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 解决问题--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258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 解决问题--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教案
展开教师姓名 |
| 单位名称 |
| 填写时间 |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册 | 二年级数学下册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课题名称 | 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 | |||||
难点名称 | 理解两个数的数量关系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知识点本身内容的关联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强:本节课以比较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找出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条件和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对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突出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并结合运算的意义,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理解,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对知识的关联性不敏感,未能找出知识的结构特征,所以不能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理解数量的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 |||||
难点教学方法 |
1.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寻找信息,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对比回顾,分析数量关系 (一)以旧识引入 出示例3的两道题目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关蚕宝宝的数学问题,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通过比较得出: 不同点:第1题是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第2题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这题我们也叫它包含分)。 相同点:这两种方法都是用除法来计算。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二)探索新知 3、列出算式: 1) 15÷3=5(只) 2) 15÷5=3(个) 答:每个纸盒放5只。 答:要用3个纸盒。 4、分析数量关系: 1)15只蚕宝宝是要分的总数,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是分的份数,每个纸盒放5只是每份的数,根据算式得出数量关系: 总数÷分的份数=每份的数 2)15只蚕宝宝是要分的总数,每个纸盒放5只是每份的数,要用3个纸盒是分的份数,根据算式得出数量关系: 总数÷每份的数=分的份数 也可以这样表达: 15里面有( )个5,用除法计算。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二、知识运用 (一)解决分草莓问题 (1)10颗草莓,每个篮子放5颗,可以放几个篮子? (2)10颗草莓,平均放在2个篮子,每个篮子放几颗? 1、请学生读题目,分别找出每题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找出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 (二)解决花店放花的问题。 出示题目:花店一共有15枝花。 (1)每个花瓶放5枝,可以用几个花瓶? (2)平均放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几枝花? 1、学生读题,分别找出每题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连一连,体会关系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0÷4=5 5个苹果放在一个盘子里,需要几个盘子? 20÷5=4 平均放在四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多少苹果? 1、将算式与算式和相对应的问题连起来。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
小结 | 四、课堂小结 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今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以后我们在学习中也要这样。
总数÷分的份数=每份的数 解决问题要分 总数÷每份的数=分的份数 ÷ 析数量关系 谁里面有( )个谁
| |||||
课后作业设计
| 1、有30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 )盘;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 )盘。 2、把12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 3、把12枝花分别插在2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多少枝? 4、把16条金鱼分别放在金鱼缸里,每个缸放4条,要放多少个金鱼缸? 5、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放在一个盒子,需要多少个盒子? | |||||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