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上学期浙教版(2019)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试卷 5 次下载
- 4.2大数据处理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上学期浙教版(2019)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试卷 4 次下载
- 4.3大数据典型应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上学期浙教版(2019)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试卷 4 次下载
- 5.1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上学期浙教版(2019)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试卷 4 次下载
- 5.2人工智能的应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上学期浙教版(2019)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试卷 4 次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5.3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5.3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6题)
1.(必修)某款智能电视,只要对着遥控器说出电影的名字,电视就会自动在网络上搜索并进行播放,这主要应用了( )。
A.手写识别技术 B.语音识别技术 C.光学字符识别 D.指纹识别技术
2.指纹考勤机(如下图所示)是通过提取指纹图像对人员的考勤进行管理,其工作流程可以分为:(1)指纹图像处理(2)指纹图像特征匹配(3)指纹图像采集(4)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1234 B.3124 C.3142 D.3412
3.AlphaGo完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震撼了全人类。人们意识到,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不仅只是围棋高手,而且很可能成为金融高手、诊病高手、手工艺高手、乃至高考状元……以下预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①人工智能将在很多行业大显身手,促使一些人改行
②人工智能将大大减少人类追求知识的热情
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促使社会秩序更好、工作效率更高
④人工智能将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没有意义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4.( )年的“图灵测试”揭开了人工智能的序幕。
A.1950 B.1952 C.1958 D.1960
5.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各路口红绿灯时长属于人工智能在( )领域的应用。
A.智能物流 B.智能安防 C.智能控制 D.智能交通
6.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
A.高敏度 B.高精度 C.高可靠性 D.微型化、集成化
7.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
A.在校门口使用红外体温测量仪测量入校者的体温 B.机器人代替人工送外卖
C.学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保障学生安全 D.实验大楼使用声控电梯,无接触选择到达楼层
8.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有()
①手机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屏幕亮度 ②使用微信插件将文本信息转换成语音
③使用“屏下指纹解锁”功能打开手机 ④在Word中输入“爱屋及鸟”自动替换为“爱屋及乌”
⑤物流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配送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9.(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为了奖励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有成就和创新的个人或项目而设立的,共设有科学技术成就奖、科学技术创新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从 2012 年开始,每年评奖一次。
A.华罗庚 B.吴文俊 C.苏步青 D.陈 景
10.下列选项中主要是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装有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能自动沿黑线路径行驶
B.电子眼“抓拍电动摩托车骑行不带头盔系统”,可抓取面部信息进行识别
C.电网公司专业人员操控无人机对电塔拍摄视频
D.考试后将答题卷扫描成图像,教师使用智能手机阅卷
11.有些部门为了提高安全性,安装了眼角膜识别的门禁系统,这过程使用了( )。
A.语音识别技术 B.智能代理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模式识别技术
12.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中明确了新- 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高级机器学习理论、类脑智能计算理论、量子智能计算理论和( )
A.大数据智能理论 B.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
C.混合增强智能理论 D.群体智能理论
13.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 ),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
A.完全代替人的工作 B.完全代替人的大脑
C.具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能 D.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14.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技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B.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C.由于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非常新,所以十分重要。
D.人工智能极大地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5.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目前主要包括( )。
A.机器学习、知识图谱 B.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
C.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 D.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16.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人工智能改善人类生活,使人们居家、出行、购物、医疗等日益便捷
B.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结合,是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发展方向
C.人工智能技术将人类从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会取代一些工作岗位,但从长期来看,科技带来的就业远大于失业
D.未来人类与智能机器必定可以安全、和谐地相处,因此对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在一些方面超越人类的表现无需警惕
二、综合题(共4题)
17.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将比人类聪明。 (____)
18.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带有微处理机,具备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等功能,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____)
19.强人工智能是指真正能思考、有知觉、有自我意识的人类级别的智能机器。 (____)
20.人工神经网络需要事先确定反映输入、输出之间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通过自身的训练,学习某种规则,最终在给定输入时得到最接近期望输出的结果。 (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ABCD
7.D
8.B
9.B
10.B
11.D
12.ABCD
13.D
14.C
15.ABCD
16.D
17.错
18.对
19.对
20.错
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五章 人工智能及应用5.2 人工智能的应用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五章 人工智能及应用5.2 人工智能的应用精品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1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1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优秀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4 数据管理与安全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4 数据管理与安全精品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