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强化训练:欧姆定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强化训练:欧姆定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绘制出的四条I﹣R图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线是( )
A.B.
C.D.
2.关于欧姆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C.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
B.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C.滑动变阻器改变了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D.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4.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每学年都要对在校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如图甲所示是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滑片P随身高增大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体重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B.体重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C.身高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小D.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5.小刚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他将5Ω电阻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采取的操作是( )
A.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4:3;当开关断开,甲、乙两表都为电流表时,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是( )
A.1:3B.3:4C.1:4D.3:1
7.如图所示,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由欧姆定律得到R=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该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8.在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且未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等。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电路,在不拆改电路的前提下,不能够测量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是( )
A.B.
C.D.
9.教室里常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小明设计的“过氧乙酸气体浓度测试仪”可以监测教室里过氧乙酸气体浓度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如图所示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2=10Ω。传感器R1的阻值随过氧乙酸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过氧乙酸气体浓度增大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小
B.当过氧乙酸气体浓度增大时,电路中电压表示数变大
C.当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4.5V时,过氧乙酸气体浓度达到消毒要求的最低标准,此时可计算得出电流表示数为0.45A
D.当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4.5V时,过氧乙酸气体浓度达到消毒要求的最低标准,可计算得出传感器R1的阻值为30Ω
10.关于3Ω和6Ω的两个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
A.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等效电阻为9Ω
B.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等效电阻为2Ω
C.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等效电阻为2Ω
D.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等效电阻为2Ω
11.小明利用标有“1.5V 0.3A”字样的小灯泡制作了一个简易手电筒,他采用了电压为6V的蓄电池作为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正常发光,他又从实验室找到了一捆标有“1Ω/cm”的电阻线,则他应该( )
A.将一段20cm长的电阻线与灯泡串联
B.将一段15cm长的电阻线与灯泡串联
C.将一段20cm长的电阻线与灯泡并联
D.将一段15cm长的电阻线与灯泡并联
12.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V,它的I﹣U图像如图甲所示,把小灯泡接入图乙所示的电源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将标有“1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5V;再将滑片P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3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Ω
B.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
C.电源电压为4.5V
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候的电流为0.5A
二、填空题
13.当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4.5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它的阻值是______Ω;当两端压再增加1.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A。当电阻两端电压0V时,电阻是______Ω。
14.有两只电阻标有“10Ω,1A”和“15Ω,0.6A”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A,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允许加在两端的最大电压是______V。
15.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小灯泡乙的I-U图像,甲的电阻是_____Ω,把甲、乙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则此时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为_____Ω。
16.图是一握力计的电路示意图,a、b、c、d是四个接线柱,仪表及定值电阻R0均未画出。M、N均为金属板,N固定不动,当金属片P向左移动时,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______。若握力F增大时,要求仪表的示数也增大,则接线柱a、b之间应接入______,接线柱c、d之间应接入______(后两空选填“定值电阻”、“电流表”
或“电压表”)
17.阻值为30Ω的电阻R1与______Ω的电阻R2并联后总电阻为12Ω,接入电压为11V电路中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18.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R2分别标有“15Ω 6V”和“20Ω 10V”字样。若想要R1与R2串联,则甲应为______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均为电流表时,甲表示数最大为_______A。
1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0保持不变,R1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从 a 端向 b 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R1的阻值=______Ω,电源电压 U0=______V,滑片 P移至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通过 R1的电流 为______A。
20.图甲中标有“”字样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定值电阻。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连接而成(总长度为35),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是与接触良好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________;若只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与向左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导体间电阻为________;若只闭合与,为确保灯丝不被烧坏,滑片向左移动距离的变化范围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逐次将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接在a、b间,每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均移到阻值最大端。
(1)当接入的电阻R为5Ω时,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移动滑片,两表指针保持不动。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3A;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0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接入的电阻R分别为10Ω、15Ω时,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时,记录电流表示数。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U0=______V。
(3)当接入第四个电阻R4时,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电压表示数大于U0,这是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引起的,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1A。
(4)使用原有器材,若使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a、b之间的电压至少为______V。
22.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华设计的实物图如图甲所示,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所用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 1A”。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所示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 )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_______(选填“A”或“B”)处;
(4)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小华又测量了该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___________,小灯泡的电阻越小,这也是家用白炽灯在开灯瞬间易烧坏的原因。
23.小刚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所选择的器材有新干电池两节,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3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图乙是按照图甲连接的实物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表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要求导线不能交叉);________
(2)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的故障是定值电阻R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刚首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以下实验步骤中正确且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①立即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②将滑片移到最右端,再闭合开关
③缓慢移动滑片,调节电压表示数依次为1.5V、2V、3V,并记下电流表示数;
④缓慢移动滑片,调节电压表示数依次为3V、2V、1.5V,并记下电流表示数;
⑤断开开关,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⑥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再次改变3次电压表示数,并记下电流表示数;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⑤ D.②④⑥⑤
(4)小刚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首先把5Ω电阻接入电路,缓慢移动滑片,直到使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
(5)他又分别将10Ω、15Ω和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当_______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无法将电压表示数调节到用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的控制电压值。为了用以上四个电阻都能完成实验,定值电阻两端所控制的电压应该不低于_________V;
(6)实验结束后,小刚进行了反思,如果把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最先接触电路进行实验,就可以避免实验中出现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控制电压的问题;他才发现,对于某定值电阻,当它两端的电压是电源电压的_________倍时,与之串联的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会达到最大值。
四、计算题
24.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通过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求:
(1)的阻值大小是多少?
(2)当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的阻值大小是多少?
25.空气质量指数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如表中的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划分的。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已知电源电压U=18V,电压表量程为0~15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0Ω,气敏电阻阻值R与A的关系为R=6×103Ω/A。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时,求:
(1)电路中的电流;
(2)气敏电阻的阻值;
(3)此时的空气质量等级。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C
7.B
8.C
9.D
10.B
11.B
12.A
13.30 0.2 30
14.0.6 9
15.5 2.5
16.小 电压表 定值电阻
17.20 2∶3
18.电压表 0.7
19.10 6 0.3
20.9 15 x≤9cm(或0~9cm)
21.6 3 4.5
22. 断开 A 5 两端的电压越小
23. 短路 C 1 20 1.2 20 0.5
24.(1)20Ω;(2)8V ;(3)40Ω
25.(1)0.1A;(2)80Ω;(3)良实验次序
1
2
3
U/V
1.5
2
2.4
I/A
0.38
0.42
0.49
空气质量指数A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17:欧姆定律(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查热点, 考查题型, 备考重点,5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17 欧姆定律 真题强化训练(原卷板),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与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17 欧姆定律 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与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