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过关训练 课后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9023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过关训练 课后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9023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过关训练 课后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9023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过关训练 课后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过关训练 课后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2022年),共7页。
第三单元过关训练一、选择题1.唐朝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到北宋时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增加到46处,如成都、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朝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北宋经济总量超过唐朝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2.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3.假如你是一位宋朝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B.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4.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C.政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5.16—18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A.亚洲经济地位较高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6.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1684年1689年1701年售价(荷盾)807.752.32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7.19世纪是百货公司的世纪,“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前面有‘大减价’的巨牌,吸引每个过路的人……这公司的各种商品多得好像要流到门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导致人口大量增加B.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消费观念变化,消费时代到来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8.如果为下边示意图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A.疾病与灾难B.掠夺与杀戮C.交流与联系D.冒险与财富9.下面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其变化反映出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10.英文“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作为商业性标记的原始商标就开始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木工、竹工、漆工、陶工、冶师等工匠为了在商品的交换中便于别人识别自己的商品,在自己的商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时候的商品标记仅仅具有区别不同生产者或所有人的性质。三国时期,酿酒业已经非常兴旺,出现了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在这里,商标的广告宣传功能已经体现出来。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使用一块铜版制作的白兔商标,基本具备了现代商标的构成要素,这是我国商标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商标铜版。明清时期,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出现了不少知名的商标,假冒商标也时有出现。——摘编自刘晓东《“商标权”名词的历史渊源与演变》材料二明朝正德年间《松江府志》:“(松江)俗务纺织,他技不多,而精线绫、三梭布、漆纱方巾、剪绒毯,皆天下第一。”崇祯《松江府志》所说的“尤尚精敏”的品牌有:三梭布、云布、标布、官布、飞花布、织花绒布等。一些不法商人非法经营,假冒品牌与商标,牟取暴利,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如顺治十六年(1659年)松江知府衙门立告示碑,揭露了牙行奸商沈青臣等,假冒松江金三阳字号品牌的违法行为。然而,由于松江优质棉布销路十分旺盛,利润可观,一些奸牙仍然以身试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假冒松江品牌商标,非法牟利。1736年清朝政府在松江知府衙门立碑严申禁令。——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标发展和保护的看法。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摘编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摘编自薛荣久《国际贸易》(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影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阐述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先后卷入一系列对外战争,尽管战争带来贸易与殖民上的优势,但也使国家财政出现亏空。1694年8月,一批伦敦金融家与政府达成协议:为政府提供有保障的贷款,保证军费开支;而政府允许其成立英格兰银行,并赋予其多种特权。到18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完成了从私人性质的股份制银行向英格兰中央银行的转变,发挥着政府银行的职能。18世纪的英国,人们将积攒的资金作为有利息的存款存放在当地有名望的商人那里,商人随之把钱以更高的利息借贷出去,从中获利。借方多是农场主或作坊主,渐渐地,这些商人成为专职的银行家,他们的商铺成为地方银行,到1810年至少有650家。这些银行家解决了工业化之初企业家的融资难题。——摘编自刘金源《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这些外国银行几乎垄断了中国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并通过贷款控制了清政府财政金融和中国民间商业实业。19世纪末期,清廷终于认识到“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责成盛宣怀“选择殷商,设立总董(总行董事),招集股本,合力兴办,以收利权”。1897年5月,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朝廷授予该行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打破了外商银行把持中国金融的局面。通商银行在北京、烟台、重庆、香港等处设立分行,业务涉及洋行、中国商号和钱庄、少数近代工业企业,盛极一时。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中国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1900年,北京分行被八国联军焚毁,业务随之萎缩。民国时期通商银行被四大家族控制,受总体经济环境和战争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通商银行已有名无实。——摘编自《盛宣怀:力挽狂澜打造中国人的第一家银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格兰银行与英国地方银行的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通商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的相似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述通商银行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北宋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量与唐朝相比大大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提到南北方商业城市的比例,故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北宋经济总量,故排除C项;城市数量的增加是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无论是麦、棉、皮、毛、木材、旱烟还是丝、绸、茶、米都是农副产品,这些产品随着商人的足迹而在全国范围内交流,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晋商的经济地位,故排除B项;区域位置只能影响而不是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故排除C项;由题干材料不能得出长途贩运贸易的地位,故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A项错误;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B项错误;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出现在北宋以前,宋朝时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解,C项错误;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四川,D项正确。4.【答案】C【解析】秦汉时期国家对商业管理严格,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商人政治地位较低,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可知秦汉时期政府要求商业买卖诉讼要依契约办事,反映出政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的主旨不是商人的冲突矛盾,而在于对市场的管理,故D项错误。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可知当时各大洲有了分工,彼此之间联系加强,这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选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大洲之间的分工合作,而不是强调亚洲的经济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东欧和西欧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各大洲之间的分工与联系,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D项。6.【答案】A【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从中国经过爪哇运往欧洲,反映了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虽然价格变化较大,但总的来说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价格革命是指欧洲物价猛涨,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D项错误。7.【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这种状况是指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联系时间“19世纪”可知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A、B、C三项虽然是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8.【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示意图不仅仅反映了灾难,还反映了物种的交流,故A项错误;掠夺与杀戮是殖民扩张的手段和体现,与题干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新世界”是新航路开辟后发现的美洲大陆,结合示意图中航行的船只,可知反映了新旧世界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故C项正确;D项与题干材料中的物种交流不符,故错误。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且根据题干图示,可知1870年到1913年,英国与法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比重上升,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增长较快,说明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B项正确。10.【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表明互联网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故选D项。11.【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自发产生并集中于手工业领域;功能日益增多;商标形式逐渐多样化。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人维权意识的提升;政府一定程度的管理与保护。(2)表现:纺织业发展迅速,获利丰厚;技术领先,品牌较多;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非法侵权行为。(3)看法:商标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应加强对商标权的立法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商人的诚信意识。12.【答案】(1)举措:推动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冷战对峙局面结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2)关系: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3.【答案】(1)不同:英格兰银行在政府的批准下建立;与政府紧密合作,享受特权;业务主要对象是政府,支持政府财政。英国地方银行由私人建立,属私人银行;随着工业革命而逐渐发展起来;服务于工业化的需求。(2)相似点:都在政府的支持下兴办,享有政府赋予的特权。(3)评述:在外国银行控制中国财政经济的形势下,通商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顺应了抵御外侮、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通商银行奠定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基础;通商银行服务于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通商银行难以得到充分、持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