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1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1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第1页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1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诵读体悟,把握大意,学生齐读,深度理解,当堂反馈,拓展练习,课堂总结,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并掌握鉴赏怀古诗词的方法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豪放旷达的精神
    感受中华诗词的艺术魅力,激起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鉴赏怀古诗词的方法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豪放旷达的精神
    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入题激趣
    (播放微课:(《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开场并配音——火遍全国的《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了。选手的才华,董卿的气质,四位点评老师的口才与博识,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崇敬在心。当尘埃落定,繁华消歇,你还会爱诗词、读诗词、品诗词吗?)
    相信大家会继续做中国诗词忠实的朗读者,在诗词的陶冶中使自己升华和丰富。
    (展示幻灯片)2012年,武汉大学一位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宋词排行榜》,从两万多首宋词中遴选100首来排名,《念奴娇 赤壁怀古》当之无愧排在第一。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豪放派词作的巅峰之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板书题目作者)
    明确目标,指明方向
    重点在于学习并掌握鉴赏怀古诗词的方法和体会词人丰富的感情和豪放旷达的精神。
    三、诵读体悟,把握大意
    1.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
    (2)个别学生朗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
    2.释疑
    通过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词是一首怀古诗词,怀古诗词的通常内容是:作者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历史人事,进而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也是由这三方面内容完成的?(多媒体展示:赏眼前之景 想历史人事 抒个人感慨)
    分析鉴赏,析难辨疑
    (一)速度上阕,思考以下问题
    1.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给人怎样的感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词人来到黄州赤壁矶一带,眼中波涛汹涌的长江之水向东奔流,脑海中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一直涌动。有限的空间景象和无限的时间的概念完美结合。首句为我们营造了悠远、雄浑的意境。
    2.上阕是不是写了眼前之景?如果写了眼前之景,能不能找到词中的一个短语,对眼前之景进行一个总体概括?
    明确:江山如画
    3.上阕写景的句子,能不能找出比较典型的反映它如画特点的句子?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精细挖掘句中哪几个词更突显了它的画面感?
    明确:穿、拍、卷
    5.小组合作探究:词人常常在写诗的时候字斟句酌,而我们欣赏诗词的时候除了刚才的整体感知之外,还需要从细部揣摩、咀嚼,现在就其中的两个词“穿”“拍”来分析鉴赏这整句话的妙处。
    明确:“乱石穿空”是仰视赤壁矶一带山峰,突出其奇峭高峻,更能显示出山的陡峭,峭拔之势仿佛能刺破天空,有种强悍的力量感。
    “惊涛拍岸”,“惊”——使动用法,“使人心惊的波涛”,声势浩大的、高且宽的波涛,在落下的时刻,才能重重地拍在岸边,然后江水撞击岸边即刻碎裂,泛出许多白色水沫,也就是作者后面这句中比喻为的雪花。这是是俯视江水之汹涌澎湃之状。
    6.小结上阕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苏轼的眼前之景
    明确:壮阔(壮观、磅礴等)(板书:赏景——壮阔)
    苏轼上阕的确写的是一种壮阔(磅礴)之景,我们就读这三句将上阕的壮阔之景读出来,特别是“穿、拍、卷”,层递的气势要读出来。
    学生齐读
    鉴赏下阕,思考以下问题
    上阕写到这里,看看下阕,有没有对历史人事的联想呢?其实文中有一个词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有联想了。
    明确:遥想
    有没有一句话将上阕的眼前之景和下阕的历史人事自然地串联起来?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那“一时”指的是哪一时?
    明确:三国
    请同学说一说,一提“三国”你凭借第一反应,想出的豪杰是谁?
    明确:曹操、诸葛亮、孙权、刘备、赵云······
    那词人对历史人物的联想,想的是谁?
