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己亥杂诗(其五)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己亥杂诗(其五)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诗意,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落花,析读诗歌,主题意义,己亥杂诗其五,关心国家前途甘心奉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政论、抒情和艺术形象统一,想象力丰富奇异,构成生动有力地形象。著有《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广大,广阔。这里形容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绪。
环境描写,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途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白日斜,不单指离京的时间,而是象征着当时的国运与局势。正因为有这样深广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这离愁便包含着政治内容。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古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
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京,既有对朝廷的眷恋,也有对国事的忧念,还有逃离樊笼的轻松
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请描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一片片花瓣飞离枝头纷纷坠落,在一丛从花树下堆积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花新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明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故被人们传诵。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离别忧伤——回归喜悦——积极的人生态度。《己亥杂诗》(其五)通过写景表现诗人辞官南归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故里的喜悦,又有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情。诗人事业未尽,岁月蹉跎,青春已逝,如“落红”一般,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这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
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虽辞官,但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叙事抒情——离开京城 远离朝廷
比喻明志——化作春泥, 护育新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己亥杂诗(其五)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诗意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己亥杂诗》课件pptx、《己亥杂诗》教案docx、《已亥杂诗》其五朗读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评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简介,整体感知,诗意分析,合作探究,写作特色,收获园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