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案
展开
[创设情境]:复习上节课(传统艺术的根脉)内容
形式美原则:1、对称与平衡 2、稳妥与比例 3、反复与节奏 4、对比与调和5、统觉与错觉
[学习任务]:
1.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其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以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本节知识体系]:
1.中国古代建筑(以故宫为例)
的特点:(1)木质材料为主
(2)梁术式构架
(3)以“斗拱”结构为关键
(4)优美的外部轮廓:①翼展式屋顶
②崇尚厚重的台阶石基
③正面的玲珑木质屋身
④完整的院落组织
⑤色彩的使用
⑥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两种平面布局
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样式:
一、庑殿顶: 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二、歇山顶 : 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三、悬山顶 : 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四、硬山顶 : 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五、屋顶装饰:
瓦当:
鸱尾:中唐至晚唐时期,鸱尾发展演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部上翘而卷起,被称为鸱吻,又叫蚩吻,据明代李东阳《怀鹿堂集》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象。”明人认为蚩吻是龙的儿子,而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喻意。
3.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
(1)京派四合院
(2)江南民居
(3)岭南风格
(4)徽派建筑
(5)海派建筑
4.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古代建筑的区别:
中国古建筑 | 西方古代建筑 |
以木结构为主 | 以石材为主 |
结构轻盈灵活 | 结构厚重深沉 |
正面开很多门窗 | 门窗少,但四面开窗。 |
|
|
4.形式美原则在建筑领域的体现:
(二)能力拓展: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并非指安徽建筑,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徽严地区——一府六县及淳安、建德)、浙西的婺州、衢州及泛徽州地区(江西浮梁、德兴;安徽旌德、石台)。历史上的徽派建筑最初多由婺州(今浙江金华)东阳工匠参与建造,能工巧匠尽施其技,造就一番。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a href="/ms/tb_c1289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a>,共6页。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部分,讲授新课,拓展练习,课堂板书,课堂总结,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