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习题ppt课件
展开1. 背景: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______的势力逐渐壮大。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双方都想称雄北方。2. 时间:__________年。3. 交战双方:曹操和__________。4. 结果:__________以少胜多。
5. 曹操取胜的原因:政治上借__________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农业生产上采用__________的措施;军事上采取__________、各个击破的战术。6. 影响:为以后__________打下基础。
1. 背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刘备、孙权势力成为他统一全国的障碍。2. 时间:__________年。3. 交战双方:曹操和__________。4. 结果:__________以少胜多。
5. 曹操失败的原因:战术不得当;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许多官兵生病;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用__________,策略得当。6. 影响: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 三国鼎立
1. 魏国建立:220年,曹操的儿子__________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 蜀汉建立:221年,刘备在__________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3. 吴国建立:__________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 三国的措施及影响: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__________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易误警示】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
1. (易错题)关于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寝——高陵,宋代以来,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举行发布会,宣布在该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哪一时期的历史资料( )A. 三国 B. 魏晋 C. 东汉 D. 西汉
2. 【河北保定期末】李白在一首诗中描写了历史上某次战役的情况:“二龙争战决雌雄,□□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此处□□应填( )A. 长平 B. 官渡C. 巨鹿 D. 赤壁
3. 【河北石家庄期末】小玲玩网络游戏《三国志》时,最常选择扮演某角色,她说:“我喜欢扮演他,是因为虽然在三国之中他所占土地最小,但历史上他仍然坚持以汉为正统,立国西南与魏对抗。”据此判断她最常扮演下列哪一角色( )A. 孙权 B. 刘备C. 曹操 D. 司马炎
A. B. C. D.
4. 【河北邯郸期末】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5. 【河北张家口期末】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 曹操——建立魏国B. 孙权——派卫温到夷洲C. 诸葛亮——建立蜀汉D. 刘备——灭吴统一全国
6. (易错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赤壁之战 B. 魏国建立C. 蜀汉建立 D. 吴国建立
【易误警示】229年孙权建立吴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7. 【河北唐山期末】曹操三次发出《求贤令》,“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说明曹操在汉末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 )A. 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B. 善于用人C. 重视农业生产 D. 重视“以德化民”
【点拨】根据题干“曹操三次发出《求贤令》,‘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可知,这说明曹操在汉末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善于用人。
8. 【唯物史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A. 随着魏、蜀、吴的建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B.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C.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孙权曾派卫温到夷洲D. 三国鼎立是从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点拨】三国鼎立是从混战到局部统一,属于历史现象,而“是历史的进步”是对这一现象的总结和评价,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A、B、C项都只说了历史现象,并没有体现其本质所在。故选D。
9. 【河北秦皇岛期末】“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由此可见,三国均注重( )A. 农业生产 B. 海外贸易C. 民族关系 D. 发展经济
【点拨】三国时期,各国都注重经济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A、B、C项均概括片面。故选D。
10. 【河北唐山期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探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 )A. 曹、刘、孙相互牵制,实力均衡B. 赤壁之战中曹军不习水战C.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骄傲自满D. 诸葛亮和周瑜计高一筹
【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年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但是曹、刘、孙相互牵制,实力均衡,谁都没有能力统一天下,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A项符合题意。
11. 【河北唐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两场战役示意图如下。
(1)材料中图一、图二所示的两场战役,都与哪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有关?其中哪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点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与曹操有关。其中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人物:曹操。战役:赤壁之战。
(2)这两场战役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上题中的历史人物在两场战役中“一胜一败”,给我们哪些启示?
【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结果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在两场战役中“一胜一败”,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骄兵必败,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方面回答。
【答案】相同点:以少胜多。启示:骄兵必败(或: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皇帝的名义,统一北方,声东击西,统一全国,三国鼎立,农业生产,诸葛亮,民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示范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壁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说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程目录,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