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蚍蜉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下物理第八章《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一样的是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小明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3.下列选项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力的作用效果
4.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的齐心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A. 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 桨作用在手上的力
C. 水作用在桨上的力 D. 桨向后作用在水上的力
6.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 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 弹簧、橡皮筋、木板
C. 钢板、木板、泥团 D. 钢板、泥团、橡皮筋
7.自制弹簧秤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5N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大小应是
A. 70N B. 10N C. 35N D. 20N
8.一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A. 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 比原来测量值小
C. 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
①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③④①②⑤
10.将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两端各用5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它,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10N B. 5N C. 0N D. 无法确定
二.多选题
11.关于力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 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 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12.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A. 拉长的弹簧
B.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 正在进站的火车
D. 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1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
A. 力能产生响声
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14.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是( )
A. 撑杆跳高
B. 跳远
C.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 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1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D.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三.填空题
16.“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泰山压顶”一句中施力物是 ____________.
17.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碰到墙壁后又被反弹回来,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
18.力的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9.我们选择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是因为它具有_____,选择橡皮泥捏制泥娃娃,是因为它具有_____.
20.长为10厘米的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重4牛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变为12厘米,当弹簧的长度变为15厘米时,该弹簧下端所挂物体的重为_____牛.
四.作图题
21.如图,画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 )
22.如图所示,重为5N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请在答题卷画出该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 )
2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
24.如图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 )
25.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取10N/kg)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度L/cm | 6.0 | 7.2 | 8.4 | 9.6 | 10.8 | 12.0 |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力F/N | 0 | 0.3 |
| 0.9 |
| 1.5 |
弹簧伸长量Δx/cm | 0 | 1.2 |
| 3.6 |
| 6.0 |
(2)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关系图像.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
六.计算题
26.小明同学的体重是490 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
27.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t表示吨),用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5×104N的卡车,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g=10N/kg)
七.解答题
28.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_____(只填序号).
| 正方 | 反方 |
观点 |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 |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 |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2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所示. 问:
(1)物体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作用
(2)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物体与墙壁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一.选择题
1.关于力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答案】C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故A正确.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正确.
有施力物体时,一定有受力物体 ,故C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需要有两个物体,故D正确.
答案为ABD.
2.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一样的是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小明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答案】B
【解析】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使弓发生了形变;
B、运动员罚点球时,把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C、小明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了形变;
D、熊猫拉弯竹子,是力改变了竹子的形状;
由此可知,B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B.
3.下列选项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故选D.
4.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因为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因此排除BC选项;又因为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因此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 D.
思路分析:注意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压力与接触面是垂直的关系.
试题点评:知道压力的作用点和压力的方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5.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的齐心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A. 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 桨作用在手上的力
C. 水作用在桨上的力 D. 桨向后作用在水上的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划龙舟时,桨向后划水,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桨施加向前的推力,C符合题意.
6.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 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 弹簧、橡皮筋、木板
C. 钢板、木板、泥团 D. 钢板、泥团、橡皮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弹性是物体在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而塑性是一种在力的作用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
【详解】A、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只具有塑性,没有弹性,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故A错误;
B、弹簧、橡皮筋、木板都有弹性,能发生弹性形变,故B正确;
C、泥团只具有塑性,没有弹性,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故C错误;
D、泥团只具有塑性,没有弹性,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故D错误.
故选B.
7.自制弹簧秤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5N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 70N B. 10N C. 35N D. 2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知道弹簧的原长,又知道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可以求出弹簧的伸长量,再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受力与伸长的关系,可推断出弹簧此时受力的大小.
【详解】弹簧原长为5cm,弹簧受力后的长度为7cm,则弹簧的伸长量为7cm−5cm=2cm.又知道弹簧受5N拉力时的伸长量为0.5cm,2cm是0.5cm的4倍,所以所受拉力也应该是5N的4倍,因此为20N.
故选D.
8.一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A. 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 比原来的测量值小
C. 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答案】B
【解析】
弹簧变短后,它的劲度系数会增大,在同样的拉力作用下,伸长量会比原来减小,如果仍用原来的刻度盘,其示数会变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
①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③④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与分度值,这样便于读数;再调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这样能保证示数的正确性;再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这样可以避免弹簧、挂钩等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再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开始测量,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故顺序为③④①②⑤.
10.将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两端各用5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它,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10N B. 5N C. 0N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的重要测量工具,当我们两端都用力拉时,如果两端的拉力相等,则示数等于一边拉力的大小.
【详解】将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两端各用5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它,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故选B.
二.多选题
11.关于力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 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 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答案】BD
【解析】
分析】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详解】A、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所以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12.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A. 拉长的弹簧
B.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 正在进站的火车
D. 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的重要测量工具,当我们两端都用力拉时,如果两端的拉力相等,则示数等于一边拉力的大小.
【详解】A.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 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大小越来越慢,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D. 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C. D.
