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测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测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测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测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章《力与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2.一辆汽车分别以6/秒和4/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秒时大 C.速度为6/秒时大 D.无法比较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4.奶奶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6.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而造成的是(  )A.放在课室里的课桌,扫除时每个都搬动过,但都回到原处 B.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 C.自行车刹车后还能继续向前 D.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倒7.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8.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匀速上、下运动,已知猴子静止时,受到摩擦力为f,则有关猴子在运动过程中错误的是(  )A.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猴子向上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f D.猴子向下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mg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C.只有当m1m2时,甲、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二、填空题11.运动员投掷铁饼,铁饼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铁饼具有     ,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重力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12.质量为50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小宇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箱子,箱子所受合力为     N。(取g10N/kg13.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将做     运动,此时,假设重力突然消失,请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不计空气阻力)1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     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15.停车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自行车最后还是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     的缘故;自行车停在地面上,受到          是一对     。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     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     定律。16.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     上运动。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当在同一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其分别以2m/s4m/s的速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     (选填相等不相等),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     (选填有关无关)。三、作图题17.如图所示,一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接触的铁球静止。作出铁球的受力示意图。四、实验题1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大小相等的力是否平衡,小华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     (选填不能)平衡。3)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用剪刀将卡片一分为二,两张小卡片迅速向两边分离。此操作是为了探究: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卡片容易扭转。对此,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意见是     19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     ,其合力为     ;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这个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是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受摩擦力作用;3)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否则物体作减速运动;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解答】解: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静止的物体也会受摩擦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故B错误;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错误;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正确。故选:D【点评】1)掌握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掌握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掌握摩擦力的重力,理解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规定。2.一辆汽车分别以6/秒和4/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秒时大 C.速度为6/秒时大 D.无法比较【分析】解决本题应掌握惯性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运动状态形状等均无关。【解答】解: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无论速度大小,只要质量不变惯性都保持不变。故选:A【点评】对于惯性应明确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速度大小无关。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分析】1)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2)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3)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不会保持静止;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解答】解: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C、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错误;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物体运动中受力的分析和理解,注意逐项分析。4.奶奶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分析四个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结合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平衡力的辨别进行分析。【解答】解: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惯性不是作用,故A选项错误;B、把鸡蛋向碗边用力一撞,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B选项正确;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和平衡力的辨别、力的相互作用、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5.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互相平衡。同时要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会给另一个物体一个反作用力。要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的力。【解答】解:A、手压罐的同时,罐也给手一个压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所以A不符合题意。B、罐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而手对罐的压力在水平方向垂直于罐,不符合平衡力共线的要求,所以B不符合题意。C、在竖直方向上,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手对罐有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所以罐会保持静止。所以C符合题意。D、罐要向下滑动,给手一个摩擦力,同时手会给罐一个摩擦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手和罐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而不是平衡力。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力的理解。关键是搞清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同时要做好受力分析。6.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而造成的是(  )A.放在课室里的课桌,扫除时每个都搬动过,但都回到原处 B.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 C.自行车刹车后还能继续向前 D.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倒【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答】解:A、课桌每次拖动都是用力挪开后再用力挪回到原处的,故A符合题意;B、当运动员赛跑时,人处于运动状态,当到终点时,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停不下来,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原来是运动的,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故C不符合题意;D、站在公共汽车上的人,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当突然刹车时,脚由于摩擦力停止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向前倒,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牢记惯性的概念,会熟练运用惯性知识进行解释一些现象。7.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分析】1)木箱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2)木箱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同直线、同物体。【解答】解:(1)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GF50Nf1F10N2)重50N的木箱,在22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GF50Nf2F22N故选:D【点评】掌握二力平衡条件,明确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匀速上、下运动,已知猴子静止时,受到摩擦力为f,则有关猴子在运动过程中错误的是(  )A.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猴子向上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f D.猴子向下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mg【分析】据题目可知,猴子从立柱匀速上、下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不管怎样,都有一个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下,且大小一定等于自身的重力;题目是受力分析的题,立柱自身质量为M,则重力为Mg.而猴子在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是f,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立柱受到的摩擦力也为f,而猴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大小相等,只不过方向是相反的,猴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下的,则立柱受到向下的合力为Mg+f,则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也是Mg+f【解答】解:AB、据题目可知,猴子从立柱匀速上、下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不管怎样,都有一个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上,且大小一定等于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B正确;CD、对猴子受力分析,由于猴子匀速滑下,则猴子受力平衡,即mgf对立柱进行受力分析,立柱受到的重力为Mg,受到的猴子给它的摩擦力为f,两者合力为Mg+f,所以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也是Mg+f,或者Mg+mg,故C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力的合成以及力的相互作用,需要学生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物体B受到地面    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分析】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法、AB隔离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A、甲图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即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乙图中A物体与B相对静止,A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所以两种情况下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故B正确;C、甲图中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且fF,故C错误;D、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C.