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导学单2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037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导学单【学习目标】1. 分类学习词句,感受语言情趣;2. 补绘插图,梳理文章脉络;3. 对比阅读,发现不同的抒情方式,体会乡下生活的自由闲适;4. 迁移拓展,用准确的动词展现画面。【学习重点】阅读时,应从文字中读出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读出字里行间蕴藏的情趣,读出文字背后作者的生活态度。【学习难点】在体味文字的同时,还应联系作者生平,实现从文字到情感,再到作者的梯度认知。【学习过程】板块一:分类学词,感受语言情趣1. 多音字,读准生字字音。出示词组:结瓜 鸡冠花 率领要点:结(jiē)瓜,“结”表示植物生长时念第一声;鸡冠(guān)花,“冠”表示某样事物顶上的东西时念第一声。2. 辨析不常见的词。出示词组:时令照例捣衣向晚顺序开放(1)读一读。要点:“捣”读作dǎo。(2)想一想。联系语境,用熟悉的词替换,理解意思。要点:“时令”相当于季节;“照例”相当于按照常理;“捣衣”相当于洗衣服;“向晚”相当于傍晚;“顺序开放”相当于依次开放。3. 对称的短语。第一组:长长的藤 绿绿的叶第二组:绿的叶 青的竿第三组: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1)读一读。感受对称短句的节奏美。要点:对称的语言,节奏感强;短句,读起来轻快、干脆。(2)找一找。找出文中类似的句子,读一读。要点:“或种南瓜或种丝瓜”“攀上棚架爬上屋檐”“蹲着一对石狮子竖着两根大旗杆”“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4.读好长句。文中有很多长句,找出来,边想象画面边读。例句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提示:长短句结合,前快后慢,想象跳跃的画面,读出节奏的变化;颜色丰富,“青”“红”“碧绿”,读出画面的色彩感。例句2: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提示:“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画面切换,朗读时注意停顿;“游戏水中”,鸭子没人打扰,好不自在,缓缓地读,表现出无拘无束之境。例句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提示:每个短句都是一幅画,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和谐的田园晚景图。语调悠扬,语速绵延,以表现画境的舒缓、恬静。板块二:补绘插图,梳理文章脉络1. 给课文插图取名字。(1)图文对照。出示课文两幅插图,找出与插图描绘景色对应的语句。要点:课文两幅插图分别描绘的是课文第3、4 自然段的内容。(2)读一读,给插图取个名字。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词句给两幅插图取个名字。要点:第3 自然段,鸡群觅食图;第4 自然段,鸭子戏水图。2. 补绘插图。课文还描绘了哪些乡下人家的画卷?一边读,一边根据文字描绘,给课文再画几张插图,再给每张插图取一个名字。插图1:瓜藤满架图。要点:“攀上棚架”“爬上屋檐”,一片生机盎然,构图要丰满;“青、红、碧绿”,相互交织,插图配色要协调。插图2:百花争艳图,雨后春笋图。要点:百花争艳图需紧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绘制,整体素雅,略有艳丽;雨后春笋图,竹枝疏朗,但竹笋成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插图3:斜阳下的晚餐图。要点:抓住景物构图,门前是一家人围桌而吃,远处是斜阳与红霞,偶有归巢的鸟儿。插图4:月明虫鸣图。要点:人已睡,只有纺织娘的鸣叫,与天空的明月,宁静之境。3.排序。按照文本的顺序,给所有的插图进行排序。乡下人家的画卷,作者是怎么一步一步展开的?要点:由屋前到屋后;由白天到晚上;由植物到动物,再由人到虫,动静交织。4. 看图,说感受。看看这些插图,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点:景美,每一张画都是一道定格的美景,是独属乡下人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块三:对比阅读,发现抒情形式1. 这么多的画卷,你最喜欢哪一幅?读对应的语段,说理由。2. 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作者对乡下人家生活的喜爱?要点:抓住文中新鲜的、活用的字词,比较阅读,读出作者眼中独特的景与物。词句1,“青、红的瓜,……可爱多了。”“可爱”一词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词句2,“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投”与“留、照”比较阅读,“投”更显出竹枝的生机与活力;“探”与“长、钻、冒”比较阅读,“探”更表现了竹笋的调皮,像孩童一般可爱、自在。词句3,“率领”“耸”“大踏步”,房前屋后俨然成了鸡群们自由觅食的欢乐场所。词句4,“游戏”“扎”“从不吃惊”,屋后的小河成了鸭群戏水的乐园。词句5,“天高地阔”,天南海北,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想起来什么就聊什么。词句6,“那歌声真好听,赛过……”,直接赞美歌声真好听。词句7,“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集中议论,表达了对乡下人家的赞美。3. 比较,发现不同。作者表达喜爱之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要点:画卷中除了景美,生活在这里的植物、动物、人,都很自由,很惬意,很悠闲,作者描写事物特征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藏在了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之中。“可爱”“真好听”等,作者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将这种赞美之情直接表露。4. 情感朗读。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段落自由读,读出乡下人家的自由、闲适。板块四:拓展迁移,不同方式表情1. 摘抄。把你觉得文中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2. 迁移写话。下周,有人来学校参观,如果让你介绍,想一想你眼中的校园是什么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1)选择。选择校园别具特色或具代表性的景点介绍。(2)抓特点。抓住景点与众不同的地方。(3) 融情感。融入自己的喜爱、赞美或自豪之情。要点: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将情感融入描写之中,注意活用积累的词句。课外阅读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 )星,一 ( )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 )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2)选文第一段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云彩比作 、 和 ,把黑影想象成 、 和 。(3)你会从那小玻璃上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4)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3 天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天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