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提升试题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122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提升试题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122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提升试题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122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提升试题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提升试题 (含答案),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提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丁卯 逝世 删去 除夕 晦人不倦B.朦胧 监督 修润 鞭炮 不耻下问C.拖沓 感概 放弃 费事 颠沛流离D.业绩 累赘 悲哀 告辞 以身做则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A.推崇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C.崇拜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4.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5.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竹篾/轻蔑 别扭/告别 摔碎/草率了事B.暮色/帷幕 妥帖/字帖 晦涩/诲人不倦C.折损/陨落 星宿/露宿 陡峭/悄然兴起D.契约/楔形 冶炼/陶冶 驿站/络绎不绝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10日,近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二、填空题7.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 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8.文学常识对对碰。《最苦与最乐》选自《______》,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_____。字卓如,号任公,又号_____。9.指出下列句中梨花的含义。 ⑴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树林啊!( ) ⑵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水、米、干柴……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呵!( )⑶驿路梨花处处开。( )A.指自然界中的梨花 B.象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C.指梨花本人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濯清涟而不妖(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综合性学习1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困为越是圣贤毫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缆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①圣贤( ) ②悲天悯人(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_”四、语言表达1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因为受那良心________(责任 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2)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_______(责任 责备)。(3)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__________(海阔天空 天高地阔),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4)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________(根除 解除)了。五、课内阅读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项是( )A.有仙则名 名副其实 B.谈笑有鸿儒 鸿篇巨制C.可以调素琴 曲不成调 D.斯是陋室 是非曲直14.翻译下面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连举出三位贤人,具体的写作目的何在?这是什么写作手法?16.这篇文章与下面这则链接材料相比,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链接材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六、现代文阅读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③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7.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18.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观点。(10字以内)19.梁启超先生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之内涵相符的一句话。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西塘的水上清洁工小河丁丁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⑪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⑫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⑭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20.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人物第一位清洁工第二位清洁工外貌身瘦衣宽,脸长长的①摇橹不愿意绷紧肌肉②捞垃圾③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 2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②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22.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23.第⑥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24.文章结尾:我在楼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
参考答案:1.B2.D3.D4.C5.C6.C7.文学 哲学 散文8.梁启超文选 梁启超 饮冰室主人。9.A C B10.(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形体、躯体 (3)洗 (4)靠近赏玩11.(1)①(xián) ② (mǐn) (2)毫 豪 缆 揽12.(1)责备 (2)责任 (3)海阔天空 (4)解除13.B14.青苔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15.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房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暗示自己以“君子”自居,也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16.都是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17.知足 安分 达观18.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尽责最乐”)19.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20.①身如铁塔,头大颈粗;②大手掌着橹把;③漫不经心。21.①“漂”写出了小船顺水而行的缓慢轻盈的情态和清洁工的悠闲自在。②“驱驭”即“驱赶”,写出清洁工驾船之用力。22.写出了外界的喧嚣,反衬清洁工内心的宁静。23.符合语境即可。示例:要是我能成为这条小船的主人,飘然来去,逍遥自在,那该多好啊!24.第一层:只关注莲花灯的命运等文章表层内容,理解肤浅或有偏差。示例:那些莲花灯,被扑灭捞走,真是可惜。第二层:只关注其中一位清洁工的工作方式,理解欠深刻,表达清楚。示例一:第一位清洁工工作轻松,悠闲自在。示例二:第二位清洁工工作方式粗鲁,不近人情。第三层:能关注文章整体内容,综合分析两位清洁工的行为,具有较鲜明的感情倾向,理解较深刻,表达清楚。示例:文章的两位清洁工从事同样的工作,但工作方式却截然不同,第一位自在从容,第二位急躁粗鲁,对比鲜明。第四层:从文章写作意图和表现主题角度阐发,能上升到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对比,理解深刻,阐述全面,表达简明。示例:文中两位清洁工的两种工作方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享受工作,感受生活的乐趣,悠然自得、逍遥洒脱;另一种功利死板、疲于应对,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