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课时作业
展开绝密★启用前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检测卷(提高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2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认真填一填。(每空1分,共29分)
1.两个相关联的量x和y,如果y=8x,那么y和x成( )比例。
2.若a=0.5b(a和b均为正整数)。则a和b成( )比例,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3.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进行填空。
(1)用方砖铺一块地,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 )比例关系。
(2)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 )比例关系。
(3)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成( )比例关系。
(4)下表中,当x和y成正比例关系时,α是( );当x和y成反比例关系时,α是( )。
x | 4 | 16 |
y | 50 | α[来源:学*科*网] |
4.若a与b成正比例,“?”应填( );若a与b成反比例,“?”应填( )。
a | 4 | 5 |
b | 20 | ? |
5.若(x、y均不为0),则x∶y=( ),x和y成( )比例。
6.如果A∶4=3∶B,则A和B成( )比例;如果,则A∶B=( )∶( )。
7.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订《小学生数学报》时,订的份数与总价成( )比例。
9.某日下午四时一根10米高的电线杆经太阳照射投出25米长的影子,同一时间该电线杆旁边的一棵树投出的影子比树长9米,这棵树的高度是( )米。
10.A、B、C是三个顺次啮合的齿轮。已知齿轮A旋转7圈时,齿轮C旋转了6圈,如果A的齿数为42,那么C的齿数是( );如果B旋转7圈,C旋转1圈;那么当A旋转8圈时,B旋转( )圈。
11.某机械厂加工-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时间如下表:
加工数量/(个/时) | 3 | 6 | 9 | 12 | 18 | 20 | 30 | …… |
加工时间/时 | 60 | 30 | 20 | 15 | 10 | 9 | 6 | …… |
(1)表中两种相关的量是( )和( )。
(2)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时间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 )。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是( )。
(3)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与加工时间成( )比例。
12.看图回答问题。
(1)斑马的奔跑路程和奔跑时间成( )比例。
(2)长颈鹿40分钟跑( )千米。
(3)长颈鹿的速度比斑马慢( )%。
二、仔细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X,每题1分,共5分)
1.圆的半径变大,圆的面积也随着变大,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
2.在中,因为有减法,所以a与b不成比例。( )
3.六(1)班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成反比例。( )
4.存期、年利率一定,存入银行的本金和利息成正比例。( )
5.y(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反比例。( )
三、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是关于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正比例图像上的点在同一直线上。
②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③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关系,也不成反比例关系。
④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面图象中,表示和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B. C.
3.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出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B.
C. D.
4.为了得到一棵古树的高度,芳芳和小伙伴在古树旁边对3根木棍同时进行了测量,数据如下:
| 木棍1 | 木棍2 | 木棍3 |
棍长/cm | 20 | 15 | 10 |
影长/cm | 16 | 12 | 8 |
芳芳根据这组数据和此时古树的影长6m,推断出了这棵古树的高度是7.5m。她推断的依据是( )。
A.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无关
B.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成正比例
C.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成反比例
D.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不成比例
5.如果甲、乙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那么当甲增加50%时,乙一定会( )
A.增加50% B.减少 C.减少 D.减少50%
四、细心算一算。(共21分)
1.解方程。(每题2分,共12分)
∶x=5∶40 9∶2= 2∶x=1.8∶54
∶=x∶ 0.75∶x=1.8∶3.84
2.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1)与x的比等于与60的比。
(2)两个内项分别是和,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求x。
(3)最小的合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13与x的比。
五、作图题。(共8分)
1.(本题4分)画出图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C;画出图形B按1:2缩小后的图形D。
2.(本题4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相应时间的点,然后把它们依次连起来。
时间/时 | 1 | 2 | 3 | 4 | 5 | 6 |
路程/km | 80 | 160 | 240 | 320 | 400[来源:学*科*网] | 480 |
六、解决问题。(共32分)
1.(本题5分)一天中午,王刚把一根1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得影长是0.6米,同一时刻,刘玉测量出教学楼的影长是9.6米,你知道教学楼实际有多高吗?
2.(本题5分)一个晒盐场100千克海水可晒2.8千克粗盐,照这样计算,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粗盐1.4吨?(用比例知识解答)
3.(本题5分)一个会议室,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1000块。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4.(本题5分)网通公司为光明小区安装电话,如果每天安装25部,18天可以装完。如果想提前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多装多少部?
5.(本题6分)下图表示甲、乙两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情况。
(1)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分。
(3)两车同时行驶10分钟,所行路程相差多少千米?
6.(本题6分)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36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相遇时客车和货车各行驶了多少千米?(先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再解答)
答案解析部分
一、认真填一填。
1.正
2. 正 a
3. 反 反 正 200 12.5
4. 25 16
5. 3∶4 正
6. 反 3 4
7.100
8. 反 正
9.6米
10. 49 48
11. 每小时加工数量 加工时间 一定 加工零件的总数量 反
12. 正 32 33.3
二、仔细判一判。
1.×
2.×
3.×
4.√
5.√
三、用心选一选。
1.D
2.C
3.C
4.B
5.B
四、细心算一算。
1.解方程。
x=1.2;x=72;x=60
x=;x=1.6;x=0.2
2.列式计算。
(1)∶x=∶60
x=30
(2)解:x=×
x÷=×÷
x=
(3)4:9=13:x
解:4x=9×13
x=117÷4
x=29.25
五、作图题。
1.画出图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C(下图红色部分);画出图形B按1:2缩小后的图形D(下图绿色部分):
2.画图如下:
六、解决问题。
1.
解:设教学楼的高是x米。
1∶0.6=x∶9.6
0.6x=9.6×1
x=9.6÷0.6
x=16
答:教学楼实际高是16米。
2.
解:设x吨海水可以晒出粗盐1.4吨。
100∶2.8=x∶1.4
2.8x=1.4×100
2.8x=140
x=140÷2.8
x=50
答:50吨海水可以晒出粗盐1.4吨。
3.
解:设需要x块。
9×1000=(5×5)x
9000=25x
x=360
答:需要360块。
4.
解:设平均每天安装x部可以提前3天完成任务。
(18-3)x=25×18
15x=450
x=450÷15
x=30
30-25=5(部)
答:提前3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要多装5部。
5.
(1)因为两种变量是甲、乙两辆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从图像中可知它们的变化方向相同,所以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甲车5分钟行驶10千米,
所以甲车的速度是:10÷5=2(千米/分)
(3)乙车8分钟行驶8千米,则乙车的速度是:8÷8=1(千米/分)
2×10-1×10
=20-10
=10(千米)
答:所行路程相差10千米。
6.
如图所示:
相遇时货车与客车路程比是2∶3
(千米)
(千米)
(千米)
答:相遇时客车行驶了216千米,货车行驶了144千米。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提高卷)(卷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提高卷)(卷一)(含答案),共7页。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提高卷)(卷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提高卷)(卷二)(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刚骑行的基本信息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