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9 正确认识广告精品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9 正确认识广告精品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错误的是,我们平时上网要少,下面的同学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B.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我们要保护好自己
C.互联网世界没有自己的规则
2.我们平时上网要少( )。
A.读电子书
B.玩游戏
C.搜素资料
D.收发邮件
3.如果想和远方的亲人联系,最便利的是( )。
A.写信联系
B.亲自拜访
C.电子邮件
D.微信视频
4.广告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隐藏方式,不属于此类广告的是( )。
A.在大型活动中,主办方赠送某品牌饮料
B.在电影中,大牌明星反复使用某商品
C.在家庭聚餐中,点某个喜欢的菜
5.长时间看电视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
①造成身体肥胖
②导致视力下降
③改善人际沟通
④影响睡眠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面的同学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军上网打游戏经常一打就是一个通宵
B.小英准备星期五的晚上去和网友见面
C.小强经常在网上和网友交流学习体会
D.小勇经常在网上骂人,他认为反正对方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那些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有人称他们为( )。如果长时间沉溺于看电视,影响了我们的( )和( ),就得不偿失了。
2.偶尔玩一下网络游戏,能起到休息、放松的作用,但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给身心带来伤害,我们可以采取( )、( )等方法来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3.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 )就更不可信了。
4.看电视不讲究科学,会对( )造成伤害。
5.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它和现实世界一样有自己的( )。要想在这个新世界里快乐、安全地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 )规则,并( )自己。
6.看电视不讲科学,会对眼睛造成( ),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是对眼睛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面对各种广告的诱惑,我们可以请父母帮助判断是否可以购买。( )
2.假期到了,小刚每天晚上都熬夜玩游戏。( )
3.我们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
4.要想发挥看电视有利的一面,避免不利的一面,就要做到看电视有约定。( )
5.互联网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老话变成了现实。; ( )
6.看电视离得近一些视觉效果会更好。( )
四.简答题(共6题,共29分)
1.网络世界也有规则。请你说一说有哪些网络安全防护小技巧?
2.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网络安全防护技巧有哪些?
3.对于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从利与弊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4.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的,以及使用网络学习的感受。
5.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面对广告,我们要学会识别、了解广告,摆脱控制。请你写出广告宣传中的三种“秘密招数”。
6.广告具有哪些功能,请简要说明。
五.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四年级2班的陈博晓突然想到一个恶作剧,他决定在班级微信群宣布某位同学失踪的假消息,他这样做错在哪里?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六.材料题(共1题,共5分)
1.因虚假广告罪,被告人张某和李某被判刑。两人没有行医资格,却常年在医疗行业活动,编造出能根治某种疾病的“神话”,并大做虚假广告。不少患者受广告蒙蔽接受治疗,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新问题,饱受痛苦。
读上面的案例,总结一下虚假广告对消费者和商家分别有哪些危害?
七.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看图思考。
(1)我们能轻信广告吗?
(2)生活中的虚假广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6.C
二.填空题
1.沙发里的土豆;学习;生活
2.限定上网时间;寻求替代性爱好,比如运动、阅读等
3.虚假广告
4.眼睛
5.规则;遵守;保护
6.伤害;呵护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敏感个人信息需加密保存、不使用U盘存储交互个人敏感信息、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2.①避免泄露自己的隐私②远离不良信息 ③慎重网上交友
3.网络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小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
4.我的网络学习方式有:线上听课、查询资料、与老师进行交流提问;感受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5.名人代言、利用从众心理、利用贪便宜心理。
6.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
五.辨析题
1.陈博晓违反了互联网规则,这则消息会给那位同学身心造成很大伤害。
六.材料题
1.对消费者:①误导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②欺骗消费者,相应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
对商家:①破坏了自身的良好形象;②造成自身财产损失。
七.综合题
1.答:(1)不能;广告有劝说购买的功能,为了达到让人购买的目的,很多广告都会将商品夸的十全十美;(2)推销假冒劣质商品,直接骗取消费者钱财,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信息万花筒9 正确认识广告精品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无”产品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9 正确认识广告精品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广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9 正确认识广告优秀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同学做法正确的是,虚假广告有,电视在我们生活中不能抢走我们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