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6742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经》介绍及《子衿》赏析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诗经》本章内容一、《诗经》概述、 《诗经》的编集、 分类与流传二、《诗经》的思想内容三、《诗经》的艺术成就四、《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一、《诗经》概述、 《诗经》的编集、分类与流传(一)、《诗经》的基本情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为“六 艺”和“四书五经”之一。现实主义 文学的源头(二)、《诗经》的来源与结集“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1、献诗说: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 献诗制度体现出“主文谲谏”的文化传统。2、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使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3、删诗说: 《论衡·正说篇》:“《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去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唐代孔颖达最先提出怀疑,其实,删定者当是周朝的乐官。《诗经》特点:诗、乐、舞三位一体《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其中的诗篇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诗三百》,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季札观乐。《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三)、诗经“六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结构: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二、《诗经》的思想内容(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二)、农事诗(三)、征役诗(四)、婚恋诗(五)、怨刺诗(六)、燕飨诗(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1、代表:《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2、保存: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生民》讲述后稷诞生的神奇及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歌颂周远祖公刘率部落从邰迁豳之事。 《绵》:写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率其部落从豳迁岐山的过程,这是周部落再次创建国家。《皇矣》:记周文王伐崇、伐密的战争事迹。《大明》:记载的是周武王牧野伐商的战绩。 (二)、农事诗(一)代表作品:《周南·苤苡》、《豳风·七月》、《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篇。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三)、征役诗(一)代表作品颂记战功:《大雅》之《江汉》、《常武》,《小雅·六月》叙写军威:《小雅·采芑》尚勇乐战:《秦风》之《小戎》、《无衣》征夫厌战:《豳风·东山》、《小雅·采薇》、《唐风·鸨羽》思妇闺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代表作品:相恋与欢会:《召南·野有死麕》、《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等。追慕与苦思:《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陈风·月出》 、《郑风·子衿》等。爱的受阻:《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婚嫁:《周南·桃夭》、《召南·摽有梅》等。弃妇:《邶风·谷风》、《卫风·氓》等。(四)、婚恋诗1、(五)、怨刺诗代表作: 刺贪刺虐 刺昏刺暴,怨苦怨劳,怨不公不均。如:《大雅》之《民劳》、《桑柔》、《瞻卬》,《小雅》之《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等。 刺乱刺淫:《国风》中之《邶风·新台》、《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陈风·株林》等。(六)、燕飨诗代表作: 如《小雅》之《鹿鸣》、《常棣》、《宾之初筵》等;《大雅·行苇》、《鲁颂·有駜》通常也被认为是宴饮之诗。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成就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四、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直接坦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借助于“比兴” 的手段,表达诗人的主观情志,达到象征寄托或情景交融的目的,描绘楚楚动人的艺术境界。 (四)、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是《诗经》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从句式看,《诗经》中的诗,90%以上是四言句式,也有一些突破此定格,在整齐中显出参差错落之美。 (五)、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诗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采、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此外,《诗经》中还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 朴素简洁,精炼生动。四言为主,间以杂言。重言叠字与双声叠韵。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开创韵例,自然和谐。四、《诗经》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孔子论《诗》: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论语·泰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它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以至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 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赏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诗中女子指她的情人。衿(今jīn):衣领 ,即系佩玉的带子。 《颜氏家训·书证》:“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悠悠:忧思貌。 《集传》:“悠悠,思之长也。”宁不:犹“何不”。嗣(似sì):《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音:谓信息。 嗣音:音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佩:玉佩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挑达:独自来回走动。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 闻一多《风诗类钞》:“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诗经·郑风·子衿》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表明诗人具有丰 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 《诗经·郑风·子衿》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关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 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郑风·子衿》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 《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 《诗经·郑风·子衿》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意义。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8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诵读,诗歌赏析,我眼中的《子衿》,我画中的《子衿》,我歌中的《子衿》,我诗中的《子衿》,我故事中的《子衿》,诗歌拓展,历史中的《子衿》,我们期望的《子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