1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
A. 力能产生响声
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详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错误;
“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选项B. C正确.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与“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联系,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4.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 撑杆跳高
B. 跳远
C.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 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足球
【答案】D
【解析】
A、撑杆过程中,杆发生了弹性形变,正确.
B、跳远过程中,人的身体发生了弹性形变,正确.
C、枪内的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正确.
D、守门员对足球施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和弹力无关,错误.
故选D.
1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D.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A、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工具,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而不是弹簧的长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三.填空题
16.“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泰山压顶”一句中施力物是 ____________.
【答案】 (1). 蚍蜉 (2). 大树 (3). 泰山
【解析】
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而存在,有力一定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蚍蜉,受力物体是大树.“泰山压顶”一句的施力物体是泰山.
故答案为:蚍蜉;大树;泰山.
17.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碰到墙壁后又被反弹回来,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
【答案】 (1). 形状 (2). 运动状态
【解析】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简答题;运动和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足球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碰到墙壁后又被反弹回来,说明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和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18.力的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 (1). 大小 (2). 方向 (3). 作用点
【解析】
【详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叫做力的三要素.
19.我们选择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是因为它具有_____,选择橡皮泥捏制泥娃娃,是因为它具有_____.
【答案】 (1). 弹性 (2). 塑性
【解析】
【分析】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当外力撤销后,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物体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详解】利用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了弹簧具有弹性,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利用的是橡皮泥的塑性.
20.长为10厘米的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重4牛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变为12厘米,当弹簧的长度变为15厘米时,该弹簧下端所挂物体的重为_____牛.
【答案】10
【解析】
【分析】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即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拉力越小,弹簧伸长的越短.
【详解】长为10厘米的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重4牛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变为12厘米,也就是说,当弹簧挂上一个重4牛的物体后,伸长12cm−10cm=2cm,挂2N的物体时,伸长1cm;当弹簧的长度变为15厘米时,弹簧伸长了15cm−10cm=5cm;该弹簧下端所挂物体的重为2N×5=10N.
四.作图题
21.如图,画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 )
【答案】
【解析】
过物体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如图:
22.如图所示,重为5N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请在答题卷画出该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 )
【答案】
【解析】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球受到了重力和拉力的作用,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了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G=-5N,力的示意图如下:
2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铅笔受到手指向下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向上的支持力,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
24.如图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 )
【答案】
【解析】
【详解】货物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G与F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F,注意两个力长度相同,如图所示.
25.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取10N/kg)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度L/cm | 6.0 | 7.2 | 8.4 | 9.6 | 10.8 | 12.0 |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力F/N | 0 | 0.3 |
| 0.9 |
| 1.5 |
弹簧伸长量Δx/cm | 0 | 1.2 |
| 3.6 |
| 6.0 |
(2)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像.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
【答案】(1)0.6, 1.2, 2.4, 4.8
(2)如图所示
(3)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使用前要调零等
【解析】
试题分析:(1)钩码重力与钩码质量成正比,而弹簧弹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力哒小,故第三次实验弹力等于0.6N;第五次实验弹力等于1.2N;而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长度减去弹簧原长,即第三次实验弹簧伸长量Δx=8.4cm-6.0cm=2.4cm;第五次实验弹簧伸长量Δx=10.8cm-6.0cm=4.8cm.(2)描点法作图,在图中描出(0,0)、(1.2,0.3)、(2.4,0.6)、(3.6,0.9)、(4.8,1.2)、(6.0,1.5)把这些点用线连接起来.(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包括使用前校零、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等.
考点:弹簧测力计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六.计算题
26.小明同学的体重是490 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50kg
【解析】
由G=mg得:小明的质量: m=G/g=490N/9.8N/kg=50kg
27.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t表示吨),用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5×104N的卡车,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g=10N/kg)
【答案】不能
【解析】
由标志牌可知该桥的最大承受能力为4t,
∵G=mg,∴满载时卡车的质量:m=G/g=5×104N/10N/kg=5×103 kg=5t>4t,
∴此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七.解答题
28.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_____(只填序号).
| 正方 | 反方 |
观点 |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作用 |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 |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 |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答案】2、4、5、7
【解析】
两个物体接触且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1错,2对;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能吸引不接触的铁钉,故3错,4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既要有施力物体也要有受力物体,故5、7对,而6、8错.
2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所示. 问:
(1)物体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作用
(2)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物体与墙壁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答案】由图可知,物体靠墙壁静止时,物体与墙壁之间虽有接触但没有互相挤压而发生形变,所以物体和墙壁之间没有弹力作用.而当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之后,物体与墙壁之间由于互相挤压而发生形变,这时墙壁与物体之间存在着弹力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物体靠墙壁静止时,物体与墙壁之间虽有接触但没有互相挤压而发生形变,所以物体和墙壁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2)当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之后,物体与墙壁之 间由于互相挤压而发生形变,这时墙壁与物体之间存在着弹力作用.
考点:弹力;力作用的相互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力综合与测试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第八章 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八章 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