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1.热量计算公式:Q=cmΔt,Δt表示______________,既可以表示温度升高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温度降低的多少。物体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其中t为______,t0为______。物体放出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放=__________计算。
2. [2021·玉林模拟]五一节假日,小科一家去大容山露营,小科带去一瓶装有质量为2 kg的矿泉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 ℃,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J。
3. [2021·上海闵行区模拟]用质量为3 kg的石板烤肉,石板温度从80 ℃降低到50 ℃,求这一过程中石板放出的热量Q放。[c石=0.9×103 J/(kg·℃)]
解:Q放=c石mΔt=0.9×103 J/(kg·℃)×3 kg×(80 ℃-50 ℃)=8.1×104 J。
4.在已知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利用变形式__________便可以求出该物质的比热容。
5. [2022年1月宝鸡渭滨区期末]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 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__(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已知c水=4.2×103 J/(kg·℃)]
【点拨】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较多,甲液体温度降低较少;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降低较少
的液体比热容较大,即甲液体的比热容大,由于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比其他液体大,所以甲液体是水。由图可知液体的初温是60 ℃,放热15 min后甲液体的末温是40 ℃,则水放出的热量:Q水放=c水m水(t-t水)=4.2×103 J/(kg·℃)×m水×(60 ℃-40 ℃),乙液体的初温是60 ℃,放热15 min后乙液体的末温是20 ℃,则乙放出的热量:Q乙放=c乙m乙(t-t乙)=c乙m乙×(60 ℃-20 ℃),由题知,
水和乙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相同时间内乙放出的热量等于甲放出的热量,则4. 2×103 J/(kg·℃)×m水×(60 ℃-40 ℃)=c乙m乙×(60 ℃-20 ℃)解得c乙=2.1×103 J/(kg·℃)。
【答案】甲; 2.1×103
6.若要求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和______(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求该物体的末温,则还需要知道它的________。
7. [易错题]灶上的锅中装有2 kg初温为30 ℃的水,当水吸收了7.56×105 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了________℃(当地为标准大气压)。
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所以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将不再上升,则水温实际升高了100 ℃-30 ℃=70 ℃。
8. [2020·惠安期中]如图所示的是1 kg冰在空气中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已知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求:
(1)冰在开始熔化前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由题图可知,冰在开始熔化前的初温为-10 ℃、末温为0 ℃,则温度的变化量为Δt冰=0 ℃-(-10 ℃)=10 ℃。冰在开始熔化前吸收的热量为Q吸冰=c冰m冰Δt冰=2.1×103 J/(kg·℃)×1 kg×10 ℃=2.1×104 J。
(2)上述热量可以让熔化后的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9. [易错题]由由Q=cm(t-t0)可得c= 关于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10. [科学思维]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 ∶3,质量之比为2 ∶3,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
11. (创新题)甲、乙液体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恒温封闭环境中,质量保持不变。测得甲、乙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分子运动随时间越来越剧烈。(2)甲液体所在环境的温度___________(填“小于20 ℃”“等于20 ℃”或“大于35 ℃”)。
(3)乙液体在“1 min~2 min”段、“8 min~9 min”段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则Q1________(填“>”“=”或“<”) Q2,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液体,相同质量,降低1 ℃放出的热量相同,而在1 min~2 min温度变化量比8 min~9 min大,故1 min~2 min放出的热量多
12.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m2表面上每秒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实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 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kg,水的初温为20 ℃,经8 750 s后上升到45 ℃。请计算:[c水=4.2×103 J/(kg·℃)]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c水m(t2-t1)=4.2×103 J/(kg·℃)×100 kg×(45 ℃-20 ℃)=1.05×107 J。
(2)垂直于太阳光的1 m2表面上,每秒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13. 已知甲容器盛有初温为20 ℃的水100 g,乙容器盛有初温为50 ℃的水50 g。现把甲、乙两容器中的水相互混合,不考虑热量损失,则混合后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是多少?
解:设热平衡时的温度为t,不考虑热量损失,Q吸=Q放,c水m水1(t-t1)=c水m水2(t2-t),即:4.2×103 J/(kg·℃)×100×10-3 kg×(t-20 ℃)=4.2×103 J/(kg·℃)×50×10-3 kg×(50 ℃-t),解得:t=30 ℃。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课程讲授,初步认识,实验视频,新课推进,物质的比热容,Q吸收的热量,m物体质量,t1物体初温度,t2物体末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论一,结论二,比热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热容公式,比热容单位,读作“焦每千克开”,比热容的意义,1发动机用水冷却,海滨24℃-28℃,沙漠0℃-42℃,比热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