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案
展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册 次
上册
版 本
部编版
课题
7.3 让家更美好
课 时
1课时
执 教
教
学
理念
坚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导学作用,体现“学为主体,导为主法、练为主线“教学思想,牢牢把握“以生为本,亦师亦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四导五环节”为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道德与情感得以提升。
学情
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家的意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知道家的重要性。但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时期,在当前,许多学生普通缺乏家庭责任感,对自身在家庭中的作用没有清晰的定位,学生与父母或长辈存在一定的代沟,有不少的隔阂,家庭矛盾对学生影响很大,但大部分的学生没有从正面角度去看待问题,没有认真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所以这节课的意义很重要。
解
读
教
材
课标要求
《让家更美好》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感
目标
树立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能力
目标
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知识
目标
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教学资源
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标准、网络资源、教师个人故事。
教学重点
怎么创建和谐家庭
教学难点
怎样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解
读
方
法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讨论法、参与式教学、问题化教学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拟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环节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启迪思考
祝贺学生所在的学校去年中考获得的好成绩,激励学生以校为家,为校争光;讲述故事:面对酒鬼父亲,大哥成为企业家,弟弟成为罪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家更美好?
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树立基本观点: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要家庭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找出问题,寻找答案,学会新知,掌握能力。
用多媒体展出合作学习提纲。
1.自主阅读课本P83-84页,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现代家庭的特点是什么。
2. 合作学习:通过教师讲述原创故事引导学生讨论:(1)小白说要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请问怎样才能创建和谐的家庭?
(2)小明说父母闹矛盾,小孩子没有办法。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3.投影知识脉络图,组织学生上台讲解。
1.学生看书,自主学习现代家庭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上台扮演小老师讲解问题。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解决学习问题,各小组上讲台展现学习成果。主要要弄懂两个问题:
一是怎么创建和谐家庭?① 需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需要有效交流和沟通;③需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二是怎样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3.学生代表上台结合知识脉络图进行小结。
师生合作解决课堂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构建知识构架,扫清学习障碍。
环节三
小试牛刀
我练我行
限时练习当堂训练
用多媒体展出4道选择题,分别考查“现代家庭的特点”、“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怎样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怎么创建和谐家庭”等四个知识点,限时完成,组织学生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回归课本和知识点,用学习的内容去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同时,结合参考答案,帮助同学讲解,分享个人成果。
巩固基础知识,检查教学效果。
环节四
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模拟情景,运用知识。
设置亲子矛盾和婆媳矛盾两个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学生进行场景体验,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汇成小组发言提纲,由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用理论引导生活。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环节五
情感提升立德树人
感受亲情,珍惜拥有。
播放刘小溪演讲视频《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借力催人泪下的演讲,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父母及亲人的珍贵,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建设,为和谐家庭尽责。
观察视频,感受亲情。聆听老师讲解的故事,积极反思,分享感受与收获。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人、热爱家庭的情感。
板书
设计
现代家庭的特点
现代家庭的内容
现代家庭面面观
让家更美好
创造和谐家庭
我是小小“黏合剂”
和谐家庭我出力
教
学
反
思
此次到丽光场学校上展示课,主要有几点反思。
一是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道理。备课的过程中,学校工作繁多,没有专门的时间来备课,我只能用工作空余时间来对课堂进行构思,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侧重点在哪,在几个知识目标中,有哪些是可以让学生自学的,有哪些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上课的思路是什么,拿什么案例导入、过渡或引发学生思考,主要知识怎么呈现出来,等等。经过反复推敲,最后以三个案例将课堂支撑起来:用“同样的父亲,不同的命运”故事来导入新课;以小白和小明的对话故事来导出问题;以刘小溪演讲视频《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来进行情感升华,有了这些思考,于是用一个晚上,加班加点的把课件、教学设计弄出来,顺利地完成展示活动,得到了专家和领导老师的认可。
二是创新才能给予课堂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上,本人一直追求激情教学,力摒弃传统"重说教,轻趣味"的中学政治课堂,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提升和德育教育,结合时政热点及生活热点,凸显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每一节政治课堂都有"笑声"、"掌声"、"惊呼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渴望,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智慧碰撞和精神洗礼的舞台。在这节课里,本人采用重能力培养和立德树人的"四导五环节"教学法,"四导"即为导入、导标、导学、导练,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和点拨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五环节"包括①情景导入,激发兴趣;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③小试牛刀,我练我行;④联系实际,培养能力;⑤情感提升,立德树人。课堂上,环节层层推进,使课堂焕然一新。
三是真实才能推动教学改革。有专家说过:宁留真实的遗憾,不做虚假的美好。此次展示课是真实地展现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没有作秀,之前没有与学生见过面,更没有排练过,一切在努力地与常规课接轨。在这节课里,教师幽默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娓娓道来的亲情故事,都使这个课充满了活力,在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不知不觉之中掌握了知识,当下课铃声响起来,正是情感教育爆发时,教师演讲戛然而止,仿佛是语文写作的留白技巧,让教育的声音萦在耳畔,绕在心里,发人深思。在这节课里,也留下了遗憾,如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还不够,该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的地方,老师还用来讲解;还有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精练,上课姿态不太美好,穿着随意,这些都在今后要认真改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目标,教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依据,教学内容分析,学情依据,学教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