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回声》 ︳人音版 (五线谱) 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8938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回声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回声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页。
《回声》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一、通过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二、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感受回声的效果。
三、认识力度记号,并能用声音表现力度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回声”中的强“f”和弱“p”。
二、用声音把力度变化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 节奏游戏
出示节奏型: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0 X X ‖
让学生在熟练节奏型以后,分小组用不同的力度表现。如:第一组学生用强“f”的力度来拍击节奏,第二组学生用相反的弱“p”的力度模仿拍出,反之亦然。
2.介绍“回声”
(1)动画片欣赏,认识回声。
(2)提问学生什么是回声?(“回声”的声音会比喊出去的声音小,而且是在喊出以后才出现的)
(3)介绍回声:“回声”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变化。介绍自然现象“回声”,为学习“回声”做好铺垫。]
二、聆听无伴奏合唱《回声》
1.英文版《回声》视频欣赏
师:“同学们,你喜欢这奇妙的回声吗?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像你们一样,被大自然这奇妙的声音所吸引,并且他还为“回声”写了一首歌呢!你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无伴奏合唱《回声》。”
提问学生:“请你仔细观看并聆听,告诉我她们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没有伴奏)
- 介绍无伴奏合唱。《回声》是一首经典的无伴奏合唱名曲,从16世纪至今久经传唱,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表现了山谷中奇妙的回声效果。
3.中文版《回声》听赏
师:“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中了解了无伴奏合唱这样的演唱形式。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回声》这首歌中唱了些什么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赏中文版《回声》。
(出示歌词)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中间部分的歌词像是有人在对话。歌曲表现的是呐喊者试图与回声交谈而发生的一串诙谐有趣的故事。)
4.学唱歌曲片段,体验回声的乐趣。
师:“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要不要也来唱一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唱歌曲中简单的几句旋律,做一做有趣的回声。”
(1)出示歌词
师:“歌曲是怎样表现出回声的效果的呢?(间隔一小节重复演唱)刚才这首《回声》,采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让一支小型合唱组(几个人)追随一支大型合唱组,形成声音力度强弱的对比,表现出回声的效果。”
(2)学唱歌曲片段。
跟音乐,教师带领学生找准“回声”接唱的地点。
(3)师生合作,进行歌曲片段演唱。
教师演唱“原声”,学生演唱“回声”,随后互换。教师用手势起拍,辅助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通过学唱乐句,让学生体会“回声”的乐趣,感受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之美。]
三、编创与拓展
1.各小组同学自己设计力度变化,做回声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2.选几个代表小组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回声游戏,加强学生对回声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相互配合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 聆听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为下节课学唱做准备。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自然现象——回声,聆听了一首无伴奏合唱《回声》,还自己设计,与同学合作做了回声游戏。你们的表现非常棒,希望下一节课老师能带给大家更多欢乐!下节课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有关“回声”知识。最后采用延伸式的教学模式,提前为下节课的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第7课 回声友谊的回声授课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友谊的回声授课课件ppt,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回声教课课件ppt,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