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知识点+练习(人教版)
展开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
考点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 浓盐酸 | 浓硫酸 |
颜色状态 | “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
气味 | 有刺激性气味 | 无 |
特性 | 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 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
用途 | 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 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二、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
颜色、状态 |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
俗名 |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 熟石灰、消石灰 |
制法 | Ca(OH)2+Na2CO3== CaCO3↓+2NaOH | CaO +H2O== Ca(OH)2 |
用途 |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三、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
定 义 |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 |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
化 学 性 质 |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BaO +H2O== Ba(OH)2 CaO +H2O== Ca(OH)2 |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
考点2 溶液的酸碱度和中和反应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必做题
考点1 常见的酸和碱
1.(2021•永州)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NaCl B.HCl C.Ca(OH)2 D.BaCl2
2.(2021•深圳)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3.(2021•南京)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4.(2020•扬州)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5.(2020•自贡)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出现白雾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6.(2020•甘孜州)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单质a不可能是( )
A.Mg B.Fe C.Ag D.Zn
7.(2020•台州)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8.(2020•吉林)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浓氨水 | \ | 无色酚酞溶液 |
B | 稀盐酸 | 石灰水 | 无色酚酞溶液 |
C | 稀盐酸 | 石灰石 | 紫色石蕊溶液 |
D | 浓盐酸 | 锌粒 | 紫色石蕊溶液 |
A.A B.B C.C D.D
10.(2019•重庆)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
11.(2018•北京)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12.(2021•陕西)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 (只写一种)。
(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 (填序号)。
考点2 溶液的酸碱度和中和反应
1.(2021•天津)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 )
A.苹果:2.9~3.3 B.橘子:3.0~4.0
C.葡萄:3.5~4.5 D.玉米粥:6.8~8.0
2.(2021•宁波)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3.(2021•苏州)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4.(2020•天津)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
物质 | 醋 | 酱油 | 食盐水 | 炉具清洁剂 |
pH | 2 | 5 | 7 | 12 |
A.醋 B.酱油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
5.(2020•雅安)下列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pH:2.0﹣3.0)
B.炉具清洁剂( pH:12.0﹣13.0)
C.饮用水(pH:6.5﹣7.5)
D.肥皂液(pH:9.5﹣10.5)
6.(2020•临沂)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 苹果汁 | 西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2.9 | 5.8 | 6.4 | 7.6 |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7.(2020•衢州)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
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
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
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
8.(2020•黔西南州)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容器中,边滴边搅拌,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9.(2019•潍坊)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0.(2019•滨州)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12.6
11.(2019•绥化)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滴入到 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 (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12.(2021•黄石)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探究】
(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 (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
实验一:50mL稀盐酸与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
实验二:50mL稀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b);
实验三:50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c)。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二、实验三的目的是 。
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交流与反思】
(3)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 实验。
13.(2019•遵义)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 证明没有NaOH |
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证明含有HCl |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 有 产生 | 证明有NaCl生成 |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
Ⅱ.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第10单元酸和碱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第10单元酸和碱练习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或pH>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知识点+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知识点+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解析版docx、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单元 盐 化肥-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知识点+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1单元 盐 化肥-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知识点+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解析版docx、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