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其它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碳捕捉、碳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该技术是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其压缩液化泵入地下长期储存,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氢能源研发推动中国走向“碳中和”,氢能源将成为“碳中和”战略中的核心一环。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控制 __________。
(2)为实现“碳中和”我们可以做到 ________。
(3)“碳封存”后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变 _________。
(4)氢能源将成为“碳中和”战略中的核心一环,其优点有 ___________。
(5)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C2H5OH)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6.(2021·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莲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新鲜的莲藕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新鲜莲藕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 g)
淀粉/g
蛋白质/g
脂肪/g
维生素/mg
钙/mg
磷/mg
铁/mg
10~20
1~2
0.2
25~55
39
58
1.4
莲藕经加工后可制成多种食品,如藕粉、藕片糖及藕脯等。藕粉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挑选→清洗→整作→轧浆→过滤→清漂(沉淀)→抽燥→晒干→捻碎→成品→贮存
某些加工工艺中,将捻碎后的藕粉再进行超微粉碎。超微粉碎后,藕粉中的淀粉结构被破坏,促进其与水分子的结合,使藕粉具有更好的膨胀度,能快速溶解。下图为不同温度下捻碎和超微粉碎后藕粉膨胀度的比较。
此外,纯藕粉与空气接触后极易氧化,颜色由白色变为微红色,但不妨碍食用。
除食用外,莲藕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血益气、开胃健脾的功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_______;“钙”是指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
(2)依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实验做了2组,每组选定9个温度
B 实验范围内,两种藕粉的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C 实验范围内,温度越高,两种藕粉的膨胀度差异越大
(3)藕粉在保存过程中会出现微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超微粉碎会破坏藕粉中的淀粉结构
B 超微粉碎后的藕粉可制成速溶食品
C 莲藕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7.(2020·四川南充·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氮的氧化物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和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不同地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较大差异,我国部分地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CH4
C2H6
C3H8
CO2
N2
H2S
西南油田
93.1098
3.8914
0.1447
1.3092
0.5341
—
华北油田
80.8430
9.7326
5.7538
0.9288
0.3200
—
陕甘宁油田
95.9500
0.9675
0.1367
1.5038
—
0.0002
注:1.表中数据均表示体积分数。2.“—”表示含量过低,当前所用仪器未检出。
天然气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作为燃料直接使用。天然气在不同设备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含量也不尽相同,几种常见设备中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kg/Mm3)如图所示: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化石燃料日渐枯竭,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耗尽的污染。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________油田的天然气中丙烷(C3H8)含量最高,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可形成酸雨,酸雨是pH<_______的降雨。
(4)在电厂、工业锅炉和民用采暖设备中天然气燃烧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
A电厂 B工业锅炉 C民用采暖设备
(5)甲烷除用作燃料外,在工业上也有这样的用途。科学家探索出在一定条件下用甲烷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8.(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铝(Al)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中。铝也是活泼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铝的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腐蚀。因此,铝粉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而且美观。
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g/cm3,质地较软,可制成硬铝、超硬铝、防锈铝等各种铝合金。 汽车、火车、船舶、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也是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制造而成的。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合金制成。
铝热法是以铝粉为还原剂的一种金属热还原法,当铝粉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时,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生成的金属(或合金)和其他成分熔融分离而获得金属(或合金),广泛应用于生产纯金属、低碳铁合金,以及焊接金属(如铁轨)等。焊接铁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2000℃以上。
(1)“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的原因是是隔绝了_______。
(2)铝合金制造超音速飞机是利用了铝合金_______的性质。
(3)铝热法焊接铁轨时所发生的分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同样是运用了热还原法,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9.(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含碳量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其性能和用途如下所示。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特殊性能。
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例如硬铝的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将某种铝合金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其中的铝会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近年来,为满足某些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又设计和合成了许多新型合金。例如: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_____。
(2)高碳钢的含碳量是_____;可用于制造器械、弹簧和刀具等的是_____碳钢。
(3)用于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利用了硬铝_____(填标号)的性质。
A 密度小
B 强度高
C 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D 硬而脆
(4)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合金。
10.(2021·江苏·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六种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态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再用活性炭低温吸附法,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
依据上述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占空气中体积分数为_______。
(2)氙气与氟气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氦气应用于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利用氦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4)工业制取稀有气体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1.(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铝(Al)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中。铝也是活泼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铝的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腐蚀。因此,铝粉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而且美观。