    明确:周瑜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明确:一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刚迎娶小乔的周瑜仅24岁,可谓青年才俊、意气风发;
    二是羽扇纶巾:周瑜官任东吴都督,却是青丝带扎头、手执羽扇,儒雅气度显现;
    三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赤壁大战时能够谈笑风生,从容不迫。
    7.小组合作探究:“樯橹灰飞烟灭”和“强虏灰飞烟灭”哪一个“樯橹”(“强虏”)更好?请说出理由。(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明确:“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更大的划船工具,“樯橹灰飞烟灭”能够形象的点出赤壁大战中的这场重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利用水战、巧施火攻进行的。而且“樯橹”一词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兼具一语双关之妙,已可以将“强虏”之意带出。而“强虏”只是指曹军劲敌,不具备上述形象化的特点,所以还是“樯橹”更具表现力。通过“樯橹”转瞬的“灰飞烟灭”也更能从侧面衬托出周瑜的指挥作战的镇定从容。
    我们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周瑜的形象:
    明确:风流(板书:思人——风流)
    9.三国英雄众多,为什么苏东坡偏偏要在此时选择周瑜呢?(如果学生的回答不能贴近二人情况对比的预设,让学生看苏轼生平简表)
    一个男人年轻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家”和“立业”。周瑜这两项都做到了,而且做得让人羡慕。我们来比较一下二人(多媒体展示):
    明确:实际上作者是在用周瑜和自己作对比,苏轼年少才华出众、卓尔不凡,可是造化弄人,命途多舛。22岁考中进士,本是崭露头角的好时机却因当年母亲仙逝,回四川老家守孝三年。25岁再度出蜀考中制科第三等(当时宋朝的最高等级),本以为可以在宦海大显身手,可是屡屡遭受上司打压。30岁爱妻离开人世,31岁父亲苏洵驾鹤西归,苏轼再次回四川老家守孝三年。再回官场就遇到了宰相王安石变法,与其政见不合,受其党羽迫害,47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就是一个受人监督且没有俸禄的虚职,通俗的说就是民兵组织的副主任。
    10.小结:之后哲宗即位旧党当权,苏轼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将苏轼贬至惠州,又贬儋州,今天海南。最后在大赦之时,回归途中死于常州。
    他自己总结一生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多媒体展示)
    这样一加比较,周瑜的人生可谓“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而苏轼却是?
    明确:(多媒体展示)周瑜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11.作者此时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对周瑜的仰慕之情,对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无成、怀才不遇的感慨。
    12.我们这首词的最后作者仅仅是抒他一己不得志之怀吗?请大家齐读这首词的最后一个部分。
    学生齐读
    13.赏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
    明确:词人笑自己多愁善感,以致白发早生,面对自己年华老去却还功业未成,愁苦于自己的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作者此刻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14.赏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
    明确:人生就像梦一样虚幻和短暂,还是用清酒祭江月吧。
    16.“人生、江水、明月”引发了大家的哪些思考?能否联想苏轼另一首咏赤壁的佳作?(《赤壁赋》)作者将人生感悟融于江水、明月的语句有哪些,请回顾。其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表达的是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17.怎样理解我们词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和《赤壁赋》中所表达的情志是一致的。作者释怀了,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表达了他的乐观旷达,潇洒豪放的精神气度。
    小结:词人抒发的是豪放之情(板书:抒怀——豪放)
    五、学生齐读,深度理解
    六、当堂反馈,拓展练习
    我们能够感悟到苏轼潇洒豪放的精神,是因为把握了怀古诗词的特点:“赏眼前之景——想历史人事——抒个人感慨”,那么现在我们当堂练习,鉴赏一首唐代杜甫的怀古诗:
    蜀 相①
    杜甫
    丞相祠堂②何处寻?锦官城③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④。
    三顾频烦天下计⑤,两朝开济⑥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⑦。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人当时在成都。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隆中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鉴赏诗歌,回答问题:
    概括本诗内容并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寻到郊外诸葛亮的祠堂,于远处眼前呈现的是茂密成荫的柏树林,于近处看到的是碧绿的草儿映照着台阶,耳朵里还不时传来隔着树叶的黄鹂鸟优美的叫声。祠堂春意盎然,却只有诗人自己前来凭吊。想到丞相隆中对策的天才预见,想到他忠心耿耿辅佐二主,诗人的敬佩、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可是想到这样的英雄却在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战场上离世,不禁为他泣下沾襟。由此诗人想到自己饱经世间沧桑,却也屡屡失意,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感伤。
    七、课堂总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道尽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今天看到你们我想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看到你们我想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看到你们我想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风流人物”都能在今后的人生舞台上挥斥方遒、绽放光芒。
    八、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赏景 —— 壮阔
    思人 —— 风流
    抒怀 —— 豪放
    九、布置作业
    1.背诵整首词
    2.完成学案上的拓展练习二《夜泊牛渚怀古》,扫学案上二维码,微信交流讨论周瑜
    苏轼
    家庭生活
    24岁美女小乔为妻,幸福美满
    47岁第一任妻子去世10年,生活穷困
    事业前途
    赤壁大战获胜,东吴大都督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人生际遇
    功成名就
    怀才不遇

    相关教案

    语文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苏轼的精神世界,背景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