只有当m1m2时,甲、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分析】先分析木板突然停止前,物块甲与乙和木板的运动状态,当木板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甲乙物块的运动状态。【解答】解:木板停止前,甲、乙物块和木板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的速度,当木板突然停止时,由于物块在光滑接触面上,物块不受摩擦力,因此两物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故选:D【点评】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填空题11.运动员投掷铁饼,铁饼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铁饼具有 惯性 ,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重力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1)运动员投掷铁饼时,铁饼离开手后,由于惯性,铁饼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铁饼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2)铅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一个坑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惯性;形状。【点评】本题的关键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同时会对物体受力分析,并且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12.质量为50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500N 。小宇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箱子,箱子所受合力为 0 N。(取g10N/kg【分析】1)根据公式Gmg可求物体的重力,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向上提起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拉力和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重力和拉力之差。【解答】解:1)箱子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因为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它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FG500N2)小宇用60N的力提这个箱子时,箱子受到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箱子在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处于静止状态,箱子所受合力为0N故答案为:50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计算公式、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13.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将做 减速 运动,此时,假设重力突然消失,请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只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将做减速运动;由题知,撤去拉力F时,再假设重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以及支持力都会同时消失,即此时物体不再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减速;匀速直线运动。【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力和运动关系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的关键。1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 16 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 32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分析】根据题目中告诉的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结合甲乙两图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F2的大小。要使乙图中的物体AB由向右运动改为向左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不再向左,而是向右;F2没有撤去,因此,物体AB受到的向右的力为摩擦力和F2的和。由于是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求出向左推力的大小。【解答】解:从甲图到乙图,改变的只是物体A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所以物体A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在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故拉力F2F116N当物体向左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16N,但方向向右,此时物体受到的向右的力有摩擦力和F2,合力大小为两者之和为32N由于此时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是平衡状态,所以向左的推力等于向右的力,故在B的右端施加的力为32N故答案为:1632【点评】此题中要明确,摩擦力的方向是随着其运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15.停车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惯性 ;自行车最后还是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 摩擦阻力 的缘故;自行车停在地面上,受到 重力  支持力 是一对 平衡力 。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 匀速直线 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 牛顿第一 定律。【分析】1)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进行分析;2)一般情况下,阻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4)如果路面是光滑的,不再受到摩擦阻力,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是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到的牛顿第一定律。【解答】解:1)因为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就会向前运动,当停止蹬脚踏时,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因此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2)自行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作用的缘故。3)自行车停在地面上,自行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4)如果地面和自行车之间没有摩擦阻力,不会改变自行车的运动状态,自行车的速度和方向都不会改变,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到的牛顿第一定律。故答案为:惯性;摩擦阻力;重力;支持力;平衡力;牛顿第一。【点评】此题考查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平衡力的辨别,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6.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 同一水平面 上运动。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当在同一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其分别以2m/s4m/s的速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 相等 (选填相等不相等),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 无关 (选填有关无关)。【分析】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应该让物体水平方向上运动,因为只有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摩擦力和拉力才是相等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拉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要探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应该让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若在斜面上拉动,摩擦力和拉力不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不等于摩擦力;2)同一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相等的,木板的表面更光滑,摩擦力更小,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变小;3)将木块分别以2m/s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由于木块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拉力始终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相等,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答案为:同一水平面;变小;相等;无关。【点评】此题考查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是一道重点题;此题的难点是第一问,我们要能够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斜面上的受力。三、作图题17.如图所示,一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接触的铁球静止。作出铁球的受力示意图。【分析】铁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说明铁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铁球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解答】解:铁球受到了两个力,重力G和支持力F;铁球受到这两个力,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图时应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等长。如图所示:【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铁球受到了几个力的作用;然后根据铁球的状态分析力的大小关系;最后根据力示意图的表示方法画出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大小相等的力是否平衡,小华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 不能 (选填不能)平衡。3)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用剪刀将卡片一分为二,两张小卡片迅速向两边分离。此操作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卡片容易扭转。对此,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意见是 在木块下方装轮子(或垫几根相同的圆木) 【分析】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旋转小卡片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分成两个物体,观察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4)在实验中,应尽量减小物体的重力、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减小摩擦力的角度可提出小明实验装置的改进意见。【解答】解:(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2)旋转可以改变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旋转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卡片将不能平衡;3)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4)结合图甲和图乙的装置可以看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小华实验中卡片的重力很小,或以忽略,而小明实验中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故选项A符合题意。为了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我们可以在木块下方装轮子或垫几根相同的圆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故答案为:(1)相反;钩码数量;2)不能;3)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4A;在木块下方装轮子(或垫几根相同的圆木)。【点评】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19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 重力和支持力 ,其合力为 零 ;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这个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是 减小车的速度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 (b)(d)(c)(a)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分析】1)根据小车受力情况分析答题。2)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移动的距离越远,根据图示情景分析答题,3)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合理的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解答】解:(1)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使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2)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不同,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所以接触面应该逐渐变光滑即毛巾、棉布、纸板、玻璃板,故合理的顺序为:(b)(d)(c)(a);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故答案为:(1)重力和支持力;零;减小车的速度;(2)(b)(d)(c)(a);(3)匀速直线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的实验,对小车正确受力分析、分析图示实验情景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相关试卷

    物理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