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46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设计,共3页。
学科语文年级/册高一必修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阅读与鉴赏《归园田居》(其一)难点名称借景抒情手法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借景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很难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不容易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 ,难点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仿佛去郊野乡村旅行了一番,都有涤荡心灵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归隐田园后创作的一首诗:《归园田居》(其一)。看看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这首《归园田居》是陶渊明退隐后做的《归园田居》诗一组里的第一首。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明确:(回到田园生活) 2、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弄清诗歌大意,并划出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清新自然、祥和安谧、空旷简陋、宁静优美4、作者只描写了普通的农村生活场景,但为什么这些景色在作者笔下那么美好?分析:写作背景:陶渊明当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是第一首。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所以寻常的农村景色才在他笔下那么美好。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小结叶嘉莹先生说: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 陶渊明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田园,也希望同学们 也能找到自己内心的“田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