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g/cm3,质地较软,可制成硬铝、超硬铝、防锈铝等各种铝合金。 汽车、火车、船舶、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也是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制造而成的。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合金制成。
铝热法是以铝粉为还原剂的一种金属热还原法,当铝粉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时,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生成的金属(或合金)和其他成分熔融分离而获得金属(或合金),广泛应用于生产纯金属、低碳铁合金,以及焊接金属(如铁轨)等。焊接铁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2000℃以上。
(1)“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的原因是是隔绝了_______。
(2)铝合金制造超音速飞机是利用了铝合金_______的性质。
(3)铝热法焊接铁轨时所发生的分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同样是运用了热还原法,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2020·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阅读并回答问题
乙醇汽油
为改善环境质量,节约化石资源,到2020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指在汽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的变性燃料。乙醇,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
乙醇汽油作为燃料,有以下特点:(1)辛烷值高,抗爆性好。辛烷值达到高110左右,可以替代无铅抗爆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可采用高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动力性。(2)可减少排放。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国内研究表明,E15乙醇汽油(汽油中乙醇含量为15%)比纯车用无铅汽油碳烃排量下降16.2%,一氧化碳排量下降30%。(3)优良溶剂。①可以有效地消除油箱、油路系统中燃油杂质的凝结;②车用乙醇汽油能有效的消除火花塞、燃烧室、气门、排气管消声器部位积炭的形成,避免了因积炭形成而引起的故障,延长部件使用寿命。(4)燃料乙醇的生产资源丰富,技术成熟。我国已掌握了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甘蔗渣及废弃生物质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获得乙醇。当在汽油中掺兑少于10%时,对在用汽车发动机无需进行大的改动,即可直接使用乙醇汽油,并且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汽油的物质类别属于________。
(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使用乙醇汽油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
(3)E15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为_____,制取燃料乙醇的原料可以是______(填一种)。
(4)乙醇汽油加油站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_______。
13.(2022·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2月10日晚,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将于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主要是由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零下55℃,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沙尘暴发生。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天问一号用了两种气凝胶材料,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隙结构的材料,大量的纳米孔隙可以把单个的气体分子关起来,让气体分子既不能流动也不能彼此接触。
气凝胶材料主要有二氧化硅气凝胶、氧化铝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等。把一块气凝胶放置在一个新鲜的花蕾上,不会对花蕾造成任何的影响。气凝胶材料可以给火星车减负,让火星车“跑”的更快,“跑”的更远。
(1)气凝胶材料能应对“极热”和“极寒”,与气凝胶的______结构有关。
(2)火星不适于地球生命生存的原因之一是______。
(3)写出几种气凝胶材料中所有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4)火星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若用火星土壤在高炉中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气凝胶的一条性质是______。
14.(2022·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的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之间自由的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用石墨烯制作的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h。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见上图)。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可被氧化性酸氧化,如它可以和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温室气体和一种最常见的氧化物,通过该方法可以将石墨烯裁成小碎片。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备、使用石墨烯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1)石墨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石墨烯就是石墨
B.石墨烯制成的发热服发热属于化学变化
C.石墨烯是未来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D.石墨烯必须加工才能制得
(4)石墨烯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2021·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生石灰、盐、氢化钙(CaH2)等。往发热包中加水,放热原理主要包括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原电池(金属粉、碳粉、盐)反应持续放热、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
表为不同发热剂(均为30g)对不同食物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图为自热米饭在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试剂种类
理论放热量/kJ
矿泉水(250g)
八宝粥(250g)
△T/°C
吸热量/kJ
△T/°C
吸热量/kJ
H2O(30g)+MgCl2
43.48
25
26.17
22
20.14
H2O(30g)+Al2(SO4)3
45.53
26
27.21
23
21.06
H2O(30 g)+ AlCl3
73.29
38
39.77
32
29.31
注:△T=加热后食物温度一加热前温度
使用加热包加热时应该注意: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加热过程中,要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的作用是______。
(2)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量更______(填“高”或“低”)。
(3)写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______。
(5)阅读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动车上可以多人同时制作不同口味的自热火锅
B为快速使自热火锅升温,应密封锅盖上的透气孔
C自热米饭“自热”后保温时间极短,“自热”后需立即食用
D等质量的MgCl2和AlCl3作发热剂为相同食物加热时,AlCl3“发热”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1. (1)二氧化碳 (2)①③⑤ (3) 2H2+O22H2O 1:8
2. (1)白色柱状晶体(合理即可) 有(2)机化合物 (3) C、D (4)谷氨酸钠能与酸性物质反应
3.(1) 不相同 “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碳元素; “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2) 不正确
(3) 沼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参与到碳循环中,所以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减少 不影响
4. (1)二氧化碳 (2)①③⑤ (3) 2H2+O22H2O (4) 1:8
5.(1)温室效应
(2)人走灯灭(合理即可)
(3)小
(4)无毒、无污染、热值高
(5)2CO2+3H2OC2H5OH+3O2
6. (1) 糖类 元素 (2)AB (3) 纯藕粉与空气接触后极易氧化,颜色由白色变为微红色 (4)ABC
7. (1)不可再生 煤 (2)石油 华北 (3) (4) 5.6 C
8.(1)空气和水 密度小 (2)置换 (3)
9. (1)钢 高于0.6% (2) 高 (3)ABC 钛
10.(1)0.94%
(2)化合反应
(3)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化学性质稳定
(4)物理变化
11.(1) 空气和水 密度小 (2)置换 (3)
12.(1)混合物
(2) 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3) 15% 木质纤维素
(4)严禁烟火
13.(1)纳米孔隙
(2)二氧化碳含量太高、氧气和水含量太低,气体既稀薄又寒冷,常有沙尘暴发生(合理即可)
(3)SiO2、Al2O3
(4)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氧化铁是红色的 3CO+Fe2O32Fe+3CO2
(5)密度小
14.(1)单质 强度高、导热性强等 (2)CD (3)
15. (1)缓冲反应 (2)低 (3) (4) 可能会瞬间释放大量热,导致烫伤 (5)ABC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材料,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亚硝酸盐的危害及预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